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 成长是个艰难又痛苦的过程,人类群体的成长尤其如此

本周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刘慈欣、留守儿童、哈贝马斯传记、登月……

撰文 | 董子琪

编辑 | 黄月

《画地为牢》 

[英]多丽丝·莱辛 著  田奥 译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5月

《画地为牢》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批评文集,在这本书中,她回顾了20世纪一系列的大型群众事件、党派热情狂热起伏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和盘托出她的生命经验、政治生活、思想变化以及对社会的观察和感受。将个人生活与政治事件融汇一体,莱辛表现出了对于许多话题的敏感态度甚至愤怒情绪。她自述从小在一个白人少数群体统治黑人多数群体的国家中长大,亲眼见到了前者对于后者的无知与傲慢,也见证了亲友间互相倾轧、党同伐异的灰暗事件。她也表现出了对于人类认知进步必将迎来光明前途的怀疑,通过回顾近一个世纪的学科发展,尤其是心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发展,莱辛这样写道,“一方面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关于自身行为的信息,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却从未尝试利用这些信息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莱辛认为人类群体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都明白,成长就是个艰难又痛苦的过程,而我们在探讨的正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群体的成长。那些怀抱各种各样让人感到舒适的幻觉与观念的成人是幼稚不堪的,我们中那些将我们自身视为一个群体或者群体成员(聚居动物)的人也是如此。”

这本书属于三辉图书的“现代人小丛书”系列,该系列收录了多位一流知识分子与专家的著作,他们从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不同领域或问题出发,向公众提供面对后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基本知识与批评性思考。“现代人小丛书”的策划人认为,这一丛书讲述的是即便人们已经有了基本政治权和社会经济权之后,人们依旧无法摆脱工具理性铁笼,又应当何去何从。除了这本《画地为牢》,这套书还收录了《技术的真相》(厄休拉·M.富兰克林)、《叙事的胜利——在大众文化时代讲故事》(罗伯特·弗尔福德)、《效率崇拜》(珍妮丝·格罗斯·斯坦)等著作。

《寂静的孩子》 

袁凌 著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6月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而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安静或者沉默,可能是袁凌观察底层生活时的直接感受,也是一种比喻中的生活状态。在此前的作品《青苔不会消失》中,他也提到了那些受访者的沉默,他们的灾难和余生全都默默无闻,生活得如同被“消音”了一般。然而他们又能如何?“大多时候,他们想要的权利,无非也就是能够继续沉默地生活。”他写道,“生活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可能性,只留下了仅存的立足之地,又是看起来相当于一条蚕、一匹围绕磨盘的牲畜、一个除了内心发条不能移动的钟表的位置。”最残酷的是,袁凌深切认识到,即使他们发出声音,或是用底层的一则悲惨故事偶然获得了轰动的新闻效应,并达到了不错的结果——比如“解决了某个具体的问题,甚至达成某种制度改良”——“底层的沉默”仍然无法改变,他们再次回到阴影中沉默生活,而一切诉苦之笔和抒情之词,对照现实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烧火工》 

刘慈欣 著  BUTU 绘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6月

这本书是雨果奖得主、中国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首部科幻童话作品。在《烧火工》的故事中,少年萨沙为了挽救身患绝症的心爱姑娘,来到世界尽头的极东岛,那里只有一位年迈的烧火工每天辛苦而孤独地劳作。相传,地上的每个人都对应着天上的一颗星,萨沙央求烧火工带他上天去擦亮属于姑娘的那颗蒙尘的星星,作为交换条件,萨沙答应帮助烧火工工作——烧火工的职责是每天点燃海中的太阳,使得太阳如同热气球一样升起,为人间带来又一个白昼。

刘慈欣这篇童话与创世童话或传奇小说最为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科学性或者说科学幻想性——鲸骨做成的火箭飞上天空将月亮锚住、涂满鲸油的太阳滚在海中会被点燃等情节安排,在大的虚幻框架里遵循着一定的科学原理。尤其是发射鲸骨火箭的段落:火箭发射了三次,前两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才锚住了月亮,如同一次科学实验的三次尝试。将科学或者科幻的元素渗透入童话,也是以科学观念来引导儿童的一种教育方式。早在上世纪,周作人就思考了童话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以丹麦作家卡尔·爱华尔德的童话《两条腿》为例,批评中国的儿童读物缺少科学性,教给儿童的要么是儒家教条,要么就是实用世务,这两者之间的科学童话是稀缺的。《烧火工》讲的既非仁义道德,也不是经纶世务,作者认真描述了鲸骨火箭勾住月亮的操作,还将被固定住的月亮形容为一个“银色的大风筝”,保留着几分童真童趣。

《于尔根·哈贝马斯传: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

[德]斯蒂芬·穆勒-多姆 著  刘风 译
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6月​

“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濒危物种——幸而还有于尔根·哈贝马斯。”正如德国媒体所说的,哈贝哈斯是德国当代最为重要的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间人物,在西方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中国,哈贝马斯的学术著作也渐渐被读者熟知,例如《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和实践》等等,关于他的传记也为数不少。然而对于这位学者而言,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术界之内,更在于象牙塔之外的公共领域——他如何在学术工作与公共讨论中交替角色、扮演一个好斗的辩论者角色,也是这本传记的叙述重点。

