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大佛即将被拍卖:见证百年洋行的兴与衰

这尊木雕漆金药师佛本身的流传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文|艺术头条

如果说鎏金作品是光彩四溢的,那么木石雕作品则是沉静古朴的,与现代繁华的香江交相辉映。木雕因为轻巧的材质,让供奉者能够将神佛先祖请进祠堂或者家中,所以更多了一丝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

化导人心贪、瞋、痴三毒的稀世药师佛

但也正因为材质所限,使得木雕造像保存不易,能够流传于世的少之又少,尤其是一些大型木雕佛造像,更是堪称为稀世大佛,加之宗教信仰,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佳士得香港2019年春拍梵华古韵-佛教艺术预展现场

正在佳士得香港2019年春拍预展现场的一尊品相完美的罕见大型木胎漆金药师佛坐像就是其中的代表。

佳士得香港2019年春拍 清十八世纪

御製木胎漆金药师佛坐像绀氏旧藏

估价HKD30,000,000-50,000,000

出自绀氏洋行旧藏的“清十八世纪 御製木胎漆金药师佛坐像”,形制宏伟,莲花座高约69cm,佛陀像高约173cm,通体高度达2.4米之多,远超真人体积,是清宫御制佛教造像创作工艺巅峰的体现,在其他造型和风格近似的清代佛像中,少有能企及本尊大佛造型之敦硕的作品。

明木雕骑孔雀阿弥陀佛 十五世纪

高55.2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说起木雕造像,人们可能并不像对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等一样熟悉。事实上,许多木雕题材在石窟中也能看到,可见木雕与石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金元漆金彩绘木雕观音

宾州大学考古学及古人类学博物馆藏

宋代之前,中国佛教造像以石刻或铜铸者居多。公元845年及846年初,由于朝廷大举禁佛,除了没收寺庙的土地财产,对佛门的税赋减免也大幅削减,并敕令大批僧尼还俗,所以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佛教势力大不如前。由于寺庙的累计财富和年度收入锐减,自九世纪末起,木材成为了造像的上上之选,因为它比青铜便宜,也比石刻更易于驾驭。宋代之前,虽然也有制作木胎佛像,但鲜能流传至今,所以存世的中国木胎佛像多半是十世纪以后的作品。

佳士得拍卖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主管曾志芬与本尊药师佛

古代木雕艺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产生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木雕艺术风格。佳士得香港这尊药师佛制造于十八世纪的华北地区,整体造型呈现了来自西藏的影响。西藏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在明代尤为凸显,其中又以永乐、宣德二朝最为突出,当时的朝廷对佛教十分重视,不仅和西藏缔结世俗与宗教联盟,还邀请藏僧赴京主持法事。

本尊药师佛像尺寸对比

明、清佛像以鎏金铜像居多,木雕佛像极为少见,据考证,木雕佛像最早出现在汉代,在历代佛教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木器易于腐朽,能留存至今的早期木雕佛像屈指可数。

作为古代佛教造像重要组成的木雕佛像,在历经岁月磨砺和战乱浩劫之后,目前存世的作品已属凤毛麟角。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木雕佛像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浩劫。由于木雕造像造型精美,轻便易于携带,在战乱之际,深受海内外古董商和藏家珍爱,引发古玩商们在全国各地古寺大肆探搜,大量精美木雕流失海外。

本尊药师佛局部特拍

本尊佛像木胎漆金、身着袈裟、眉间光毫、顶生肉髻,神情悲愍、双耳垂长、头生螺发和指间网缦,都是佛陀之征。佛陀盘腿结莲华坐,脚掌朝天,右手垂放于右膝之上,施与愿印,掌心对外,表明佛陀正在说法,左手置于大腿之上,掌心朝天,施禅定印。这种右手施与愿印与左手施禅定印,正是药师佛的标准造型。

药师佛和其他佛陀一样,都属于是菩提得入涅槃之觉者,他慈悲为怀,对众生一视同仁,还能为众生治病消灾,拔除一切身体、精神、情感或心灵之苦,庇佑世人免遭危害困厄。他更能化导人心的贪、瞋、痴三毒,解除诸多欲望、妄念和病苦之源。

本药师佛像里面的装藏物

1994年的时候,开始对本尊药师佛进行修复时,工作人员发现佛造像胸部中空,随即决定移除佛造像背部的一块密封木片,发现药师佛胸中贮存了若干小巧的纸本经文和经卷,另外还有一些纺织物残片,以及一些小巧的铜章和供品等等。修复人员取出了药师佛胸中的经卷,在阅读其中一份经卷时发现,纸上有红墨书写的藏文。

最终修复人员在还是把所有的供品放回到原处,并把开口处用木头重新封好,并上鎏金。据研究,这些应该是在开光仪式中被存入佛像内,可以赋之以灵气和法力的供品。此类带有宗教色彩的供品很少会注明日期,也鲜有提及与雕像年份、产地或制作背景有关的细节。

