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在一天之内下跌超过20%,史称“黑色星期一”。
仅当天一个交易日内,标普500指数暴跌20.5%;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是暴跌22.6%,创下史上单日最大跌幅。
不过,由于美联储应对得力,股市在10月20日开盘后开始震荡反弹,并在两年后回到1987年的高点。救市措施有效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成功地阻止了股灾演变成更大经济危机。
1987年的前七个月,美国股市涨势喜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计上涨了44%,同时也引发了有关资产泡沫的担忧。从10月中旬开始,一些新闻报道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其中包括大幅超过预期的贸易赤字和美元贬值。
跌势从股灾发生的前一周开始出现。10月16日,道琼斯指数大跌了4.6%。本来周末两天休市可能会缓解下跌趋势,但财政部长贝克尔(James Baker)有关主动令美元贬值以缩减贸易赤字的言论埋下了危机导火索。
在此之前,亚洲和欧洲地区的市场就已出现暴跌。其中,新西兰股市截至10月底从当年最高点下跌了60%。美股周一当天开盘伊始便一路走低,道指和标普500指数收盘时暴跌超过20%,创下“黑色星期一”股灾。
前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Grove)回忆当天大范围抛售情形时曾说:“就像在剧院里,有人大喊‘着火了!’。”
为了遏制金融市场的进一步下跌,防止对实体经济造成“溢出效应”,美联储开始为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并且以公开形式进行操作。
最为著名的措施是,美联储在周二上午发布了一则声明,表明其提供流动性的意图。声明说:
为履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责,联储今天正式声明,已准备好为支撑经济和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
一位市场参与人士曾说:这是当天听到的最冷静的事情。
在发布声明之后,美联储周二用一系列公开操作使联邦基金利率从周一的7.5%降低至7%,其它短期利率也随之降低,从而降低了借贷成本。接下来的数周,美联储持续注入储备资金以提高金融市场流动性。与此同时,美联储与银行和证券公司合作,鼓励信贷以满足经纪人和交易商的需求。
政府债券(特别是美国国债)常常作为回购操作及其他金融合约的抵押品(也可以被用于缴纳保证金)。政府债券的交易和借出是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来源。据称,在美国股市崩盘后,政府债券持有者在一定程度上不愿像以往那样自由借出政府债券,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交易对手方的风险抱有担忧。这种情况导致一些证券在市面上变得缺乏,并导致违约情况增多。政府债券交易的问题可能朝着其他市场扩散。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并增强政府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美联储放宽了从其证券组合中借出债券的规则,暂时对每次操作提供的债券规模和每个交易商所能获得的债券规模不设上限。美联储同时要求,这些债券提供的额外流动性不得被用于给金融市场卖空提供便利。
此外,美联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金融系统稳定性,包括监测银行对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为了促进交易和贷款的达成及清算,联邦结算系统数次延长了工作时间。
美联储经济学家卡尔森(Mark Carlson)在其研究报告中总结说,美联储对股市崩盘的反应显示出,三种工具组合能够用以应对危机。
第一种工具组合包括采取高调公开的行动支撑市场情绪。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美联储所做的公开声明。
第二套政策工具刺激了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这些措施包括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并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松绑证券借出的相关规定。
最后,美联储鼓励多种类型的市场参与者与客户精诚合作、灵活应变,尤其是向经纪人和交易商提供借贷的银行。
卡尔森说,这些努力至为关键,它保证了市场能够在周二正常开启,并对随后数周市场运转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