作者斯蒂芬·穆勒-多姆经过多年深入调研,采访了哈贝马斯以及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各种人物,最终写成了这一首部全面记录哈贝马斯生平的作品。此书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勾勒出了一位举世无双的思想家的画像,包括他一波三折的学术生涯、他人生道路上的政治思想对抗,还特别地表现出了哈贝哈斯的特性:每当他察觉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为保证自由平等的生活条件提供可能性时,会立刻成为毫不妥协的批判者。斯蒂芬·穆勒-多姆生于1942年,在法兰克福师从狄奥多·阿多诺和马克斯·霍克海默,现为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

《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 

[美]凯尔·哈珀 著  李一帆 译 
后浪汗青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6月

这本书将最前沿的基因科学、气候研究、疾病研究的技术应用到了历史研究当中,为我们揭示了罗马是如何覆灭的。凯尔·哈珀是俄克拉何马大学古典文学教授,在这本《罗马的命运》中,他指出罗马帝国的命运不仅是由皇帝、士兵和野蛮人决定的,也是由火山爆发、太阳周期、不稳定的气候以及致命的病毒和细菌决定的。作者从罗马帝国二世纪的巅峰时期一直叙述到七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支离破碎的局面,描述了罗马人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如何复苏,又如何再次面临危机,直到再也无法承受“小冰河时代”和反复爆发的鼠疫的打击。

气候对于历史的影响不算新论,这本书的有意思之处在于:作者提出,尽管罗马人曾在血腥的动物猎杀表演中表现出自己对驯服自然野性力量的能力过度自信,然而自然还是战胜了人类;而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罗马的终结只是其中一个章节。罗马人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启示就在于,自然是狡猾且反复无常的,人类可能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强大,就像罗马人终究被新型传染病所吞噬的悲剧所证明的那样,自然是会进化的,这种带有危险性的进化力量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所熟悉的世界。

《五彩彰施:民国织物彩绘图案》 

李胜菊 月月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9年5月

作者李胜菊是设计学博士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长期从事纤维材料壁画与公共空间艺术研究,曾出版专著《海派装饰艺术》。她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收集到了一批出自民国时期图案设计师的织物图案的彩绘设计稿,在对这一千多件织物图案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之后,她精选了236幅最具代表性的图案,邀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月月从女性欣赏的视角赏读这些特殊的图案,并最终编辑成该书。这本书的装订颇有特色,采用裸脊装彩线,可以180°打开,完整呈现图案;辑封也可以撕下作为书签和藏书票,并随书附送民国海报改造的2020年年历,对设计师、手绘爱好者以及服装史研究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作品,对生活美学家而言或许也是一本灵感之书。 

《东方草木之美:绽放在西方的73种亚洲植物》 

[英]西莉亚·费希尔 著  王瑜玲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6月

今日西方庭园及温室里种植的花草蔬果,有许多都是过去收藏家或贸易商从东方引进的,比如《圣经》中提到的棕榈、葡萄藤、葫芦,以及希腊人和罗马人眼中的“异域水果”石榴、榅桲、樱桃甚至橘子。除了这些植物,还有来自东方的染料和香料,比如靛蓝染料和茉莉花香,以及来自东方的园艺技术,例如苹果嫁接。那么,这些东方草木以及相关技术是怎样迁移到西方的呢?这本《东方草木之美》讲述了73种植物从东方传到西方的身世小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这些植物在本国文化中的意义,比如杧果在印度文化中的意义——印度教的神祇会坐在杧果树下,人们将它称为“爱情之果”,在婚礼和其他节日中,人们会装饰杧果树的叶子。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文字之外,更收录了从古籍、手稿及绘画里挑选出的稀有图片,这些图片大多来自亚洲及中东的艺术家。本书作者是英国知名博物作家西莉亚·费希尔,她毕业于伦敦大学科陶德艺术学院,自大学时期就热衷于研究15世纪绘画和手抄本中的花卉,以及关于植物和花园艺术的历史,并从中发现了一些生长在西方花园里的植物的身世之谜。

《登月》 

[美]皮尔斯·比索尼 著  舒丽苹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年7月

今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这本《登月》之书恰逢其时。1968年,人类首次在太空拍摄了地球的照片;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完成了“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的壮举。本书是美国宇航局登月探索的图文编年史,航空航天作家皮尔斯·比索尼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读者全景呈现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整个过程,完整记录了美国宇航员从双子座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到航天飞机以及国际空间站时代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本书的图片全部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低温储藏室内的珍贵底片资料。皮尔斯·比索尼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多媒体专业人士,他曾经为世界各地的多家出版机构撰写、编纂有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文章和书籍,还曾经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太空总署的媒体部门承担过重大项目。对于想要了解登月的宇宙科学爱好者和大众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