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知名的三大区域经济体——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的发展如火如荼,根据城市群发展规模、创造GDP总量和城镇化率等多维角度对比,不难发现与最早发展的长三角和近两年迅猛跟进的粤港澳相比,京津冀的发展相对逊色。但随着北京副中心建设日益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经济核”表现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环京诸城的发展潜力的赢面如何,在2019年进入新的节奏。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引导,交通成为环京价值体现的最大连接线,北京轨道交通的建设已由城里发展到近郊和跨省际间的联通,大七环的提出,轨道交通迅速铺开,通州副中心建设对应的北三县交通潜力将燕郊、香河和大厂再次推向环京城市发展第一行列。
北三县进入轨道时代时空距离再缩短
5月底,根据中央部署,河北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四统一”的升级,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聚焦到北三县,通俗而言,北三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将与北京副中心始终保持一致,其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不言而喻。
实际上,从2018年底到进入2019年,有关北三县的发展利好就层出不穷,正式进入新北京圈层发展始年,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交通路网的建设,直接决定了双方的同化和同步程度。
基础设施联通方面,以京唐城际、G95(大七环)和平谷县等为主要新增轨道交通设施建设,进行一批交通路网的打造。
其中京唐城际从2016年12月29日正式动工,河北段、天津段于2017年陆续开工,整体预计2021年8月31日竣工。按照全线半小时推算,北三县与通州的交通时间将缩短10分钟左右,从北京长安街抵达潮白河景观区的京津生态新城仅需19分钟。
G95(大七环)的建设在河北境内约850公里,环线内经三河、大厂、香河、固安、涿州,主要城市“半小时生活圈”的现实意义增强,同时河北沿线三河、大厂、香河环京县区将极大受益。
另一个重中之重平谷线,据最新消息,车站由原11座调整为20座,规模增加61公顷,由东大桥到平谷站形成始终,其中在燕郊和大厂设立站点,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通车。目前平谷区轨道交通线规划方案设计项目(项目编号:ZB-19-10)组织采购,评标工作已经结束,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中标,中标单位的确定标志着动工时间指日可待。
由三大主交通连接路网建设的铺开,以及2019年新规划建设的通武廊轻轨线路等,环京北三县正式进入“轨道时代”。作为第一阵营的燕郊、接连发展的香河而言已被大家所熟悉,但随着交通路网的建设和区域功能政策建设落位,原本被忽视和低估的大厂,在2019年成为北三县甚至环京发展的最大黑马,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大厂逆袭价值待挖夏垫交通进化突围晋级
通州作为北京副中心,外溢需求不言而喻。目前燕郊的消化能力已接近饱和,而通州建设仍有大量的需求外溢需要北三县承接,相比而言,大厂夏垫成为最好的承接者。
从地理位置而言,位于大厂的夏垫紧邻燕郊,距离通州的距离仅次于沿潮白河带,远胜香河、大厂县城和三河县城。在夏垫镇总体规划中也显示,未来将形成“一带、一轴、多园区”的产业空间总体结构,从生态、度假、科研、产业等多角度进行打造,定位首都东部发展主轴的重要节点,而交通路网的完善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厂与通州双城的通勤问题。
而提及交通,大厂夏垫板块最大的利好来源于平谷线,根据最新确定的平谷站点信息,在北三县站点包括齐心庄站、高楼南站、神威大街站以及燕郊站,其中齐心庄位于夏垫北侧,仅6公里距离,从齐心庄站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近的站点需要近25分钟的车程,算上其它通勤耗费时间,预计总通勤时间需要40分钟左右。
平谷线之外,夏垫的交通进化还体现在“两高速、两国道、两城际”,区域密集分布的交通路网,推动夏垫成为副中心外溢北三县的最大获益者。
两高速包含京秦京平,其中京秦高速的齐心庄出口已开通,十分便捷,而京平高速也已通车,可通往首都机场。
两国道即G102国道和知名的G95(大七环)。其中G102位于夏垫区域的南边,东西走向,向西便是燕郊,然后在燕郊进京时连接通燕高速,以通往北京的CBD区域。据悉,102国道南移后,新线主路将拓宽至24米,两侧各增加6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将直通密涿高速、通燕高速,成为进出京快速通道。
两城际包含上文提及的京唐高铁和京滨高铁,这二条京津冀城际铁路的大厂站设置在夏垫偏南侧的邵府,距离进5公里,交通亦十分便捷。
交通的立体路网连接,为夏垫提供了极佳的逆袭利好,随着大厂承接的功能日益增多,夏垫的板块化轮动效应明显,未来区域价值不可估量,将替代燕郊成为新的北三县突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