但有一点可知,这尊体积巨大的药师佛出自于美国旧金山的绀氏洋行。

镇店之宝——时代变迁的见证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游少林寺》

“绀园”是佛寺的别称,这尊木雕漆金药师佛来自绀氏洋行旧藏,可谓佛缘深刻。除了佛像本身体积硕大之外,其本身的流传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旧金山绀氏洋行,摄于1909年

载于《Gump’s Since 1861, A San Francisco Legend》

1991年出版,页1

绀氏洋行是绀梭罗创立于1864年,以出售种类繁多的奢华家居陈设与装饰品而闻名。十九世纪末,百货公司在美国艺坛扮演着重要角色,兼具拍卖行、画廊和艺展赞助商的功能。绀氏洋行起步很早,其营运史前后长达150多年,在旧金山无人不晓。绀氏洋行地处邮政街,三层店面外观低调,店内驰名的东方艺术品琳琅满目,且坐拥美国顶级的玉器珍藏。到二十世纪初,公司业务交由其第四子绀艾柏接手。此尊像由担任绀氏洋行的副总裁兼采购主管的洛玛恬于1957年在日本京都为绀氏购入,在运抵旧金山后,随即就放于店中的显眼位置展示。

绀梭罗第四子-绀艾柏 (Abraham Livingston Gump)

载于《Gump’s Since 1861, A San Francisco Legend》

1991年出版,页34

二十世纪下半叶,专业画廊迅速扩张,拍卖行亦增长迅猛,百货公司雄踞一时的局面不再见,作为旧金山市内第三老牌商店,绀氏洋行至2018年12月才结业。 绀氏结业和出让此尊典藏佛像,既为一家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落下了帷幕,也替美国高档百货公司兼营艺术品的时代划上了句号。

本件拍品在绀氏洋行寸照

载于《Gump's Since 1861, A San Fransico Legend》

1991年出版 页135

一直到今天,绀氏出品的艺术珍品点缀了全世界众多的华宅广厦,它们或在珍藏者家族代代相传,有的捐出或遗赠予博物馆,在各大公立美术馆公开展出。

一件有故事的珍品,无论在哪都是一场值得铭记的回忆。而每一件拍场的珍品也仿佛穿越时空一般,将观者由从繁华的香江穿回十九世纪美国熙熙攘攘的洋货行门前。

木雕佛造像:拍场中的“黑马”

近年来,金铜佛造像天价频现,深受市场关注,而木雕却因其数量稀有等因素使其价值被市场低估。

中国古代佛像在国际市场出现时间较早,已发展为交易成熟的市场,其中金铜佛像占据了市场主流,然而,具有兼具文化与艺术价值的木雕佛像出现的数量却相当少。据雅昌艺术网统计,1993年至今市场上流通的佛造像(不含法器、唐卡)约有6万余件,其中金铜佛像成交约19,000余件,木雕佛像成交119件,二者成交数量差距近160倍。

1993年至今,木雕佛像成交TOP榜

(数据来源\制图:雅昌艺术网)

木雕佛像相较其他材质造像而言,价格相差甚远。目前市场上金铜佛像成交的最高价为2013年在香港苏富比上拍的明“永乐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成交价为1.87亿元,而木雕佛像目前的最高成交价为3,191万元,同在2013年10的香港苏富比。虽然金铜佛像在成交额和成交量上都远超木雕佛像,但是由于数量众多,品质参差不齐,其均价低于数量稀少的木雕佛像(木雕佛像均价55.7万,金铜佛像均价44.7万元),可见木雕佛像仍处于价值洼地。

北宋木雕协侍菩萨 高115.6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相对而言,古代木雕佛像存世作品较少,但历代不乏精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也是佛教艺术中不可忽视的组成因素。虽然偶有木雕佛造像精品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唤起市场和学术界对木雕佛像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还需要更多可靠的拍品和藏家的关注。

佳士得香港2019年春拍“梵华古韵”专场另外一对木雕造像也同样值得关注。

这对定年五代至北宋初期的木雕菩萨立像,最初由日本知名古董商山中定次郎(1866-1936)收藏,1924年曾着录于山中商会的图录中,后由资深私人藏家收藏,逾二十载未曾出现于拍卖市场中。两尊造像均经放射性碳定年法检测,时代久远。

五代/北宋 木雕菩萨立像一对

观音菩萨:高 144 cm. 连莲座总高度:高 171.5 cm.

大势至菩萨:高 145 cm. 连莲座总高度:高 173 cm.

估价:港元 40,000,000 - 60,000,000

山中商会,《支那古美术大观》,大阪,1924年,图版149号

相较于清代木雕造像,五代和北宋的木雕作品少之又少,这一次出现在拍卖场中的这对儿木雕能够幸存至今,并且是以一对儿出现更加难能可贵。

佳士得香港2019年春拍“梵华古韵”专场相关信息:

拍卖行:佳士得香港

专场:梵华古韵(15件)

时间:5月29日上午10:30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