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学很头疼,被指责降低要求录取不合格留学生

澳洲大学和教育部门正处在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图片来源:Pexels

记者 | 江敏

留学生是“摇钱树”(Cash Cow)吗?这周一晚间,澳大利亚媒体ABC播出一则电视节目对此作出高调回答,迅速引发内部争议。

该调查节目采访了多位大学学者、学生,以及国际教育从业者,他们称,澳洲大学里数量猛增的留学生们,正在成为拉低高等教育质量的推手。而大学之所以降低要求,完全只为增加收入。

报道主要涉及两所澳洲高校——默多克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在曝光的一系列内部邮件中,默多克几位资深学者曾向高层反映,涌入的留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并有学术不端行为,请求外部调查,但未有得到校方答复。而在塔斯马尼亚大学,招生工作人员对调查员称,录取留学生可以不用英语考试,只需证明申请人曾有语言学习或工作经历即可。学生们也不用担心拿不到签证,因为政策早在几年前就已放宽。

澳大利亚在2016年颁布一项简化学生签证的政策(Simplified Student Visa Framework,简称SSVF),只要录取留学生的机构和来源国风险级别合规,不需要语言要求,申请人就能拿到签证。这降低了对申请人语言水平的要求,联邦政府将申请人资质审核的责任转移到高校。

一位在移民局工作近30年的签证官称,如果授予机构是信誉良好的大学,签证审核只需几分钟就能过批。

通常,大学录取标准对语言等级的要求并不低,但由于各学校陆续开设“突击辅导班”似的桥梁课程(Pathway Programme),持签者可以在正式进入大学前学习语言,直到成绩过关,再进入课堂学习。但从结果来看,这一课程效果并不持续。

留澳的中国学生数量最多,过去五年里,他们的英语能力也常被澳洲学者们诟病。不过这一次,中国学生并不在“C位”,印度学生反倒成为指责焦点。

澳洲三大国际生来源分别是中国、印度和尼泊尔。其中中国学生数量达到152,712人,为澳洲经济贡献约110亿澳币,印度学生数量约为中国的一半,达到72,050人,贡献38亿元,尼泊尔近三万学生贡献16亿澳大利亚元。

从签证数量来看,持澳洲短期签证的中国人数量从2009年到2016年持续升高,这两年反倒有所缓和。有分析认为,中国学生数量持续六年的高增长已结束,这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

相比之下,印度学生增加从2016年开始持续走高,与SSVF政策放宽时机一致,其留澳学生数量几乎翻倍。目前,澳洲高校正在开拓欠发达的印度和尼泊尔市场。

默多克大学公共政策与国际事务学院前院长本杰明·赖利就曾发现,从2018年学期开始,国际学生数量激增,大部分来自印度旁遮普地区。“他们英语水平堪忧,很难参与学术讨论,考试评估状况也不好。”赖利认为,长此以往这将影响学校普遍声誉。

在ABC这周放送“摇钱树”(Cash Cow)的节目后,这一话题在澳洲教育圈迅速引起极大反响。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协会(IEAA)和澳洲英语协会公开抨击这则电视报道,称其破坏该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并指责报道带有局限性。

Education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布雷特·布莱克表示,该报道里的故事仅占整个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行业的一小部分,目前全澳拥有近70万名国际学生。他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澳洲在国际教育监管方法上存在任何系统性失误。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六年里,澳洲联邦政府在大学财政补贴上减少近70亿美元,这对已走上国际化轨道的高校来说,无疑是被扼住咽喉。大学们将国际学生作为“开源节流”的方法并不是没有原因。但“摇钱树”言论的发酵将澳洲高校和教育部门置于尴尬境地。一来向国际学生释放负面信号,影响澳洲教育的整体形象,而如何面对更为犀利的内部指责,拿出解决方案也变得棘手。平衡各方冲突,将成为一项颇具艺术性的考验。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