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沪京展讯推荐】借古代器物或数字技术,潜入到另一个时空中去

蓝色或十字的禅意,白银和石头的故事,摄影镜头里的古代空间、现代建筑和苏州园林,假的杂志开始拥有肉身,真的遗迹逐渐消散在数字化的浪潮里……

撰文:李丹宁 傅适野 朱洁树

编辑:朱洁树

【上海】

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4月28日-7月28日(周一闭馆)

票价:60元

《无题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106号),Yves Klein,1960

前不久很火的NETFLIX动画短片合集《爱,死亡和机器人》里面有一个很酷的故事《齐马的作品》,它讲到艺术家齐马创作了一种充满韵味的蓝色“Zima Blue”。事实上,这种蓝色在艺术史当中有一个原型,那就是“克莱因蓝”。

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多角度地沉醉在“克莱因蓝”当中,除了悬挂在墙面上的作品,还有一汪深蓝色的“画布”平铺在地面上,仿佛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游泳池一样。步行于展厅中,观众可以体会到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的肆意的浪漫:他指导女性用身体拓印作画,他在塞纳河边出售金箔并将之抛进河里,他从楼上纵身一跳”跃入虚空“……如果你仔细翻看画册,会发现艺术家在打造自己公众形象时候的狡黠一面:”跃入虚空“这张照片有两个版本,在另一张——原始的照片里面,有一群人站在底下拿着网兜准备接住艺术家。无论如何,这是一趟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旅。开幕当天,很多人都是为了克莱因慕名而来的。

那么,另外两位和克莱因并驾齐驱、在展览中与其穿插呈现的艺术家分别都是谁呢?李禹焕,日本“物派”领袖、韩国“单色画”运动代表人物。在日本濑户内海的直岛,建筑师安藤忠雄为他建立了一个美术馆,在海天之间,美术馆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禅意。

丁乙,则是上海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尽管都是运用抽象形式进行表达,丁乙的气质似乎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勾画着十字、米字,通过这种既不不讨巧、也不随大流的方式,奠定了自己在艺术界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严谨和对于细节的把控,也与他从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的历史社会环境分不开干系。

走出展馆,我一直在揣摩三位艺术家彼此的关系,以及为何要将他们并置的原因。或许,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这种将三者并置的策略,某种程度上,有一点委屈了他们。他们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更加专注的凝视。

埃莱娜·比奈:光影对话三十年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4月19日-7月21日(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

《苏州园林,中国》,2018

在摄影术发明之后,建筑的流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审视建筑——即建筑的上镜程度。如果一座建筑它的四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或者它的外在造型足够富有几何感,那么它在媒体上的传播效果往往会比较好,也更容易获得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建筑表面的肌理、光线的明暗,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瑞士籍摄影师埃莱娜·比奈从事建筑摄影已经有30多年,她的作品既关注历史文化遗迹,也曾记录多位现当代主义建筑师的实践,例如勒·柯布西耶、扎哈·哈迪德——柯布的裸露水泥上面的奇妙光影、扎哈的不同质感材料形成的螺旋和曲线,都在她的镜头中被反复捕捉和品读。她善于通过特别的取景与构图升华建筑本身的语言,借助展览中的100多幅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埃莱娜·比奈的这种独特风格。

展览中还包括她的最新作品《苏州园林》系列。以往我们会认为江南园林是“不可拍摄”的,因为它的韵味潜藏在移步换景的身体体验当中,埃莱娜·比奈则独辟蹊径,对于苏州园林的墙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摄影师需反复拿捏线条、光影、留白、特写和背景、对象、构图和质感之间的对话,直至画面形成一个独立自治的叙事。”且看她做得怎么样。

马西莫·李斯特里:空间的创造

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时间:5月2日-6月3日(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

皇家葡文图书馆,180x225cm @ Massimo Listri

同样是建筑摄影师,意大利艺术家马西莫·李斯特里与埃莱娜·比奈的视角截然不同,他最擅长拍摄的是宏伟、空旷的室内空间——通常是城堡、废弃的房屋、图书馆、大教堂或剧院。这可能和他本人出生于佛罗伦萨,对于历史建筑和宏大空间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有关系。他常常会采取对称的构图,将观众的视线引向画框内的纵深空间。

本次参展的作品超过50件,其拍摄的对象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巴西皇家葡文图书馆、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王座大厅、意大利费尔莫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有人那么高。艺术家周游全球创作了这些景观,在展览现场,他仿佛又可以将观众引入那个宏大的、让人熟悉又陌生的历史空间中去。

