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博会观察:大西安何以“国际化”?

作为中国唯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国际博览会,丝博会已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平台。在丝博会的带动下,西安日渐成为西部开放的高地。

图片来源:丝博会官网

文/界面陕西 刘军伟

对外开放,展会是重要窗口。5月15日,第四届丝博会闭幕,官方报道显示,此次丝博会共有来自国内23个省、区、市的2000余家企业,10余家央企及韩国、美国、德国等25个国家的近200余家企业参与。

其中,作为主场的西安,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西安代表团共签约项目458个,总投资额8090.41亿元。

作为中国唯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国际博览会,丝博会已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平台。在丝博会的带动下,西安日渐成为西部开放的高地。

丝博会之窗:西安进入发展新时代

“丝博会”是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简称。

2016年,连续举办19届的“西洽会”正式更名为“丝博会”,和“世博会”谐音,从一个国内展会上升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会址永久设在西安。

更名“丝博会”,不仅让展会从“面上”发生了改变,也从本质上更加突出实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通过各类展览展示推动在交通、贸易、金融、人文、能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   

 “西洽会”升级为“丝博会”,瞄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初衷很明显。

图片来源:丝博会官网

西安美术学院为丝博会暨西洽会设计了logo,并于2016年5月3日正式启用。

Logo标志取丝绸弧线及“S”造型进行设计,“S”为丝绸、“陕西”的英文首字母,红色调表示陆上丝绸之路,蓝色调表示海上丝路。

寓意陕西从古丝路到新丝路传承发展,作为新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在国际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开放发展的丝博会平台上取得新的辉煌。

丝博会每年都会设立主题。2016年为“共建新平台·共促新发展”;2017年为新平台·新机遇·新发展;2018年为“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2019年依旧沿用该主题。

丝博会带动西安进入发展新时代,并非只是一个口号,从四届丝博会的数据就能看出。2016年“丝博会”西安分团共签订项目338个,总投资3698.89亿元;2017年签约项目共计420个,总投资11650.71亿元;2018年,签约项目537个,总投资额13976.11亿元。

百亿千亿,落地才是真金白银

不管项目数字金额多大,能落地才是真金白银。

为保证丝博会签约项目落实实施,2018年6月,西安出台《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开工注册率资金到位率竣工投产率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考核连续三年在丝博会上签订的合同项目“三率”完成情况。

至此,“丝博会”上几千亿的签约项目将会受到监督,项目不落地,要被通报批评。实际上,丝博会已经成为西安招引重大项目、产业机构调整的重要平台和推手。

以西咸新区在第三届丝博会上签约的首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暨宝能汽车创新研究院为例。目前,生产基地施工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钢结构主桁架吊装工程,巨大的生产车间轮廓已经显现。

今年丝博会上,百度云计算(西安)中心项目、腾讯智媒体丝路总部项目、华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项目、中南总部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系列项目、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项目等一批高科技产业也签约落户。

在新基因的助推下,西安经济迎来快速发展,2018年,西安GDP总值首破8000亿大关。

图片来源:丝博会官网

除了重大项目招引,丝博会对西安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搭建跨区域、国际化智库交流平台,促成“政、产、学、研、用”的沟通交流。

本届大会上,由陕西省商务厅承办的“2019丝绸之路商务合作(西安)圆桌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2019对话美国硅谷科创企业活动”“中国(陕西)—韩国经贸合作洽谈会暨渭南韩国商品展”等9项活动影响深远,陕西已站在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生荣表示,“从以往综合性的经贸洽谈会议转为与国际前沿领域的专题对接活动,丝博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更强。”

绿地集团大额签约,助力西安腾飞

丝博会签约落地的大体量项目,为西安乃至陕西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促成了区域招商引资配套政策的更加和谐: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对外开放门户日益打开、生产要素流动日益澎湃。

借助丝博会参与西安城市建设,同样也成就着企业的未来,这成为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大型央企的共识。绿地集团就是这样一家典型企业,从首届丝博会至今,以全方位、多领域、高强度的投资,拓宽着西安的城市高度。

绿地集团西北房地产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借助丝博会‘一带一路’这个国际性的会议和平台,对于我们布局陕西乃至西北五省,甚至走向海外,都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本届丝博会期间,绿地集团共签约9大项目,总投资金额近800亿元。其中西安区域签约720亿,包括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西安高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新城区、经开区6大区域,“绿地丝路全球贸易港”及相关配套项目、“中央创新区”超高层项目、“高新·绿地之樽”城市综合体集群项目(绿地笔克会展中心改造项目)、浐灞绿地未来方舟项目、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项目等6大项目。

此次签约的项目,不仅投资额巨大,而且产业覆盖面广,体现了绿地集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产业地产等多种功能性产品分类,也表现出绿地集团在综合开发能力、获取战略性项目、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明显优势。

事实上,绿地集团深耕西北十余载,始终以“城市运营商”的角度,参与西北城市建设和开发,目前已发展到陕西、宁夏、内蒙、新疆、甘肃、青海等6省,开发总量近2000万㎡,累计总投资额逾1000亿元。

对城市发展来说,绿地这样的龙头企业,让城市建设更具广度深度;而西安的政策机遇,也正为诸多企业提供宽广平台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机会。待到丝博会5岁之际,不妨再看:届时的西安,将带来哪些惊喜?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