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正在淡去却未走远的成都老茶馆

一个城市的辉煌和生命绝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老街、老巷、老茶馆和一切老事物,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如果某一天,我们失去这些承前启后的灵魂,即使有再多的高楼大厦、霓虹彩灯,我们也不再有骄傲的资本。

图片来源:界面四川

文 | 界面四川  邓江   

图 | 界面四川 邓江 杨琳

成都人爱喝茶全国皆知,当茶成为成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遣后,成都的茶馆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据了解,中国最早的茶馆就起源于四川,清末成都街巷有500多条,而茶馆就有400多家。傅崇矩的巨著《成都通览》记载说,清末成都茶馆有454家,产茶区则有彭县、什邡、灌县、汶川等60厅州县,而茶的品种则有红白茶、茶砖、香片、苦丁茶、苦田茶、毛茶及老鸦茶等数十种。到了30年代,成都共有茶馆近600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之多,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万大军”。

旧时开满成都大街小巷茶铺茶馆,标配是竹子做的大圈椅、小方桌、老虎灶、紫铜壶、还有清一色的盖碗茶。在茶馆不仅仅可以喝茶,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比如小商小贩挑着担子卖东西,擦皮鞋补鞋的,掏耳朵的,按摩的,算命的等等。大一点的茶馆还有曲艺表演,或川剧清音、或评书扬琴金钱板。同时,茶馆也是一个大型公共空间,三教九流汇聚于此,交流各种信息。老舍曾说过:“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天地玄黄,共存俱在。”来此的人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却有雅俗共赏之意。

1950年代开始的公私合营后,成都的茶馆数量明显减少,但成都人泡茶馆的习惯并没有多少改变。

黄裳,作家。喜欢在成都坐茶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都光顾过,如人民公园里临河的茶座,春熙路的茶楼,在旧花园基础上改造的三桂茶园等都去过。他说,1950年代的成都茶馆有很多优点,“只要在这样的茶馆里一坐,是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成都的风格和生活基调”。那个时候的茶馆里,都还有民间艺人唱各种小调,打着木板,讲着故事。还有卖香烟的妇女,拿着四五尺长的竹烟管,可以出租给茶客,由于烟管太长,自己无法点火,所以还得替租用者点火。也有不少卖瓜子、卖花生者,他们穿行于茶座之间。修鞋匠也在那里谋生活,出租连环图画的摊子生意也不错,“这里是那么热闹,那么拥挤,那么嘈杂,可是没有一个人不是悠然的”(黄裳:《闲》,见曾智中、尤德彦编:《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323页)。可见,尽管经过了改朝换代,但茶馆传统的生活方式仍然还在继续。

张先德对1949年后的成都茶馆和茶馆生活,有更具体生动的描写。虽然茶馆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其“格局基本上沿袭了民国时期,但数量略有减少,气氛也有变异”。据张的观察,1950年代的茶馆还是同过去一样,大量坐落在街边、河边、桥头,还有相当部分在公园内,少数在市中心者布置较高雅。但最能代表成都茶馆者,还是那些大众化的街头茶馆,所以当时成都人爱说:“到口子上去谈(啖)三花!”张先德无不夸张地说,“如果要评选成都人最经常使用、最能代表成都人的一句话,恐怕这句话当之无愧”。三级茉莉花茶因其价钱适中,味道过得去,是成都茶馆里最为流行者,以至“谈(啖)三花”成为茶馆喝茶的代名词。茶博士们仍然继承了先辈的敬业精神,他们多为青壮男子,技术高、服务好、头脑活、反应快,加之又善社交,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机行事。(张先德:《成都——近五十年代私人记忆》,第54、57页。)

邓穆卿先生,成都老报人。在《成都旧闻》中,收录了《成都茶馆》一文,堪称是一幅春熙路“茶馆指南”。文中提到旧时成都茶馆的招牌都很讲究,不像现在有些茶馆扯块蓝布作旗子,在旗子上贴上一个白色大“茶”字就算事。在春熙路地段,就提到了十几家茶馆,比如北段的“颐和园”、“漱泉茶楼”、“三益公”,孙中山铜像背后的“春熙大茶楼”及对面的“来鹤楼”,南段的“饮涛”和“益智”,以及紧邻的东大街的“华华茶厅”与“留芳”,总府街的“正娱花园”和“濯江”等。如今这些茶楼都已经消失,只剩这段历史让人追忆。

