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谷歌的努力,广色域屏终于不是摆设了

广色域真的是一个“灵丹妙药”吗?抱歉,其实在手机上真不是这样。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使用AMOLED屏幕,但其中除了低频PWM调光的因素之外,屏幕色彩过饱和也成为部分用户用眼不适的罪魁祸首之一。

文 | 3eLife

在本月初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除了推出中端新机Pixel 3a系列之外,也首次公布了Android Q Beta 3版本,同时也宣布各合作伙伴旗下的机型也能体验到10.0版本的Android。但由于目前Android Q仍处于测试阶段,因此一些新功能也在陆续加入的过程中,其中例如最近谷歌方面在官方开发者博客上宣布,Android Q即将支持广色域显示。

Android终于全面支持广色域

关于广色域,相信近几年关注智能手机的朋友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在各大手机厂商介绍自家产品特别是旗舰机型的时候,除了高通骁龙800系列的旗舰主控、三/四摄的相机模组、各种Turo技术之外,屏幕也已经成为重点宣传对象。而高刷新率及广色域,也成为常常被提及的关键元素。

上:sRGB,下:Display P3

比如说在刚刚发布的一加7系列上,一加7 Pro的屏幕是首个获得DisplayMate最高评级A+的国内品牌机型,这块屏幕不仅有90Hz的刷新率,还覆盖了sRGB和DCI-P3色域。而在此前华硕推出自家首款电竞游戏手机ROG Phone时,也宣传其屏幕拥有108%的DCI-P3广色域。

那么广色域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个漫长的故事了。顾名思义,色域是指一种标准下能够产生的颜色总和。在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订了一套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表色系统,以及附带的“CIE1931-xy色度图”,这张图囊括了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有色彩,也就是所谓的色域。而只有以“CIE xy”坐标系为基础,对颜色进行编码,然后设备才能将其识别并转换成视觉信号。

由于技术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剧、显示器、打印机是不能100%的还原CIE中的全部色彩,因此各行业也先后推出了自家的标准。目前,在消费级电子产品市场上常见的NTSC,是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在1952年推出,sRGB是1997年微软联合惠普、三菱、爱普生推出的彩色语言协议,而DCI-P3则是更新的4K超高清数字影院色彩标准,用来尽可能匹配彩色电影的全部色域,拥有更多红色和绿色的范围,并且色彩表现能力更强。

目前,国际标准中色域覆盖率达到92% NTSC的屏幕,就可以被称为广色域屏幕,而sRGB与NTSC在数字上的换算是,72% NTSC相当于100% sRGB。并且在理想状态下,广色域屏幕的色彩更鲜活,也更符合人眼健康视觉偏好。

谷歌在开发者博客上也是这么解释的,因为智能手机屏幕和摄像头每年都在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新机型开始在屏幕上做文章,其中部分还会提供广色域来作为卖点,并且如今摄像头COMS已经能够捕捉到sRGB范围以外的颜色,然后生成广色域图片,而这些升级也能够让用户感受到更加真实和鲜明的色彩。

左:Display P3,右:sRGB

比如说随便在网络上找到一组广色域与非广色域图片的对比图,就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别。左侧广色域图片上天空呈现出蔚蓝色、草地也更加青翠欲滴,而右侧图片的天空则是深蓝色,本应翠绿的草地也有了发黄的感觉,这就是因为非广色域图片中缺少了某些色彩。

所见并非为实

所以说,广色域真的是一个“灵丹妙药”吗?抱歉,其实在手机上真不是这样。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使用AMOLED屏幕,但其中除了低频PWM调光的因素之外,屏幕色彩过饱和也成为部分用户用眼不适的罪魁祸首之一。

得益于微软在桌面端的强势,目前桌面上Windows和MacOS都是默认支持sRGB,各式各样的游戏、视频、网页也都是基于sRGB,因此这一传统也随之延续到了移动端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也是以sRGB为标准。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手机屏幕色域与sRGB越契合,最终显示效果就越接近开发者想要呈现的效果。

左: Display P3,右: sRGB

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同世代的苹果iPhone 5与三星Galaxy S3之间的对比。iPhone 5的Retina屏幕是标准的72% NTSC也就是100% sRGB,而Galaxy S3提供的Super AMOLED屏幕则是全范围NTSC标准色域,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色彩鲜艳但偏色,而人眼在观看部分图片时可能就会觉得奇怪。

事实上,直到现在三星的Android机皇,以及大量使用AMOLED屏幕的Android旗舰,依然没有摆脱色彩过于鲜艳导致失真的问题。但是这锅并不能由AMOLED面板提供方三星来接,而是今天的主角Android所造成。

要让广色域真正发挥实力,除了一块性能上佳的屏幕之外,还需要配套色色域映射(也就是颜色管理)文件进行相关校正。而色彩管理的作用就在于,保证色彩换算尽可能精确,让不同色域设备显示的色彩都尽可能保持一致。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名iPhone X的用户,在拍摄了一张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后,你身边使用Android手机的朋友看到的照片可能就会有点偏红或偏绿。

为了追平iPhone,谷歌拼了

在Android O之前,整个Android生态下所有内容都被设定为sRGB色域,于是手机的广色域屏幕就会将色彩值重新换算到不同的色域中。强行用广色域屏幕的结果就是红色更红,绿色更绿,从而导致过饱和的色彩。并且非常遗憾的是,直到Android O开始,谷歌才让Android获得了对色彩管理的初始支持。

事实上在时间更久的桌面平台Chrome浏览器上,谷歌的色彩管理同样备受诟病。反观Android最主要的竞争对手iOS,其唯一指定载体iPhone自从iPhone7以来,就一直使用DCI-P3色域的屏幕。而根据DisplayMate的描述,iPhone X拥有其测试过任何显示器的最高绝对色彩精确度,“视觉上与完美无差别”。

为什么到了Android Q,谷歌又一次声明将支持广色域呢?毕竟此前其所提供的色彩管理约等于没有,因此即便Android手机用DCI-P3色域测出的Δ-E值都高得离谱,高色域屏幕也无法带来实际体验的提升。不过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我使用的XX机型就有屏幕颜色模式调整”,但这种颜色模式是无法影响到第三方App的,因为到目前为止,Android系统中图片内嵌的ICC配置文件依旧是sRGB格式。

为了提升自家系统的竞争力,拉平与iOS的差距,谷歌方面势必会进行相应的努力,给各大OEM厂商一个“交代”。而在iOS生态下由于App Store的存在,开发者需要严格按照苹果的要求来做,但Android阵营严重的碎片化导致,谷歌需要从底层来让Android支持Display P3和Adobe RGB等格式的ICC配置文件。

而在手机行业大规模工业化的效应,使得DCI-P3广色域屏幕或将不再是旗舰机型专属,已经开始逐步向中低端产品普及,但是Android生态下依然保有了大量传统sRGB屏幕机型。因此一旦Android Q开始适配,当第三方APP完成色彩校正测试,投向全新的Display P3和Adobe RGB格式,老机型乃至入门机的体验就会被抛下,也就不得不促使用户购买更加昂贵的中高端机型。

当然,从用户体验的层面出发,拥有色彩管理精准的广色域屏幕,确实能够极大的提升使用体验,并且在配合DC调光的情况下,亮瞎眼的情况也就不再会发生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