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

地点:上海博物馆

时间:4月26日-7月28日(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

银铤凝结块

“南海Ⅰ号”和“江口沉船”,都是近年来非常重要且广受关注的水下考古案例。考古学家对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的发掘始于2016年,其间出水的大量白银,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也表明白银作为货币已经深入到明代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于1980年代末期被发现,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2014年针对“南海Ⅰ号”的全面考古发掘展开以来,出水的银铤表面多为锈蚀产物及海洋生物分泌物包裹,反映了银铤在海底环境的腐蚀情况。与此同时,观众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宋代时期,白银已经开始流通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白银时代的来临,正是大航海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在本次展品中,还包括一度在中国沿海地区短暂流通过的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银元等外国白银货币。

本次展览通过展示白银货币和相关器物——涵盖中国传统银两、外来银元、中国新式银元、纸钞等,带领参观者了解货币史中白银的发展历史、白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白银联结下的中国和世界。

觉色敦煌:1650敦煌展

地点:宝龙美术馆

时间:4月27日-7月14日(周一闭馆)

票价:120元

复制洞窟之320窟

敦煌已经继北京故宫之后成为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IP。随着敦煌莫高窟向公众开放的洞窟越来越少,相关文物的数字化工作做得越来越完善,在全国举办巡展的次数也越来越多。2015年,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的“敦煌:生灵的歌”曾经受到广泛关注,而今“觉色敦煌:1650敦煌展”则是从另一个策展角度,再次讲述了敦煌的故事。展览分为时光、如是、世相、人心等四个展区,分别从敦煌洞窟的建造历史、宗教内涵、社会文化、生活形态的角度切入,带领观者领略敦煌的文化内涵。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沉浸式感受敦煌艺术的场景:3000㎡黄沙构建实景,万株沙地植物点缀其间,40㎡巨幅数字画卷纤毫毕现……加上敦煌壁画的复原作品,甚至是完整复制的洞窟……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个穿越历史波折的脆弱的文化遗产浴火重生的故事,也是这个数字化时代的展览典范——至于展览中有多少件真迹?还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吗?

【北京】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地点;中华世纪坛

时间:5月1日-6月28日

门票:60元

“跳水者之墓”壁画,BC480-47

1968年,在一座地中海古城的地下考古中,当考古学家第一次打开这座方形墓穴,他们看见了顶盖上这幅令人捉摸不透的壁画:一个跳水的裸体男子,身后跳台似的建筑物,还有两棵树。这些简单的意象就是这幅画面的全部。在墓穴的四壁上则画着另一些男子觥筹交错、奏乐寻欢的场景,仿佛跳水男子从上空落下只为加入这场纯粹的欢愉宴会。作为一个墓穴的壁画,人们猜测它象征着对过去生命中快乐的缅怀,也有人认为它隐喻着只存在于往生世界里的快乐,而跳水,则意味着净化与重生。

遥远历史的遗存常常成为无解的谜题,却也带来了想象力的游戏。跳水者之墓所在的帕埃斯图姆遗址,成为文艺复兴后欧洲贵族寻根怀古的目的地,成为考古学家重构公元前六到三世纪地中海生活与信仰的丰富宝库,也成为今天的我们认识另一种文明缘起的直观线索。在中华世纪坛的展览中,我们能看到帕埃斯图姆遗址出土的134件文物:建筑瓦檐、城邦会堂石碑、感谢神明的还愿祭品等地上文物让我们了解到两千多年前另一片海域中上演过的世俗与信仰生活,而头盔、陶罐、镜子、酒器之类的地下陪葬品又隐含着死者生前的社会等级秩序和宇宙观。在燥热起来的五月,借由古物潜入另一个时空也是一种不错的旅行。

敢当:当代神石注疏

地点:UCCA沙丘美术馆(秦皇岛)

时间:4月23日-9月8日

门票:50-80元

“敢当:当代神石注疏”展览现场

尤伦斯的新馆沙丘美术馆位于距离北京约300公里外的一座沙丘之下。一个个洞穴似的空间联结成了展厅,自然光从大大小小的洞口洒进来,打在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上:他们是这次展览的主题。艺术家选择了不同形状、数量、纹理的石头,设计了它们的位置和颜色,通过思考石头本身,来反思人类自己,并进而提出一个看似有些悖论的问题:石头究竟是为人所使用的沉默素材与被动资源,还是和人同样有着能动力量的存在?有趣的是,展览和在地环境似乎也在这一命题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他们都是追问自然的人造物,也是被人类形塑过的自然物。

