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之下,网剧市场如何在红海中杀出“血路”?

“看到太阳的人就会追求太阳,看到寒冬的人就会掉进冰窟里。”身处行业“拐点期”,影视从业者要做的或许是如何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有利的发展条件。

文 | 娱乐独角兽 牛角尖

网剧市场从野蛮生长发展至如今的精品辈出,不过四五年光景。去年一年,在影视圈税收大改革、视频网站关闭播放量、艺人片酬得到监管、台网标准统一化等种种行业变动下,网剧市场也迎来了全新一轮洗牌。

据最新版《2019Q1季度网剧调研报告》显示,在今年Q1季度,网剧市场共计上新作品达到36部,数量上虽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所下降,但整体质量却逐渐呈现出“好的趋势”。有媒体曾统计,截止至当前,豆瓣评分在7分以上的作品,网络剧占据半壁江山,甚至出现了两部评分在8分之上的作品《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和《破冰行动》。

质量上的整体表现,也间接反馈出行业中的身处“冷静”。如果说去年的网剧市场还尚且出现了《延禧攻略》《如懿传》这样的“全民爆款”作品,今年截止至目前,有且仅有一部《东宫》算是“小有成就”,但距离“全民爆款”还尚且有一段距离。

在行业身处冷静期,圈层作品难以出圈、类型化题材又被指责为“套路”之际,网剧市场该如何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5月16日,在骨朵举办的“拐点,再出发”峰会上,娱乐独角兽有幸对此一探究竟。

影视寒冬论:“拐点”到了

毫无疑问,今、去两年是“影视寒冬”之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互联网行业处于“裁员”风波、影视公司难登新三板、影视股整体下滑趋势明显、部分中小型企业直接面临倒闭的风险.......行业经济整体萧条下,有人在加紧脚步积极抵“抗寒”,也有人就此收手、准备退出江湖。

曾打造出豆瓣8.2分的《河神》制片人 ,闲工夫文化传媒创始人、总经理的常犇表示,“影视寒冬”为自己、为公司带来的是“增长抵抗力”的机会。在他看来,任何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属于该行业的“危机”,网剧市场发展至今却从未出现过大的变革,这并非属于正常现象。

的确,从2014年发展至今,网剧市场的发展现状一直“顺风顺水”。从小步快跑的1.0时代到进入圈层化、类型化的3.0时代,其发展时间也不过四五年。这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而言,太顺也未必是件好事。

直至去年,这种反常规现象一触即发。在以“IP+流量明星”为首的模式创作失灵下,网剧市场开始向理性化回归。这在爱奇艺高级总监、奇星戏剧工作室总经理李莅樱看来,更像是一种“行业洗牌”。“以往整个行业中,大家都是各司其职,突然有一天,竞争化机制出现了,整个行业反而不适应了。”

这种极度“不适感”也体现在不少传统影视公司的财报上。据媒体报道,去年一年上市影视公司中超过7家影视公司都处于资金亏空、收入呈现负增长的情景当中。最典型的当属因“一部剧”暂时性赔的血本无归的唐德影视,该公司去年一年因一部《巴清传》未能及时播出,整体净亏损金额达到9.27亿,堪称影视公司中一大惨案。

不过,寒冬之下,也并非一片“黑暗”。洪泰大文娱产业基金合伙人金城给大家分享,去年一年包括B站、爱奇艺、腾讯音乐在内的上市文娱公司,共计17家,总市值达到3638亿元人民币。反馈至网剧市场,则是爱奇艺、B站,以及第一家实现视频网站盈利的芒果TV,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和成绩。而从制作角度来看,以中小成本为主体的影视公司,则受到“寒冬”的影响并不算大。

“双羯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公司,今年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前不久刚刚收官,效果还不错。”从作家转型出品人的匪我思存说道。

出品四部青春题材,部部都有“好口碑”的小糖人影视创始人朱振华则提出明确自家公司节奏的看法。在他看来,所谓的影视寒冬,都只是外部条件。在市场需求量大、订单多的当下,小糖人的原则则是紧跟自家的步伐,做到不跟风市场。这也是其爆款频出的主要原因。

“看到太阳的人就会追求太阳,看到寒冬的人就会掉进冰窟里。”身处行业“拐点期”,影视从业者要做的或许是如何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有利的发展条件。

青春、悬疑题材仍是刚需,但“类型”无罪?

