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最强萌物惨败中国?现实可能完全相反

“萌”不是皮卡丘的专属权利,萌经济的发挥能成为电影的免死金牌,但要达到皮卡丘这样“反向圈粉”的操作,还需要IP过去的积累。

文|文创资讯 羊君

如今大步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代人,大多是在日漫的影响下渡过单纯的童年的。没有电脑的时代,电视台在友好时期引进了一部又一部日本动画,将千千万万人从狭小的世界带向广阔的天地。

“数码宝贝”“哆啦A梦”“灌篮高手”“足球小将”...这些名字印刻在彼时年少的我们心中,至今不曾褪去颜色。而在这些宝贵的记忆里,皮卡丘所代表的“神奇宝贝”,也是时光无法抹去的快乐源泉。

过了多年,小智和皮卡丘还在神奇宝贝世界继续他们的冒险,而我们也迎来了《大侦探皮卡丘》这首部神奇宝贝真人大电影。当然,在首日的狂欢之后,这部意在拓展IP的大电影在中国变得有些落寞。

但是,如果单纯视之为IP拓展的失败,却也未必尽然。当大陆的电影票房停滞于4亿之前,真人版皮卡丘的话题始终热度颇高,电影没影响更多人感受到皮卡丘的萌态,这种奇妙的反差似乎也说明着大电影的票房成功与否与IP拓展成功其实并不等同。

电影普通,不影响皮神圈粉

作为一部游改电影,《大侦探皮卡丘》算不上经典之作。在剧情上,电影和它的前辈相比没有优势,但有趣的是,虽然中国市场有些遇冷,在美国等地电影却饱受好评。一方面,多数评论者都承认剧情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更多人沉迷于首次出场的真人版皮卡丘无法自拔。

截至统计数据前,《大侦探皮卡丘》全球落袋5.4亿美金,对比1.5亿美金成本,真能让无数游改影的前辈们痛哭流涕。但正如宝可梦的生意经一般人难以复制,《大侦探皮卡丘》的成功也算是独门秘籍。

导演过《鲨鱼故事》等儿童电影的罗伯·莱特曼显然在开始就已想明白,《大侦探皮卡丘》的卖点并不是故事或者感情,不管是游戏方的要求还是原作游戏故事的复杂,都不允许制作团队将太多精力放在故事的深度或其他之上,作为一部衍生电影,拍摄的目的从最初就是展示一个完美的真人化“神奇宝贝”世界。只要做到这一点,电影对IP就已经产生强烈的正反馈。

电影失败,皮卡丘却依然圈粉,这种现象放在普通的IP身上显然是天方夜谭,但皮卡丘却做到了,这不得不归功于宝可梦难以复制的生意经。

900亿美金:皮卡丘难以复制的生意经

接棒《复仇者联盟4》登顶的《大侦探皮卡丘》,其背后是以皮卡丘为代表的精灵宝可梦“宇宙”。自任天堂1998年成立精灵宝可梦子公司以来,皮卡丘为代表的精灵宝可梦“宇宙”已经发展成全球IP收入榜冠军,以累计900亿美金领先第二名hellokitty100亿美元之多。

这个结果十分值得考量,尽管精灵宝可梦火遍全球,但荣登冠军宝座,它要面对的是娱乐行业数不清的超级大鳄。能以绝对优势登顶,意味着精灵宝可梦的生意经自有门道。

在种种因素中寻找答案,最表层的原因当然是真人版皮卡丘难以抵御的“萌”。

萌经济的诞生和流行都源于日本。上世纪中期,日本经济开始腾飞,为当时的都市人口带来强劲的消费能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强消费能力和强工作压力的双向挤压下,“萌”经济成为新的安慰剂,在少女漫等二次元产品中逐渐脱颖而出。伴随全球经济的起伏,越来越多国家对“可爱”的消费需求大幅增长,皮卡丘的诞生与流行始终与这一风潮息息相关。

早在第一部《神奇宝贝》动画剧选择主角时,当时的宝可梦决策者已经意识到“萌”的力量。在初代三御家“小火龙”“杰尼龟”“妙蛙种子”陷入党争时,以“松鼠”为原型设计的电气老鼠“皮卡丘”最终战胜“胖丁”和“皮皮”脱颖而出。当时所依靠的标准当然不会是能力或者性格,从三者的共同点出发就能发现,“萌”是选择的唯一标准。

这一选择在23年间屡屡被证明成功。当《大侦探·皮卡丘》在影院上映的时候,长达两小时的皮卡丘跳舞视频在B站显得更加火热,甚至还有网友在看完电影后称,看皮卡丘跳舞比看电影有意思多了。可见,不管是“哆啦A梦”“HelloKitty”“皮卡丘”,还是“功夫熊猫”“机器人大白”“毒液”,“萌”是绝对的第一属性。以“萌”为核心的皮卡丘,即使输了电影,但依然拓展了IP的知名度和传播度。

但“萌”不是皮卡丘的专属权利,萌经济的发挥能成为电影的免死金牌,但要达到皮卡丘这样“反向圈粉”的操作,还需要IP过去的积累。

精灵宝可梦在这一点上具有难以复制的优势。作为任天堂最重要的游戏IP之一,精灵宝可梦系列从96年至今,在各个平台上共推出了63款相关游戏,其游戏全球总销量截止去年2月已突破2.79亿套,仅次于马里奥系列。这一数据奠定了宝可梦的基本优势,在900亿营收中,作为基本盘的游戏贡献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收入,可以说正是强大的游戏本身,为宝可梦奠定了发展基础。

另一方面,精灵宝可梦IP拓展的路线同样清晰。

宝可梦将IP本身的发展稳定地行走在两条路线上。其中最主流的一类走正统路线,少男(少女)扮演着宝可梦训练师的角色在宝可梦世界不断探索,截止今年最新推出的《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宝可梦游戏已经进入了第七世代。每推出一个世代的游戏,相关的动画、漫画等等等各式各样的衍生品就会随之更新。

另一类则走衍生路线,《大侦探皮卡丘》最初的版本就是一款“宝可梦侦探游戏”,除此以外还有“Pokmon Rumble”“Pokmon GO”等衍生游戏。这些非正统路线的游戏与动画、漫画一起拓展着宝可梦的边界。

互不干扰又互相成就,让宝可梦的IP运营在23年间始终能抢占大众的视线,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长大后念念不忘的情怀。优质的游戏和周边产出+清晰地长线运营策略,一起保障着皮卡丘继续走在人生巅峰。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