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筑档案
“在这个变迁的时代,凡是不能立足于某种成见,而要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停地反省与思考。”
克里斯蒂安 德 波特赞姆巴克在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将其“开放式街坊”的理论付诸实践,创造了一种重新诠释城市街道、塑造都市空间的方式。他设计的城市区域充满着都市活力,多元而开放,同时也亲切近人。
自幼从事雕塑与绘画等艺术创作,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同时,也进行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他享誉世界的名声主要是来自于他的许多不同凡响的建筑。而他的多重背景,使人常常要问他到底是建筑师、都市设计师还是艺术家。对于这个问题,他以实际的杰出表现,承担了集此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事实。
梦幻般的博物馆
像一个散落在古老森林中的棱镜,弯曲的小路从它下面展开。沿着河边,有一条小路通向它,像是通向了一艘船。看到它,从窗口透出五彩的颜色,好像要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埃尔热丁丁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存在与一个大空间之内的四个不透明的体块,通过一部电梯和若干走廊将整个流线联系起来。城市和自然,室内和室外,微小和巨大,仿佛就是在一副漫画中。
“漂浮”的艺术馆
雷纳市科技文化中心已经成为里约热内卢市内的一个文化地标性建筑,这所大房子是漂浮于城市之上的一个大走廊,这也是波特赞姆巴克对巴西建筑风格的一种致敬,同时它也是巴西交响乐团的总部所在地。这个公共艺术馆内设有音乐厅,同时艺术馆可以转换成歌剧院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除各种展览馆及舞蹈工作室等艺术设施外,艺术馆内还设有各种餐厅、商店。
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线性平面的屋顶呼应海洋的水平线,弧形元素则与周围山脉有所呼应。高于地面10米的墙面与顶板组成了一个开放的露台,这里可以欣赏到大海和周围山脉的迷人景色。该露台还设有通往各个区域的通道。上面的公共花园内还有各种热带植物和海洋生物。
与周围“对话”的大厦
在纽约建筑法规之下,波特赞姆巴克能借由外形的设计与材料的运用来突显出路易威登大厦的设计长处,并且与相邻的大楼产生一种和谐的对话。大楼的外墙采用的是白色的不透明玻璃,棱柱形的立面形体通过不同玻璃材质的处理塑造了直冲云霄的视觉效果,经过特殊的丝质镜面处理,来减低对面大楼的反光入射。这栋在纽约街头的独特建筑已经成为路易威登集团重要象征。
在建筑设计中,克里斯蒂安·德 波特赞姆巴克善于利用空间来构筑实体,而不是以实体的叠加组合来构筑空间,他以空间做为材料,运用消减的手法来处理建筑体量的构成。以城市为设计中心,引入一种独特的城市打开方式,同时也为城市中的社区、街道等空间注入了魔法般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