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四川)正在筹划建设

2019年,实验场将在四川新建GNSS测站、并利用LiDAR、InSAR等空间观测技术开展区域形变监测。

图片来源:站酷

文/四川省地震局 

地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和地球上的地震。迄今为止,人类对地震发生的环境、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以及地震造成灾害的机理和致灾过程,了解得还很不够,尚不能准确得到“何时、何地、发生多大地震”等问题的答案。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地震研究,通过地震科技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受重特大地震灾害干扰。

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王勇国务委员在会上向国际社会宣布建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好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选择了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地区,涵盖川滇菱形地块、滇南地块、滇西地块、巴颜喀拉地块东段等,包括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红河、小金河等重要断裂,有记录以来7 级强震频发,其中包括多次8 级以上地震,地震灾害特别严重。该区域是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位,既是研究大陆型强震的理想场所,也是全链条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典型示范区。经过50年的科研攻关,川滇地区已有一定的监测基础和较多的科研产出。有多批次临时或特定周期的流动观测,有多学科的剖面探测和连续观测的地震学、大地测量和前兆观测,地学界在这一地区开展了各类科研项目,对区域的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取得了较多的科研产出和科学认识。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以深化地震孕育发生规律和成灾机理的科学认识、提升地震风险的抗御能力为目标,秉承开放合作,突出机制创新,紧紧围绕 “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计划,吸引邀请国内外专家,聚焦大陆型强震孕育环境、地震发生过程和致灾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利用大数据、超算模拟等新技术新方法搭建科学技术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发展地震科学理论与基础模型,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成果,将其建成世界高水平的地震科学研究实验基地。

实验场从对标国际先进、保持国际领先,充分总结中国大陆型地震特点和50年来地震预测经验、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及时开展业务示范等三个方面,聚焦大陆型强震孕育环境、地震发生过程和致灾机理等三个地震科学前沿方向,提出了15个近期聚焦的科学问题,并统筹各类资金组织科技创新团队深入开展研究。

2019年,实验场将在四川新建GNSS测站、并利用LiDAR、InSAR等空间观测技术开展区域形变监测;选择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开展密集台阵建设,开展断裂带三维精细构造研究。未来还将通过开展断层深井地震仪观测、城市三维近地表结构密集台阵观测等技术进一步深化科学认识。此外,还将在四川建设实验场观测基地;通过在西昌、雅安等城市开展地震灾害和次生灾害情景构建,评估地震风险;利用“数字地球”方式构建“数字川滇”,将四川建成地震科学前沿和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四川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建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实验场,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场,与推进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深化地震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地震科技人才培养、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