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代财经App
“现在一些有点能力和想法的中介人员,都从链家跳槽出去开德佑了。”一位链家中介透露,其有个前同事跟人合伙已经在东莞开了五家德佑门店。
自去年初启动加盟模式以来,链家旗下的德佑品牌以每天近20家的速度扩张,并在523天后,迅速突破10000家,要知道易居的房友花了两年半才达到万家门店,专注于加盟模式的21世纪不动产19年来门店数量还不到6000家。
德佑的狂奔姿态刷新了国内房产中介加盟品牌的增速纪录,以“链家直营、贝壳平台、德佑加盟”为三叉戟的左晖正在中国房地产中介市场大杀四方。
万家门店
链家在去年复活了德佑,并将其作为加盟品牌。2018年3月6日,德佑第一家门店落户武汉,但它很快把旗子插到了全国各地,截至7月3日,德佑已进入了全国96个城市,门店数量达到10718家。这样的进度远远超过了左晖的计划,此前德佑计划三年内开设5000家门店。面对超预期的战果,链家系的“小伙伴们”有了吹牛的资本。
由于成本投入较低,加盟模式天然具备快速扩张的特质。在贝壳找房COO徐万刚看来,德佑的“快人一步”在于其加盟模式和传统加盟模式不太一样,首先在于德佑拥有贝壳找房这样的平台依托。
2018年,以直营模式为主的链家相继推出了加盟品牌德佑以及房产信息平台贝壳找房。脱胎于链家网的贝壳找房试图通过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经纪合作网络搭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其中,德佑成为第一个入驻的中介品牌。
“贝壳平台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过去链家取得成功的一些方法论、价值观,提炼出来赋能给店东,与此同时,加盟德佑的店东能够共享贝壳平台上大量的房源,房和客的匹配率能够比过去高很多,成交量也会明显增加。”徐万刚表示。
数据显示,德佑如今的跨店成交量达到了78%,而一般传统加盟品牌的跨店成家率只有20%-30%。房源的共享直接促成了交易量的上升,徐万刚透露,德佑去年下半年单店月均业绩在4-5万左右,而今年前四月,月均业绩在10万以上。
除房源外,贝壳找房还为德佑的扩张增加了渠道来源。据界面新闻报道,当贝壳找房引入的中小中介在门店数量或者其他方面不符合规定条件时,需先加入某一品牌,更多时候,德佑则充当这一桥梁的角色。
以“合作”为DNA的德佑,不像以往一些传统加盟品牌那样设置“距离保护政策”,比如多少米之内不能有第二家门店,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了加盟的门槛。另外,德佑对加盟商承诺不做二级授权、不做区域代表的方式也让更多中介门店有机会加入进来。
以专注加盟模式的21世纪不动产为例,虽然它在2016年也推出了可以实现房源共享的M+系统,但其扩张逻辑是以店东为核心的。“一个区域如果由一个人代理下来后,这个区域的其它门店就由这个人去裂变,而且一定要具备裂变条件之后再去裂变,这样的话,加盟门槛就会更高一些。” 房地产和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相国良指出。
上市的压力
德佑快速扩张的背后承载着链家成为行业老大的野心。一直以直营模式扩张的链家在去年初正式启动加盟模式,利用2015年收购的德佑作为新品牌,开拓了一条完全轻资产的扩张路径,以此实现在保存链家直营品牌的同时,通过德佑加盟扩大市场规模。
迅速扩大规模的压力或许来自于链家签订的对赌协议。2016年完成B轮60亿融资时,链家承诺若未能在B轮交割日后5周年内完成IPO,投资人有权在该情形发生后的任何时间要求回购,回购价格为基本投资价格+每年8%(单利)的回报。
如今链家系的上市主体已变成贝壳找房,链家只是贝壳找房平台下最大的自营品牌。在距离对赌的最后期限仅有两年的时间下,接棒链家要完成IPO使命的贝壳找房压力不小。
寻求快速发展的贝壳找房首先面临平台老大58同城的宣战。贝壳找房和58集团都是做平台,贝壳找房的快速发展对58同城行业老大的地位形成了挑战,以58同城去年6月发起的一场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为开端,双方你来我往数次交锋。
因对贝壳找房同时担任运动员、裁判员、售票员三重角色的质疑,至今为止,除了21世纪不动产外,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多个头部中介机构尚未开展和贝壳找房之间的合作。与58同城在流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的贝壳找房重任之一是增大平台房源量。
因此,在吸引中小中介机构入驻的同时,贝壳找房也寄希望于通过德佑的快速扩张来增加房源量。截至目前,德佑已成为贝壳找房平台上第一家门店数量超过10000家的品牌,且真房源率从去年6月份联网初期的65%左右提升到了93%。
借力德佑跑通平台模式的贝壳找房也迎来飞速发展,今年4月,其迎来首个重量级合作伙伴——21世纪不动产。截至2019年4月23日,贝壳找房已覆盖了98个城市、160个新经纪品牌,链接了2.1万间门店以及20万个经纪人。
尝到轻资产扩张甜头的链家系也在调整自己的打法。时代财经获悉,近期链家已通知一部分效益较好门店的店长,如有意愿可以开始实行店长承包制,即由直营转加盟,但仍挂链家的牌子。
有业内人士分析,直营店的一切费用均需链家自身承担,有较大的融资压力,而加盟模式在减少自身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能“稳赚”加盟费。未来将越来越轻的链家系,将以加盟费和平台费为主要收入,或许能离IPO更近一步。
从链家“跳槽”德佑
德佑的快速扩张给链家带来了一定的人才流失。一位链家中介对时代财经表示,稍微有点能力和想法的同事都从链家跳槽出去自己开德佑了,“以前中小中介没有资源,但现在德佑和链家都是共享贝壳找房的房源系统,这种担忧就不存在了。”
同时,德佑也会来链家挖人,他透露,从链家跳槽去德佑的中介人员一般可以被定为更高的级别,得到更多的提成,而且会比在链家更自由。“之前有老板来挖我,给我定的职位就是店东,但因为我现在打算转行了,就没过去。”
链家严格的经纪人培养考核制度是出了名的。链家会给经纪人持续提供系统的培训,内部还有搏学考、严苛的信用分制度和红黄线制度来提升经纪人的专业水平。年初发布的《链家经纪人数据报告》更是显示,链家81%的经纪人拥有高等学历,北京链家的新进经纪人统招本科率甚至接近100%。
原贝壳研究院院长、现空白创始人杨现领认为,链家之所以发展得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吸引了一大部分大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力量。“一个青岛的德佑店东曾问我如何防止人员流失,但因为他的人也是从别人店里挖来的,所以我觉得他没有资格担心别人挖人。”
“德佑比链家更容易招人是因为门槛低、且薪酬机制灵活,但这是不能持久的。”杨现领指出,德佑可以慢一点,多一点耐心,可以在人上下工夫,在品质上下工夫。
作为平台方的贝壳找房,在招聘上也开始有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德佑加盟门店招聘更多的大学生,比如,一个门店大学生比例越高则所拥有的贝壳分也会更高,贝壳分高则意味着这家门店在贝壳找房上能得到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