焦虑的中产爸妈,正在走入一场“育儿陷阱”

对时刻牢记“拼娃才会赢”的家长们来说,艳羡“别人家孩子”成功经验之外,如何搞定自家娃、赢在起跑线才是最现实、最重要的。

图片来源:FREERANCE

前些天,“寒门女孩清华毕业典礼上发言”冲上热搜,来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女孩张薇,凭高中三年的努力,踏入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门。又用一段演讲,在满屏“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断之中,独辟出一股清流。

寒门、名校,这样的组合词总能轻易戳中群众的G点。特别是在高考时节、毕业季前后,关于教育公平、社会流动性的话题屡屡刷屏,对时刻牢记“拼娃才会赢”的家长们来说,艳羡“别人家孩子”成功经验之外,如何搞定自家娃、赢在起跑线才是最现实、最重要的。

深陷“育儿焦虑”的中产

你家孩子有英文名吗?动画片是看喜羊羊吗?幼儿园有外教吗?暑假送回老家还是海外游学?平平常常的一个提问,就可能让你的孩子处于被鄙视的底端,物质水平俨然已是测量一个人中产化程度唯一的社会标尺,教育则是其中最深的一个刻度。

今年年初,一部讲述韩国精英“阶级保卫战”的韩剧《天空之城》刷新了韩国电视剧收视记录。剧名中的“天空”,也就是“SKY”,象征了韩国排名前三的高等学府——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尽管每所大学的录取率只有1%,但却向韩国输出了70%的大企业总裁以及80%的司法部门公务员。天空之城汇聚了医生、教授、律师、检察官 等等精英代表,能够考上最顶尖的大学,成为人中龙凤,是住在这所“天空之城”里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许。

做全职主妇、费尽心思打听成功孩子的秘诀;为孩子请收费高昂的高考协调员(类似于私教);打造模拟考试现场的封闭小屋,设一个室温20~23度的学习室;严格控制食谱只为更有效率地完成学习……

剧中父母遇到的所有教育难题,几乎都能在中国家庭中找到“映射”: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报考各种明目的辅导班;对“学区房”的热情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对成绩的要求也近乎偏执疯狂。

多数中产深信“知识改变命运”,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但人到中年,往前缺乏动力,往后缺乏勇气,不进不退又不甘心,只好希望下一代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突破中产这个尴尬的局面。

警惕踏入“育儿陷阱”

但残酷的事实是,大部分孩子长大以后很难超越自己爸妈所处的生活环境。

2016年,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Putnam)教授和他的团队花了75年时间,研究了107个出身于工人阶级和中上层阶级的美国年轻人,出了一本书叫《我们的孩子》。这个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跨阶层研究表明:上圈层的孩子们延续了父母辈的优秀基因和传统,占据着上圈层的社会地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除了极少数通过自身努力挤进上圈层外,其余的维持了中产现状;而对于下圈层,进阶到中产阶级显得更为困难,大部分依旧在下圈层徘徊。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产阶级的焦虑感是最严重的,对于孩子的未来也付诸了最多的期望。上圈层的人脉和资本让他们的孩子道路平坦,下圈层的进阶道路困难重重,抱希望的人不多,但中产呢?他们担心因为自己的小小疏忽,连阵地都守不住,上升的理想则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花更多的钱可以送孩子上私立学校,或者买下天价学区房接受更好的公立教育,抑或早早把孩子送出国甚至全家移民……经济基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选择,而更多的普通家长则往往无法负担。正如《我们的孩子》一书所说,假若你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的家长,在某个时候你注定会放弃,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永远不可能把你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你知道社会流动性的载体已经分裂、消失,这正是我们所说的“育儿陷阱”。

教育能守住未来吗?

期待孩子“一代比一代好”,养孩子追求“质量”和“体面”,扩大的“育儿陷阱”,对于最为焦虑“拼娃”的中产父母而言,身陷的“育儿战争”很难不沦为自我消耗的“标尺竞争”。

去年,成都几个小区之间,为了谁的孩子更有资格就读学区内最优质的一所小学而引发了比收入、比职业、比出身的“中产阶级内部踩踏事件”,将中产阶级子女教育中的鄙视链赤裸裸地展现出来。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的一对中产父母则更加登峰造极:为了让孩子入读“只收10名一月出生的学童”的好学校,夫妻二人精准计算受孕时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让孩子“赢在射精前”、“赢在子宫里”。

曾经有段子说,世界上有三种人,外表幸福,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一种是结婚的人,一种是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一种是中年父母——当然,有人兼具这三点的时候,真是很令人敬畏。“明知清华毕业也不一定买得起房,但大家还是愿意倾家荡产买下学区房”,如同每个买彩票的人都觉得头奖说不定会砸到自己,每一个中产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也许是个例外。

举全家之力买下的“老破小”学区房,能否安放中产家长的教育焦虑?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快乐更重要的事了”,这是一句很多家长都同意但却永远也做不到的“正确的话”。也许,焦虑的中产们也该暂时放下焦虑,俯下身来,问问孩子,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