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艺的「低模式创新」

以社会性情感话题代替高投入和大制作,一方面自带流量和认知度,引发大众共鸣,承担都市伦理剧的功能。另一方面,这种“低成本、弱星光、体量灵活”的腰部节目,在为综艺的生存探索更多可能性。

《忘不了餐厅》

作者:刘春超

编辑:申学舟

“最怕妈妈变老,因为妈妈在我心里一直那么年轻……我害怕妈妈忘记我。”

镜头前的客人说到一半,还是忍不住流下泪。她带着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来到“忘不了餐厅”,这里由5位同样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经营,他们能够在心智锻炼、社会交往方面给出切身建议,而他们积极开朗的生活态度,也对其他患病的老人产生极大鼓舞。

这个“泪点”出现在《忘不了餐厅》第二期。作为聚焦认知障碍的纪实观察类综艺,《忘不了餐厅》试图通过聚焦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经营餐厅的过程,激发大众对于阿兹海默症以及老年群体的关注。节目一经上线就迅速引发讨论,豆瓣评分高达9.5,有评论道,“关注这些老人就是关注自己,因为我也会老。”

这不是第一次将情感共鸣和社会反思糅为一体的尝试。在过去两年内,从《妻子的浪漫旅行》、《幸福三重奏》,到《我家那小子/闺女》、《女儿们的男朋友》、《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我最爱的女人们》等,数档情感类综艺在各大平台上线。这些综艺以实景观察或半纪实式的拍摄手法,试图通过对亲情、爱情、婚姻等强关系的撬动来触达大众内心幽微之处,激发广泛的共鸣与社会性思考。

对于中国综艺市场来说,这或许意味着新局面正在打开。距2013年《爸爸去哪儿》引发的综艺强震已经过去6年,在爆发与混战中,国产综艺逐渐陷入瓶颈:美式强竞技类令人审美疲劳;一比一照搬韩综的节目在水土不服中声量减弱;政策的变化在压缩某些类型化综艺的生存空间;而除了出口版权的《这!就是灌篮》外,本土原创综艺迟迟未能破茧成蝶。

在这种情况下,腾讯、芒果TV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平台在逐渐摸索一条“低模式创新”之路——借鉴观察、旅行、经营等场景模具,在其中灌入中式亲情、爱情、职场焦虑等极具本土色彩的情感元素,并在情感的自然发酵中提炼出社会性的议题和故事。这类“中国式情感综艺”对标的受众不再是特定兴趣人群,而是具有普通生活经验的大众。

在内容层面,“低模式创新”试图在泛滥的舞台表演节目和冲突性真人秀中找到一条出路,重要的是对内容调性的探索和把握——执着于讲好“本土故事”已经成为文娱内容生产的生存法则,在影视、游戏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已不鲜见,“中国式情感综艺”可以被看作是这一法则在综艺端的展现。

在商业层面,“中国式情感综艺”通过对日常情感和社会议题的深入呈现,一方面突破题材类型限制,最大程度地拓宽受众;另一方面,也让制作团队从烧钱竞争的模式中跳脱出来,摆脱大IP、大流量,既让团队能够压缩成本,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广告商的投资,为综艺的生存探索更多可能。

整体而言,面对资本低迷、头部产品强敌环伺的大环境,这种“低模式创新”,成为长视频平台在综艺领域突出重围的重要尝试。

撬动大众情感的支点

“单亲的我特别理解她(张晔子),对父亲,想亲近但不知道怎么亲近,他好像也没有意愿要亲近我,只能这么过了。”在《女儿们的男朋友》播出后,豆瓣网友Olivia如此评论道。在这档父女观察类节目中,张晔子的经历极具典型性——父亲张潮缺席了自己大部分的成长,父女之间的沟通几乎陷入停滞。

其余3对父女也代表了不同的家庭状态:秦沛的宽容开明、黄日华的无限宠溺、范志毅的内敛含蓄……父亲们迥异的性格和教育观念,都在各自女儿的性格上留下痕迹。

对于“中国式情感类综艺”来说,嘉宾样本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具备差异化,才能尽可能地覆盖更广泛人群状态;其次,要具备足够的典型性,才能真正引发观看者的共鸣。企鹅影视天马工作室总监、《女儿们的男朋友》节目监制李笑曾透露:“对于每一组嘉宾的寻找和筛选,我们一定要选择有差异化的,这样才会多样,让大家看到所谓的个性、特色,有不同的情感带入和情感投射。”