1980年代是成都茶馆的恢复期,大批传统老茶馆重新开门迎客,很快成都的茶馆数量就恢复到600余家,这时的成都茶馆仍旧延续了早期茶馆的当街铺、巷中寺、河畔棚、树间地的老传统。那时,茶馆中基本清一色的都是泡三花茶。到了90年代中期,成都出现了现代的商务型茶馆,不过,在此后的两三年时间,麻将开始席卷几乎所有成都茶馆。

随着城市的发展改造,成都闹市区的茶馆大都已改建翻新或者歇业。曾经遍布街头巷尾的老茶馆,正在慢慢淡去,装修精致豪华喝功夫茶的高档场所倒越来越多。虽然喝茶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老成都人喝茶的传统和茶馆文化,也跟着淡薄了。

成都现在还有两家老茶馆全国闻名,可以称得上“网红”了,一是人民公园里的鹤鸣茶社,一是双流彭镇的观音阁老茶馆。

鹤鸣茶社是成都最老的传统茶馆之一,迄今已近百岁。鹤鸣茶社是一位姓龚的大邑人建于1920代初,以前是两层中式古典建筑,也是民国时期少城公园内六大茶馆——鹤鸣、枕流、绿荫阁、永聚、射德会及文化茶园——之首,名气非常大。作为2012年成都首批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对象之一,鹤鸣茶社的川西风格建筑每一处都让人感受着传统老成都的味道。不过对成都来说,鹤鸣茶社对茶文化的保存与延续,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其茶文化含义,鹤鸣茶社才更具魅力。

鹤鸣茶社内有一对黑漆柱子,上面刻有这么一对烫金对联:“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此话何解?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茶客之意当然也不在茶,来鹤鸣茶社,很多人不仅仅是奔着那一茶一水,闲聊谈心、你来我往才是个中精髓。

坐落在双流西北3公里处的彭镇观音阁茶馆,已经被没有多少人还在意观音阁三个字。彭镇老茶馆,已经足够说明他的身份。与鹤鸣相比,彭镇老茶馆的年龄稍微年轻了些。但这不妨碍它从内到外都弥漫着一股市井生活气。

说老,他是真的老,又红又专的标语,毛主席的画像,残破的墙垣,坑洼的泥地,都在向大家诉说他近百年的历史。而与之相对的,本地人饮茶只需1元,慕名而来的茶客也不过10元的茶资,让这里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的聚集地。这是整个成都最像老茶馆的茶馆。清早4点开烧的老虎灶,漆黑的白铁壶,成堆的蜂窝煤,踩得坑坑洼洼的千脚泥,操着乡音的老大爷,在一方天地里其乐融融。这是成都乡村茶馆最原始的模样。

观音阁的茶客多为老人。每天都来的老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如果哪天位置突然空了,大家也会心不安。对老人的儿女来说,老人在茶馆里是最放心的。因为每当有老人身体状况不好时,茶友都会及时给他们的儿女打电话。而有老人过世时,老人的孩子都会来茶馆里和老板打声招呼,说:“明天我父亲从茶馆门口经过”。每到这时,茶馆老板就会抬出去一张桌子,放一杯好茶,点上一支好烟,送老茶客最后一程。

如今在朋友圈和网上,人们也开始疯狂打卡上面说到的这两家老茶馆。的确,他们真的是经历了时代变迁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人们疯狂打卡的原因在于现在像这样的茶馆真的不多了。我很不愿意用“消失”二字,但事实就是如此,开在街头巷尾传统的茶铺茶馆已经越来越少了。

成都的茶馆文化,与巴黎的咖啡馆文化、日本的居酒屋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们悠闲散座于此,聊风月、谈人生、说世事……这座城市的底蕴都融入了这方寸之间,老茶馆承载了整个城市的生活情趣以及文化精髓。

一个城市的辉煌和生命绝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老街、老巷、老茶馆和一切老事物,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如果某一天,我们失去这些承前启后的灵魂,即使有再多的高楼大厦、霓虹彩灯,我们也不再有骄傲的资本。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