在刚刚过去的Q1季度中,有数据显示,视频网站播出过的青春题材数量达到34部,同比去年略有所上涨。这当中,以爱情甜宠、校园甜宠为创作元素的甜宠类型,占据整体数量的3/4。此外,作为网剧市场中的另外一大门类,悬疑题材也进入了跟风密集期,在播的悬疑作品,就有《绅探》、《罪恶消亡史》以及刚刚完结的《暗黑者3》、《铁塔》等多部作品。

毫无疑问,青春、悬疑两大类型已经成为了网剧市场的顶梁柱。从爱奇艺打造的“爱青春”、“爱悬疑”剧场,就已经初步窥探一二。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青春、悬疑作品轮番上线,市场对这类题材的反馈热情也逐渐有所下滑。

最直观的感受是,豆瓣上关于青春、悬疑作品的打分人数也在直线式下降,尤其是悬疑作品,去年一年更是被称为“悬疑”小年,不仅未能爆发出《白夜追凶》、《河神》这样的顶级网剧,《原生之罪》、《悍城》的口碑预期,也远不及市场预期,甚至被观众指责为“模式化”,常常会陷于窠臼的套路中去。

“我们现在看到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剧集,包括英美剧,都是在既有的「套路」中生产出来的”,常犇表示,自己更愿意将这种所谓的“套路”,归结为“创造规律”。从内容创作者角度出发,影视从业者在创作一个新的作品之前,必然是要遵循创作规律的,要在这些规律中创作剧本、写故事、写人物等等,至于不遵循的部分就是能力不足。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一般来说在遇到某一个情节或者大故事的时候会有设计一个场景,我们会先提出三个方案,这前三个方案都不假思索的不用,就从第四个方案聊起,如果有能力想到第六个和第七个,就重点研究第六个和第七个,前面几个是不太去想的。”常犇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方法论。

同为类型剧创作领军人物,青春剧的代表人物朱振华则宣判了“类型无罪”的观点。“从来没有不好的类型,你能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种古老的爱情剧不行了吗?肯定是不能。一个好的作品,一定是从制作、导演到后期方方面面都完成的较为出色,不可能说是这个类型好,所以它是好作品。”

实际上,任何类型都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诚如“青春剧”,在很多观众眼中,可能核心受众只是同龄人,但根据市场反馈数据得出,喜欢看青春、甜宠这类题材的35岁+中年女性,大有人在。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一种题材都有着不可被低估的市场受众。行业从业者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去升级迭代”、“如何在同质化的类型中寻求差异点”等等。

是什么决定了一部剧的核心竞争力?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一部作品成型之前,势必需要经过前期市场调查、剧本打磨,中期拍摄制作,后期剪辑加工,以及成型后的宣传发行等等。这也就意味着,想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那么,首先从前期的创作环节来看,国内的影视剧市场大多遵循的是导演中心制,或制片人中心制。在整个创作环节中,编剧反而是极少具有“话语权”的缺少部分。在匪我思存看来,这点是非常不科学的,“在韩国,韩剧就是以编剧为中心制。从文学角度和制作角度来讲,剧本创作,只要前期一动它,后期想要圆上原来的逻辑是很费心的。”

基于这点,常犇也给出了相同看法,“编剧和剧本的重要程度肯定超过50%”。但在基于内容创作之前,他也给出意见,提前做好大量的市场考察。这点,《河神》的平台方爱奇艺给到了大量的数据支撑。在以类型题材为创作核心的当下,如何有效把握住精准用户也是关键。这也是这两年市场中青春、悬疑题材大肆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次,除去前期内容需要做大量功课以外,很多剧集从业者在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宣发”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剧集热度未能达到空前效应。在微博太旺运营部剧集中心总监程圣淋看来,好的营销不仅能加强剧集本身的传播热度,还能让制作方进一步了解自家产品的个性化和明确核心目标受众。她以Q1季度结束播出的《东宫》《奈何BOSS》为例,这两部的核心受众目标看似相近,但实则并不尽然。

《东宫》是IP改编剧,其核心受众就在于原著粉,而它与同类题材所存在的差异化主要是“甜虐”元素;《奈何BOSS》则是因为主打“甜宠”,在千篇一律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小说、剧集面前,其差异化竞争能力就是“高甜”、“下饭”,用户目标一目了然。

剧本创作、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宣传发行........影视创作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业“拐点”下,尽管整个市场发展尚且还未达到一个火热的高度,但在这片冷静期中,影视从业者还是做到了“人冷,心不冷”。诚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2019年,影视行业正在面临着新一轮洗牌期。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