这种差异化体现在年龄、地域、生活状态等各个方面。《幸福三重奏》邀请的三对夫妻,分别代表了新婚、七年之痒、老夫老妻三个婚姻阶段;而芒果最新推出的聚焦婆媳关系的《我最爱的女人们》,嘉宾的选择覆盖了新婚夫妇、姐弟恋、港女内嫁等类型。

在挑选嘉宾之外,节目的情感落点也需要经过“精准计算”。这些节目无一例外以一种鲜明的情感关系为主导:《我家那小子》、《女儿们的男朋友》以代际关系为切入点,《妻子的浪漫旅行》与《从幸福三重奏》以婚姻为主题,《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则主打“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这类友情向议题。

以这种情感关系为支点,嘉宾的整个社交面得到了整体性的辐射,数种情感关系交织出现,铺设出足够的情感厚度和信息容量:亲子类综艺伴随着“催婚”主题,让代际隔阂与择偶观念产生碰撞;而《我最爱的女人们》将夫妻情、母子情,以及具有天然戏剧冲突的“婆媳情”放置在同一空间,编织亲密关系的修罗场。

对于亲密关系的碰撞揉捏,让大量围绕着婚姻经营、代际冲突、原生家庭、个体成长类的话题迸发出来。这些话题暗合了当下社会的情感焦虑,因此得到大范围传播。

《我家那小子》第一季中朱雨辰母亲展现出强烈的控制欲,相关讨论在豆瓣、知乎上盖起了层层高楼,许多网友在话题中分享强权父母带来高压生活;而《我家那闺女》第二季对独居女性的关注也引发了大量关于女性独立的讨论,节目中papi酱与焦俊艳关于人生排序的谈话,被评价为“终于说出了年轻人真正的想法”。

在这些场景之中,明星和艺人最大程度褪去了光环,成为普通人生活经验的样本。包文婧在夫妻关系中的患得患失,乔欣和经纪人面临事业瓶颈的迷茫,大小S和阿雅、范晓萱之间打打闹闹的闺蜜情等均是如此。

节目衍生的话题都极具中国特色,不仅引发大范围内的代入和共鸣,同时对普通人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参照和借鉴意义,因此在社交媒体上保持着持久的时效性和活跃的讨论度,与观众产生深度的情感互动。

反过来,节目内容的创新也依赖制作方对社会情感趋势的关注。《幸福三重奏》引用《国民夫妻婚姻情感指数白皮书》的数据,“超过80%的夫妻希望和自己的另一半有两人独处时光”;《我家那小子/闺女》迎合时下对于“原生家庭”的探讨,之后《都挺好》的火爆验证了这一话题的价值;《忘不了餐厅》以患病人群为切口进行社会关怀,这一维度在电影领域已有《我不是药神》成功在前。

因此,在内容创作层面,向“家长里短”靠拢无疑是一种便捷省力的“低模式创新”——大众话题自带流量和认知度,减轻了题材原创的压力,具媒体属性的平台具有先发优势。在这个层面来讲,这类综艺正在承担从前都市伦理剧的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掌握情绪痛点并不直接导向优秀内容生产,价值观领域向来是内容创作的“高风险地带”——不止一档亲子观察节目因“催婚内容”过多引发反感,把握分寸需要对社会情绪的精准洞察,一味制造和贩卖焦虑并非上策。

远离剧本和舞台的尝试

对于《我和我的经纪人》所有内容的真实性,杨天真曾表态:“但凡拍了都是真的,360度可能只有20度能放出来,但是20度没有一分一毫是假的。”

对于“真实感”的强调逐渐成为综艺参与者与制作方的一致口径。《我和我的经纪人》采用“半记录式”的拍摄手法,《忘不了餐厅》强调“不影响、不打扰、没有人设、没有剧本”的拍摄原则——在制作层面,这批“中国式情感综艺”正在努力抛弃强戏剧化的痕迹。

