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药】后真相时代,我们该如何独立思考?

思考者,宜服药。

『读药』是界面文化每周推送的固定栏目,专为读者定制解决人生疑难杂症的文化药方。每周,我们会选取读者提供的“病情”,针对一种“病症”推荐适用的书籍、影视、音乐、文艺活动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想寻医问药吗?欢迎进入“读药信箱”给我们写信,聊聊你的疑难杂症。

近几年,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想要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越来越难了。每每大事发生,各方舆论总能在第一时间占据焦点,将同一件事演绎出不同的版本,就连最擅长“吃瓜”的群众也常常被不停反转的剧情搞得心力交瘁——是这样,还是那样?事实真是如此吗?

《今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就曾指出,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post-truth)”时代,信息不发达的时候被蒙蔽;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如今,站在信息的洪流中,很多人已经无力再去分辨,不是轻易作出评断,就是拒绝相信任何一方。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人们比以往更加强调思想与言论的自由,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并不具备合理行使这种自由的能力。海量的信息、社交媒体的夸大其词、谋利者的虚假声明、无知受众的感情用事……这些因素混杂在一起,足以让任何一件简单的事变得复杂。这也是为什么,“独立思考”在今天成了最困难也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前不久,一位读者在来信中提出了类似的疑问:

@C:

我们常常被告诉要理性的看待问题,要有批判性思维,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得到事情的全貌,但是极少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到问题是否意味着自己没有立场等等。这又不得不说到我们总挂在嘴上的思维能力,到底什么是思维能力呢?思维能力又该如何培养?

本期读药推荐4本相关读物,从不同角度分析当前人们面临的舆论环境,可为读者建立批判性思维提供参考。其中的一些观点或许并不新奇,或许已有太多类似的“陈词滥调”让人们提高警惕,但正如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言:“如果要让旧的真理保留在人们的大脑中,就必须在后代人的语言和观念中不断加以重申……虽然其内在理念可能和以往一样正确合理,但这些词语已经不再拥有令人信服的力量,即便它们关涉的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

《后真相时代》

[英] 麦克唐纳 著  刘清山 译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07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后真相”(post-truth)指的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自2016年以来,“后真相”一词随着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而被人们频频提及,一度成为了英美政治评论中的关键词。在这些事件中,真相是滞后的,情绪却是先行的,换句话说,人们眼中极具说服力的“真相”只是政客们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大众心理而制造出的假象。如今,“后真相”早已脱离政治范畴,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普遍现象。它不仅意味着原本真实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极易被扭曲和掩盖,也意味着人们不再重视事件的真实性,而仅仅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在本书中,作者赫克托·麦克唐纳通过分析大量历史、商业以及政治领域中的真实案例,试图为读者揭开当今社会中各种“真相”的运作模式,引导人们智慧地消化讯息并做出评判。他将“真相”分为四类,包括片面真相(沟通者选择的真相)、主观真相(可以改变的真相)、人造真相(人们一手打造的真相)和未知真相(影响未来的真相)。这些互相影响的真相可能发生在任何事件中,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学会识别并运用“矛盾真相”做出理智的选择,是每个信息消费者在后真相时代的必修之课。

《盲从与叛逆》

[英] 米歇尔·巴德利 著  丁旻仲夏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5

从众就是盲目吗?标新立异一定是独立思考的表现吗?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已经有了效仿或反叛的本能,像许多以种群为生活方式的动物一样,这些顺从或反抗的行为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仅仅是人类对周围环境作出的反馈。而经历了数万年的演化后,人类从众、追随和模仿他人的倾向中除了本能的因素外,也发展出了诸多复杂的动因。其中不仅涉及到个体的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力量角逐,也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在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

在《盲从与叛逆》一书中,行为经济学家米歇尔·巴德利借助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的观点,揭示了人们效仿和叛逆的本能源自何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他也指出了从众和反从众行为对于适应当今世界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社交媒体上的人云亦云、动荡不断的股票市场、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式新闻、民粹主义的政治纲领和信息过载……这些都加剧了群体意见的快速转变,也使个体的决策变得更加困难。借助本书中的理论,我们或许可以读懂隐含在群体行为中的信息,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

《专家之死》

[美] 托马斯·尼科尔斯 著  舒琦 译
见识城邦·中信出版社 2019-03

当你要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里做出艰难决定时,你会向谁寻求意见?过去,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少数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专业知识的专家,而在今天,人们宁愿相信自己已掌握足够的信息,可以自主做出决定。这些信息来自更便捷的渠道——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数字媒体的传播、“大数据”采集的主流观点——但无论如何不会来自专家。“专家”二字已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智识的光环,乃至沦为人们抵制“精英主义”的关键词。

在美国学者托马斯·尼科尔斯看来,伴随这一趋势发展起来的不是“高知”,而是人们的自大、自恋,以及固执的无知。“互联网不仅让我们当中很多人变得愚昧,也让我们变得刻薄。”但互联网只是“专家之死”的成因之一。在本书中,尼科尔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专家之死”背后的深层问题,进一步阐释了专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人们应该如何看待专业知识。其中一些现象是美国特有的,还有一些则是现代社会和财富积累的必然产物。

如今美国人普遍认为,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也就意味着对任何事物的观点也应是平等的。对此,尼科尔斯深刻地指出,这种反智主义和平民主义相结合的文化心态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荒谬的。它正在摧毁人类几个世纪积累的科学和理性,并加速瓦解着民主社会运行的根本,如不加以警惕,后果将十分危险。

《当下的启蒙》

[美] 史迪芬·平克 著  侯新智 / 欧阳明亮 / 魏薇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12

近十年来,一种对世界发展状况的悲观情绪正在各个国家蔓延。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当某个政治运动或社会事件发酵时,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似乎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现代制度已经彻底失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如果想要创造出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就必须打破这些制度。

对于此类观点,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指出,它们不仅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错得离谱。在《当下的启蒙》一书中,他通过75幅图表和大量的数据对当前世界进行了全景式的评述,并向人们证实,世界的前景不是黑暗,而是光明。在健康、食物、和平、知识、幸福等诸多方面,人类都取得了伟大的进步。这种对世界的积极愿景并非是天真的幻想,而是如同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所说:“所有的失败,所有的恶,都是知识不足造成的……乐观主义的文明是开放的,它不害怕创新,以批评的传统为基础。它的体系不断改善,这些体系所实现的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怎样检测和消除错误的知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增加知识,减少错误呢?史蒂芬·平克认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早已提供了最好的答案,即依靠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这四大武器去诠释我们所处的世界,而不必屈从于当前各种苦难和不合理的现象。相比惊悚的头条新闻和灰暗的末日预言,这些来自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具有真正永恒的价值,它将帮助我们认清人类状况的真相,并设法去改进和实践。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