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精神病院护士南森·法勒出新作:关于精神病,没有什么不存在争议

南森·法勒在新书《核心地带》中,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探究,叙事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南森·法勒:“富有洞见、引人入胜的探究”。图片来源:Sarah Lee/The Guardian

在1980年代的爱尔兰,布里吉德迷上了一张圣母玛利亚雕像的照片,事情自此演变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20来岁的艾丽卡是个勤奋的时尚记者,她坚信自己体内的避孕环实际上是军情五处(MI5)植入的摄像机。在桑德赫斯特(Sandhurst,英国陆军官校所在地——译注)受训的詹姆斯发现自己出操的时候穿着睡衣。

上述每一件奇闻轶事都构成了南森·法勒(Nathan Filer)新书《核心地带:精神分裂症的发现与失却》(The Heartland: Finding and Losing Schizophreni)里颇具启发性的案例研究的环节,该书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探究,叙事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你可能还记得,2013年时法勒曾以其处女作《坠落之愕》囊括了几乎所有小说奖项(包括当年的科斯塔奖),它讲述了一名男青年对抗精神疾病和悲伤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及新书——他的第一部全篇非虚构论著——均受其先前担任精神病院护士这一经历的启发。

《核心地带》在开篇告诉我们,虽然他始终没有给《坠落之愕》的主角马修(Matthew)下一个诊断——如果这么做的话,那诊断结果一定就是精神分裂症——然而精神分裂症(众所周知,它是精神病学的“核心地带”,新书的标题正是源自于此)在这里并不那么重要。相反,这里所谓的“精神分裂症”,指的是法勒在250页书里设法加以把握的诊断史及其确切的含义。他使用“所谓的”这个词,不是要对1990年代的电视剧《我所谓的生活》(My So-Called Life)表示一种青年式的蔑视,而是要反思心理学和精神病图景里颇具悖论色彩的内在变迁。

《核心地带》

但他的论域甚至比这还要广。精神疾病诊断在人们的推想里有怎样的含义?谁有资格作出判断?接下来发生的又是什么?法勒深入探索了表面的病因和症候、污名和语言,以及过去与现今的治疗方法。他试图探究精神疾病在某个患者或有患病倾向的人身上留下其足迹的方式,并对其进行说明。

如此一来,这本书也不是学院式的艰涩说教,它的易读性很强,对读者来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相反,法勒扮演了选手兼教练的身份。他对引用、事实和细节的选择,都让我眼界大开、惊叹不已,不时有出于认同的圈点批注,心情一会儿随着好奇而飞到了九霄云外,一会儿又沉浸在苦痛中难以自拔。

艾丽卡将其幻觉的转瞬即逝的本质描述为类似于:“你会觉得忽然嗅到了某种气息。虽然这种嗅到是针对念头的。”正如历史学家詹姆士·哈维·罗宾森(James Harvey Robinson)所发现的:“我们所谓的说理,大部分是为了能继续相信我们已经在做的事情而找寻论证。”

法勒选择与之对话的专家,是一些英国精神健康领域里最有趣的人(我可以保证里面至少会出现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安东尼·大卫和葛瑞汉·索尼克罗夫特这两个人)。索尼克罗夫特曾写道:“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乃是严重的偏见和有害信息的强力混合物。”法勒在书中试图纠正这一倾向,他没有轻易基于任何立场而下定结论,这是件好事。

例如,涉及到有关药罐子的二三事,法勒访问了乔安娜·蒙克利夫(Joanna Moncrieff),读者可能会在阿拉斯代尔·坎贝尔(Alastair Campbell)最近的BBC抑郁纪录片里认出她来。她对抗抑郁药的应用持批评态度,而法勒并不反对用药。但他确实触及到了一些问题,诸如本·哥达克瑞(Ben Goldacre)2012年的著作《药业之恶》(Bad Pharma)之类的书对此有更广泛的讨论,也即“精神病的药学研究是一项黑暗的艺术”。(我也同意这一点,虽然我自己近十年来也在接受各种各样的药物治疗。)

不过,法勒在此原本可以把话说得更直白。他正确地告诉我们,“黑人在精神疾病体系里的过度代表”其实就是“制度性种族主义”的委婉说法。他还宣称,《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总是有些令人厌烦地被尊为精神病领域的圣经,但它“不应有圣经一般的地位,而要有所保留地看待”。

《坠落之愕》
[英]南森·法勒 著 刘晓骏 译
重庆出版社 2015-10

还有一点很明显的是,我们应当从本书另一个案例研究里的致命悲剧性故事中吸取教训:克莱尔的儿子乔伊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尚未确定适当的照料计划的情况下就出院了,他可以说是体制本身的受害者(克莱尔也是)。

书中偶尔也有幽默的插曲(表现在法勒批评《大白鲨》系列电影的后面几部)。但这本书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原因,却在于他揭露了许多极为珍贵的信息。(例如社交媒体如何取代宗教而成为了妄想型幻觉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它在写作上有一种分寸感,兼顾了主题和读者。

如果非要挑刺的话,我大概会提出两点批评:《核心地带》过多聚焦于英美两国(法勒自己也承认这一点)。比起较前面的章节,书的末尾部分相对不那么可读,自然流露的风格不那么突出,除非你是个跟我差不多的怪咖,熟悉枕叶外侧复合体(lateral occipital complex)这样的抽象概念。

批评归批评,《核心地带》仍是一本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书。话虽如此,在全书五章令人往复于失望、愉悦和沉迷之间的研究结束处,法勒坦白称:“我们发现,在精神健康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存在争议的。”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