但在前几年,“撕逼吸睛”、“冲突引流”还是国产综艺的经典套路,这类运作主要依靠冲突性的剧本设置、颠倒事件顺序的剪辑,以及超出预料的突发事件来制造悬念和噱头。在2017年,综艺的戏剧化达到巅峰,《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演员的诞生》、《中国有嘻哈》三档节目都因为强冲突性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爆炸级别的讨论度。

观众在迅速成长——“剧本”、“人设”、“洗白”和“恶意剪辑”成为常识,猎奇的热情消散后,“噱头性冲突”在情感价值上的贫瘠逐渐显露。一方面,种种狗血的桥段和突发事件带有强烈的套路化和复刻感,观众很难在其中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人为制造的矛盾在社交媒体上也缺乏深度讨论的空间。

袁立抨击《演员的诞生》节目组恶意剪辑

除“冲突性真人秀”之外,陷入困境的还有表演类综艺。作为强内容性节目,表演类综艺承接的是“晚会逻辑”,扮演着刷新视听体验的角色,它的高光时期是信息不够发达的时代,在当时,这种模式是优质内容分发的重要渠道。

但伴随着文娱产品的丰富和互联网的发达,表演性综艺提供的视听体验——以歌舞演技为主——在微博、B站、音乐平台等社交媒体和兴趣社区中随处可见,对观众的吸引力逐步减弱。此外,内容创造力的疲软、小众文化缺乏土壤,也都导致表演类综艺提供的内容逐渐同质化,而大舞台本身是一种展示,观众只能参与单向的欣赏,很难引起情感互动。

这一切都让“晚会逻辑”的表演综艺与观众的口味拉开距离——《中国好声音》、《歌手》等节目曾一度成为炫技舞台,导致观众对铁肺、铁嗓的厌倦;即便在最新的节目中转向对音乐底蕴和原创色彩的挖掘,但“唱老歌”的模式在提供新鲜感方面,注定面临着较低的天花板。

表演类综艺努力以模式创新来突破困境,爱奇艺提出的“剧情式真人秀”是一种重要方式。它尝试通过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展现来赋予节目更强的叙事性、可看性,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强剧情和强舞台会在内容层面产生矛盾,叙事有挤占表演、喧宾夺主的危险,例如《热血街舞团》;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言,刻意的剧本化设置开始让观众审美疲劳。

因此,在综艺的制作层面,选择对情感关系进行真实呈现,也是“低模式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返璞归真地主打“真实感”,一方面绕开了纷繁复杂的赛制设计,另一方面也能最快激发“中国式情感”带来的共鸣。这是以往寻找极端案例、以“纠纷调解”吸睛的情感栏目所不具备的。

在谈到《我和我的经纪人》的制作经验时,李笑曾表达,“不要去寄希望于有很大的突发事件,我们去强调细节,强调相处,强调工作中处理的一些看似很小的事件,因为真正有真实感,并且有内心触动的是后者,前者只能吸引眼球,那是一瞬间的事情。”

而在操作模式上,起源于日本、在韩综中壮大的“纪实摄影+观察类”模式也提供了良好模具——偏记录式的拍摄手法和演播厅实时评论结合起来,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参与人员,增加多样化的素材和接触点;另一方面,具有真实感的内容素材和演播室互动,也让观念层面的交流得到更直接呈现和更充分的表达空间。

在这种模具中灌入具有强烈本土色彩和大众共鸣性的情感关系,所产生的吸引力和话题度会成倍增长。几档亲子类观察节目中,父母对子女生活方式的评价、父母之间的观念交锋、主持人的补充点评和交流,都成为节目话题的诞生土壤。

但这同时也对素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艺的制作范式要求它比纪录片有更高的话题密度,如何在话题的可看性和素材的真实性中取得平衡,在保证内容的持续供给的同时降低观众的审美疲劳,是“中国式情感综艺”在制作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剧本的设置会被一眼看穿,但如果综艺完全落入日常生活,那么观众也失去了观看的必要。

告别高成本黄金战舰

这个5月,告别了东方卫视王牌综艺《极限挑战》的黄渤,选择了体量更小的《忘不了餐厅》。从商业逻辑上看,这不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决定——一个是顶级制作的国民综艺,另一个是几乎没有明星、题材颇具实验性的新节目。