然而不仅仅是石头本身。这次展览追溯了中国历史中与石头有关的民俗故事与神话的流变,并通过当代艺术对这些古代的神话传说进行了新的阐释乃至误读。石敢当是常常能在农村巷口墙角看到的镇宅石头,基于石敢当能够降魔驱鬼的民俗观念,这本质上是一种灵石崇拜。对于艺术家陆平原来说,如同分布于空间门口的这些石头,掉落在地球上的陨石或许就是在宇宙尺度中属于地球的石敢当。古老的民俗在新的时代里获了全新的理解,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不过相比这些造型各异的石头,观者显然对沙丘美术馆本身更感兴趣。不大的展厅内部挤满了妆容精致的女孩,她们或是精心挑选一块形貌较好的石头,站立在侧努力凹造型,或是站在天光漏下后形成的明亮空间内,散发出甜美的、十分精确的笑容。相比展厅里的这些展品,女孩子们和帮她们拍照的男朋友们显然更加值得观赏。

林中空地——重访假杂志的实践

地点:中间美术馆

时间:4月18日-8月4日

门票:10元

假杂志出版的的摄影书

你也许不知道假杂志,但你可能看过下面这两本书。

比如因”北京银矿“系列而备受中国观众关注的法国艺术家苏文的摄影书《双喜》:他从废弃的照片中挑选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结婚的影像,把他们制作成一个与双喜烟盒同等大小的小型摄影书。再比如摄影师孙彦初的《虚构集》:里面充满了他从古玩市场上收集来的中国七八十年代拍摄的家庭生活照和旅游纪念照,他采取拼贴、绘画等方式对原有照片进行篡改,构成了这本有趣的书。

这些都是假杂志做的。2006年起,视觉杂志的爱好者言由开始在网上分享国外的艺术摄影与独立出版物,同时先后供职于两家“真”杂志社。他将自己的网站取名为“假杂志社”,希望有一天能做出真正的纸质杂志。

2011年,假杂志和摄影师孙彦初合作,发行了他的摄影书《Obsessed》,这成为假杂志第一个出版的实体摄影书,并开启了此后的出版计划。2016年,假杂志终于有了它的第一本真摄影杂志《假杂志》。2017年,假杂志在宁波拥有了自己的实体空间。

在一个所有媒体纷纷选择转移到线上的时代,假杂志反而在一点点地拥有肉身。独立出版物不是内容的快速消费;它是读者在图像上的流连辗转,有纸的质感,形式的趣味,光的抚摸——它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正如言由所坚持的:摄影作品就是要捧在手上翻来翻去才有感觉。

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14位杜尚奖艺术家展

地点:红砖美术馆

时间:4月27日-6月26日

门票:130元

《奔跑的北京》,米歇尔·布拉吉,综合材料,2019  ©米歇尔·布拉吉/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ADAGP)

 “马塞尔·杜尚奖”由法国国际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创立,旨在汇集最有创意和活力的当代艺术家。作为今年“中法文化之春”的序幕活动,红砖美术馆的这个新展览以“行进”为题,串起了为这一节日所选出的十四位法国或旅居法国的获奖艺术家作品。尽管百年前的杜尚并非因获得艺术体制内的肯定而出名,当代艺术创作的无边自由也让观众很难去判断什么才是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这仍然不妨碍我们去了解一下法国的艺术界在肯定什么样的作品,并且猜猜他们为什么想为中国的我们展示这些作品。

围绕“行进”,策展人安娜贝尔·特内兹从道路、位移、旅行、发现等概念出发挑选作品,而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的诗句“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构成此次展览的出发点。米歇尔·布拉吉将一只运动鞋变成花盆,让植物栖身其中。而穆罕默德·布鲁伊萨则记录了费城社区居民因驯马表演而聚集在跑马场圆环跑道上的情境。

但此类带有命题性质的群展,究竟是给观者以开放的、丰富的阐释空间,还是以这种修辞掩饰本就松散的主题,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的花园

地点:XYZ(行云座)画廊

时间:4月20日-5月20日

门票:免费

《爬上太阳》,Anne Sofie Hornemann(苏菲), 布面油画

有人习惯行进,也有人偏爱驻足。在要求信息量与意义而又被这些所淹没的当代生活里,对形状与色彩的纯粹凝视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休息。这次展览共展出两位艺术家的34幅画作,苏菲的色彩丰富活泼,范学宜的画面则流露更多的诗意。在“我们的花园”里,标题文字无关于费解的概念,只是一个小小的线索,让观看者以直觉去感受画面的氛围,以及不同颜色与形状所组成的独特情绪。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