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外滩记忆。
对于老上海人而言,外滩的情人墙不在了,情还一直在。
对于新上海人而言,外滩记录着梦想与闯荡,不再是景点,而是落脚点。
对于外滩的守钟人而言,28年如一日。生活像钟摆一样重复而精准,成就外滩时间传奇。
对于音乐家罗威而言,音乐所能构建的世界,是他想象中的外滩最美的样子。
对于灯光设计师而言,用灯光演绎百年外滩故事,是他们工作最大的乐趣和荣耀。
外滩万国历史建筑群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集聚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呈现外滩的夜景,上海早在1989年就开始规模化发展景观照明,率先在外滩引入大功率气体放电灯进行泛光照明,取代之前以白炽灯进行轮廓照明的方式。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夜游外滩已成为来沪游客的必选项目,每年约有300至500万名游客乘坐游轮观赏两岸夜景,还有超过3000万的游客选择在岸上欣赏夜景。
而在夜景中,光是不可或缺的。
近日,外滩景观灯光完成了一次最新的全面升级改造。更多形形色色的故事,将会在这处更添精致华美的夜景中上演。
由昕诺飞与上海市政部门和多家设计单位紧密合作,对中山东一路的延安东路至外白渡桥路段的外滩核心区超过40幢地标性建筑和长达1.2公里的浦江水岸线进行了亮化改造,重在凸显外滩历史保护建筑的本色风采。
改造前的外滩建筑群使用的是传统的钠灯,耗能大,且存在灯光色调、明暗不统一等问题,无法形成协调且连贯的照明效果。而钠灯的体积普遍偏大,对建筑外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今借助LED照明技术创新,原先的大功率钠灯被更节能环保的飞利浦LED灯具替代,改造后的灯光可以实现精准逐点调节色温,建筑的肌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改造项目还通过Interact智能互联照明系统,开启了三种外滩灯光模式,即平日模式、节假模式和深夜模式。平日以经典静态灯光为主,节假日适当引入动态灯光,深夜则主要凸显建筑天际线。
连同此前已交付的南浦、杨浦、徐浦跨江大桥以及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的灯光改造项目,昕诺飞已完成了三座跨江大桥和浦江两岸77幢建筑物的景光灯光改造,为浦江两岸老上海风貌添上了现代化动态韵律。
与此同时,此次灯光改造项目还有助于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减少运营成本。若将上海所有使用传统照明的区域都替换成智能互联LED照明,城市年度照明成本可降低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