过去几年,在综艺领域,有大流量、大IP加持的节目对明星艺人和商业品牌来说,向来是最安全的着陆地带。这让综艺制作陷入了“成本走高、创新走低”的怪圈。

2018年9月,广电总局颁布了综艺限薪令:每期节目艺人总共片酬不能超过80万,一季节目所有明星片酬加起来不能超过1000万。在这之前,根据业内标准,“S级”综艺艺人片酬单集可达500万元,10-13期节目常驻嘉宾的总片酬在5000万元以上;“A级”节目总片酬在2000万元上下。

伴随天价片酬而来的是天价的广告冠名费。例如一叶子冠名《这!就是街舞》的费用就达到了6亿元,成为当年网综冠名的大手笔。

而当平台和广告商被“烧钱”这一生存逻辑高高架起,综艺内容的创新自然迎来低谷——趋利避害的品牌越来越青睐被流量验证过的头部综艺,内容的试错成本越来越高,那些新题材、新内容的小综艺,陷入了“越穷越不敢思变,越不思变越穷”的尴尬境地。

其中尤其以网综为甚。优爱腾三家视频平台虽然在头部综艺上持续追赶,但其资源的调配、招商引资能力,依然无法与传统电视台这类 “重金之地”比肩——集全台之力打造拳头产品,再迅速席卷大众是典型的电视台综艺制作逻辑,类似《歌手》这类汇集了全明星阵容和顶级制作团队的节目,制作费用早已上亿。

更重要的是,在视频平台内部,头部综艺产品的对垒已经形成——爱奇艺坐拥新说唱、街舞团、偶像练习生;腾讯持续运营明日之子和创造营;优酷也拿出了“这就是”系列。三家各自养成了头部综艺IP和品牌,每年持续燃烧大量的投入,来换取高额的利润回报,《中国新说唱》第一季的制作成本达到了2亿。

头部综艺的激烈竞争和“高投入、高回报”的生产模式,使得三大平台为了维持竞争力、持续扩张,不得不将大部分制作资金被分拨给头部综艺既有IP的持续制作和新节目的创新。但这也注定了高昂的试错成本,头部综艺一旦创新失败,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因此,在这趟不允许退场的高速竞争中,视频平台开始尝试在中腰部综艺领域建立竞争力。但头部综艺大投入使得平台对于中腰部综艺的投入有限,因此“以小博大”成为了生产策略,而基于“低模式创新”的情感综艺,就脱颖而出成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目前而言,这些综艺都是从腾讯、芒果TV等视频网站发酵而来,它们在制作层面正探索更为轻巧的模式:大多数节目邀请二三线明星作为嘉宾,人数被控制在4-6人,同时批量引入以明星的亲朋好友为代表的“半素人”;场景多发生在家中或所在城市内,缩减了在艺人片酬和舞台/置景方面的高额支出。而在节目体量上,多数“中国式情感综艺”都控制在10期左右,其中《女儿们的男朋友》第一季为实验季,长度只有6期。

这些尝试一方面能够控制成本,便于批量制作和灵活调整;另一方面,二三线明星与普通人的生活有更多相似之处,依靠社会性话题,在网络上具有较高的讨论度——对于平台和广告商来说,能利用更少额投入收获更高的话题度。

因此,这些综艺虽然不是大制作,但对于第二、三梯队的广告商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机会。例如铂爵旅拍对《妻子的浪漫旅行2》、《女儿们的男朋友》的赞助,麦吉丽成为《我家那闺女》官方合作伙伴。而对于四大乳业、OPPO、vivo等头部广告品牌,这也是他们分散风险、更为稳妥轻量的投资选择。

可见, “低成本、弱星光、体量灵活”的“中国式情感综艺”,正在凭借自身在内容、制作、商业模式上的“低模式创新”, 成为新的成长突破口——它们承担着平衡风险、丰富内容生态、撬动形式创新的责任。

对于视频平台来说,这些“小而美”的节目必须在头部综艺船大难掉头的阴影中扮演起“急先锋”的角色——在外有“行业寒冬”的困境,内有强敌环伺紧逼的形势下,“低模式创新”不止是一种巧妙的内容迭代,更是一种在现阶段内容竞争格局下急中生智的生存策略。

来源:三声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