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瑞幸背后的金融大佬

“我们要找的就是能够长出翅膀、自己飞翔的那只大雁。”

文|创客猫

瑞幸咖啡(以下简称“瑞幸”)横空出世后,无论是扩张还是上市,都以“神速”在狂奔。

据IPO早知道消息,瑞幸将在5月16日定价,5月17日挂牌上市。从4月22日递交招股说明书,到5月6日更新招股说明书,再到5月17日挂牌上市,不足一个月时间。

更新的招股书显示,IPO后,董事长陆正耀持股比例将由30.39%稀释为26.06%;CEO钱治亚持股比例将由19.59%稀释为16.80%;黎辉(大钲资本)占股由11.84%降低为10.16%;刘二海(愉悦资本)占股由6.72%降低为5.76%。

作为瑞幸最早和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者,大钲资本的背后,是一位有着多年金融业经验的大佬级人物——黎辉。

老兵”再出发 投资消费和医疗

黎辉成立的大钲资本,首次“落子”就迅速打响名号,连续领投了瑞幸的A轮和B轮,也因此斩获了《亚洲金融》杂志颁发的最佳私募股权交易”(Best Private Equity Deal)大奖。

作为一位在金融行业工作了超过20年的“老兵”,黎辉早期曾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工作,2002年加入华平并工作了14年时间,曾重度参与投资的项目包括神州租车、乐普医疗、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等。

2016年1月,黎辉从华平离职。随后4月,黎辉加盟神州专车运营主体公司神州优车,出任副董事长负责战略和资本运作,帮助完成融资后,他辞去了神州优车副董事长职务,转任神州优车战略委员会主席。

2016年9月,他在香港成立了Centurium Capital,中文名为大钲资本;2017年2月,在大陆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大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18年7月,大钲资本完成首支基金的第一轮募集,规模10亿美元。

另外,大钲资本旗下实际上还拥有两支人民币产业平台基金——乐普产业基金、优车产业基金。

除了黎辉之外,大钲资本目前还有两位合伙人。其中一位是周凡(Joseph Chow),他曾任美国知名的“高端小型投行”Moelis&Co的中国区负责人,在此之前则在高盛任职;另一位合伙人Lei Lin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并与黎辉有过交集。

早在2015年,黎辉就认为从投资角度最重要的投资要点是大消费的概念,不止是局限于消费品零售,而是包括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多种生活需求,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所以新成立的大钲资本也是专注于中国消费及医疗行业领域内的投资机会。

除了瑞幸外,大钲资本目前还投资了掌通家园、凯京集团、LOHO眼镜生活等项目。

首次“落子” 重仓瑞幸

截至今年3月底,瑞幸在18个月内开设了2370家门店。今年1月瑞幸曾透露,将在2019年年内新增2500家门店,年底门店总数超4500家。如果能达预期,届时从门店数量上,瑞幸将是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在瑞幸成立之初,大钲的团队和瑞幸的团队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和沟通,对于模式、概念和战略都进行过讨论。所以在瑞幸A轮时大钲资本投资了1亿美金,B轮时投了近八千万美金。

在黎辉看来,瑞幸的商业模式中核心的是技术。他在投中网的年会上曾说道,“数百人的工程师重新把瑞幸的商业模式和流程重塑,在这基础之上,搭建一个能够支撑非常大流量的技术平台,而这个平台是把前端、中端、后端结合在一起的,包括与客户的互动,包括店面管理标准化的流程,包括后面的存货、供应链的管理全部放在一个体系上。”

他表示,这一模式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而且瑞幸与传统咖啡的竞争不是在于谁送不送外卖,而是瑞幸以技术的手段、打造了一个新的平台,真正地去创造了一个颠覆于过去的商业模式,这是传统餐饮企业很难竞争的。

不过,瑞幸想要靠技术、数据、场景来形成商业闭环,最终能行得通吗?急于上市,也跟无止境的烧钱脱不了干系。

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总净营收为4.785亿元人民币(7130万美元),净亏损5.518亿元人民币(约8221.8万美元)。2018全年总净营收为8.407亿元人民币(1.253亿美元),净亏损16.19亿元人民币(2.413亿美元)。

可以说,瑞幸从诞生起就是大消费领域争议最大的公司之一,看不懂其模式的人对它的烧钱提出质疑,而看好其模式的人则对它重塑中国咖啡市场很有信心。

目前瑞幸看起来像是复制神州租车当年的模式,重资产的扩张模式带来了巨大的亏损,最终能不能靠资本度过关键时刻,黎辉能不能重现当年神州租车的“投资神话”,还需要些许时间。

黎辉在投中年会上演讲

不追风口,看重企业家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投行业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中,无数风口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估值企业,但这两年,随着整个行业慢慢进入成熟期,资本开始回归理性,真正有价值的独角兽企业开始显现,而那些风口上的“猪”开始跌落。

黎辉还在华平任职时曾说过,“VC/PE行业大家都想找风口,都想当那头撞到了风口的猪。但是哪天风没了你还是会掉下来的,而且吹得越高摔得越狠。最重要的还是你能不能长出翅膀,靠自己的力量飞起来。我们要找的就是能够长出翅膀、自己飞翔的那只大雁。”

这样的投资逻辑,在如今的大环境里,才是真正可以行得通的。

“在寒冬里面,原来的商业模式是否跑得通,是否还能获得支持,是否形成真正竞争的‘门槛’和‘护城河’,现在是答案揭晓的时候。”

黎辉表示,很多在风口的企业当年都获得了独角兽的估值,但真正的独角兽要有长期的商业逻辑、竞争优势和进入壁垒。这也是他评判一个好公司的标准,“最核心的是看它的商业逻辑是否成立,是否能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并建立起长期壁垒。”

在他看来,真正的独角兽是投资优秀企业的结果,而并不是追寻的目标。

“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很简单,无非是投入到一个可持续性的商业逻辑里面和有竞争优势和有护城河的企业里面去。从我们来说,我们不是去找风口,而是孵化找到真正好的企业,来做这样的投资。”

他指出,大钲资本的策略就是做企业和企业家能够长期合作的资本伙伴,注重行业的深耕,重塑行业的生态,通过技术和线下运营能力的结合,创造具有颠覆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将平台的能力去赋能给到企业。

除了看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外,“人”这个因素也是格外重要。他认为,好的企业家身上的特质很多时候都是一致的,比如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通常也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在技术与商业模式都在发生快速重大变革的商业环境里,公司创始或管理团队的学习、创新、应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好的团队不仅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更能够利用变革中的机会。

他给创业者的建议,第一要关注企业基本面,关注商业模式的内在逻辑和长期的可持续性。资本市场潮起潮落,企业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心态。

第二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靠谱,然后要能够真正把它执行下去。做好一家企业,需要坚持、坚守和对细节的把握。现在的创业者更需要注意这些,因为其他因素都不缺,人人都知道怎样讲一个好故事,但投资者真正想看到的是企业能否真正做好。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投中网、亿欧、中国企业家网、财富中文网)

创客猫(ID:chuangkem)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