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总:“买短乘长”要罚款,央视:别把客运责任甩给乘客

“买短乘长”本质上是铁路服务供求失衡、粗放式管理的结果,如今,这一切复杂的矛盾在网络单向度、极端化的表达中,就很容易转向对“买短乘长”的道德批判。

文 | 花朵财经

今年五一,四天小长假,爽则爽矣,堵却太堵。

准确地说,是史上最堵。是的,你没有看错,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五一都堵,比春运都堵。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消息,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其中,5月1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724.3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3%。沈阳局、北京局、西安局、上海局等多个集团公司刷新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纪录。

非知名资深旅人@蓝胖子告诉花朵财经(F-Finance):多年前五一是7天长假时,一是7天的长度稀释了人们的出行密度;二是当年大家也没如今这么有闲钱;三天小长假时,很多人又放弃了远的去处。所以,今年五一节史上最堵,并不奇怪。各方猝不及防地迎接了部分车站超越春运的人流,一个叫做“运力不足”的魔鬼又出来闹事了。

一票难求?NO,这次,票倒是好买,但买了却没法上车。5月1日凌晨,多名网友发文称,自己提前一个月购买了火车票回老家,但却在淄博火车站遭遇到火车晚点,最终还被告知无法凭票上车。同时,南京火车站多名乘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工作人员承诺全额退款,但此前定好的出行计划却泡汤了。该问题涉及5022次列车途经站淄博火车站、K8372次列车途经站南京火车站。

事实上,当出行乘客大量增加时,很多短途乘客及无票乘客上车后补票,甚至直接“强行”坐到目的地,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当然,也有人借此恶意逃脱票款。

例如南昌铁路公安处九江车站派出所接到举报称,一名男子在朋友圈炫耀自己乘车逃票的经历。警方找到男子高某,他准备乘坐从九江回马鞍山的列车,却只购买了惠州至河源区间的短途车票。经查,高某利用买短途车票乘长途车的方式逃票九次,逃票金额八百多元,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十天。

网友呼吁,应健全补票规则和惩戒机制,不能总让守规矩的人吃亏。

逃票当然理当受罚。但是,战火却蔓延到了一个政策头上,“买短补长”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责难。

01、铁总回应:将改进提高假日运输服务工作

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事向媒体作出回应。

该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旅客集中出行,铁路部分区段运能紧张,难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特别是5月1日当天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9000多列,为了方便旅客出行,铁路部门根据旅客需求,采取了不同的售票组织方式,发送旅客1700多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但也发生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现象,给一些旅客带来了困扰,我们在此表示歉意。

以青岛至曹县的5022次列车为例,沿途设置了高密、潍坊、淄博、济南、泰山、菏泽等12个车站,沿线群众短途出行需求旺盛,因此铁路部门除了发售长途车票以外,也发售了分区段的短途车票。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铁路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更好地做好假日旅客运输组织服务工作。一是针对部分运能紧张区段补强运力,科学安排运输组织。二是加强列车宣传引导和秩序管控,引导广大旅客按车票票面标明的车次、区段、座号乘车,不要“买短乘长”、越站乘车,影响列车运行秩序和后续旅客乘车出行。

该负责人表示,铁路部门将认真听取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改进提高假日运输服务工作,并商有关部门增加诚信记录内容,铁路公安部门也将依法维护站车秩序,我们愿与广大旅客共同维护良好的乘车旅行环境。

02、讨论:“买短乘长”有错吗?

高铁、动车公交化,乘坐便利化是近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趋势,其中“买短乘长”、“不限乘当日当次车”等规定是不符合过去的老规矩的,但却为乘客带来了便利,在非五一、春运等寻常日子里,也基本上无人对“买短乘长”加以指摘,原因很简单,方便。

老规矩是什么呢?

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的有关规定,“买短乘长”从短票终止站到实际下车站的区间都应该视为无票,按规定除补收票价外,还须加收应补票价50%的票款。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铁路部门要求从今日起严格执行动车组列车禁止办理延长补票的新规定:已经购买了短途车票上车的旅客,如果一定要延长乘坐列车,只能出站补票,并将额外加收应补票价50%的票款。

综上,严格来说,“买短乘长”本是违反铁总的相关规定的,或者说,老的规矩跟不上高铁时代的新形势,所以,全中国人民在铁老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享受了若干“买短乘长”的日子。

在无明文规定、甚至某些时候在明文规定禁止的情况下去试水一件事,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智慧,在此花朵财经也不提历史了,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现在既然出了事儿,放开的闸口要再次合上,似乎也是典型的中国式解决方案。

但需要深思的是,将锅全甩给“买短乘长”真的合适吗?且不探讨其合规性,花朵财经好奇的是,如何实施?每到一站,都查一次票,终点显示为下一站的乘客,全部集中到某一个区域勒令其下车么?

归根结底,“买短乘长”看似是乘客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制度缺失(许多人认为是制度有空子可钻,其实不是,本来就没有这制度。)

明明是管理问题,将之导向乘客之间的矛盾,是难以服人,也无裨益于问题解决的。

对此,央视也发表了评论《污名化“买短乘长”,别把客运责任甩给乘客》其中说道:

“买短乘长”本质上是铁路服务供求失衡、粗放式管理的结果,如今,这一切复杂的矛盾在网络单向度、极端化的表达中,就很容易转向对“买短乘长”的道德批判。

把锅甩给所谓“投机者”无疑是最省力的,但也是最于事无补的。事件应该倒逼铁路部门合理调配运力、通过大数据监控运力、细化补票机制,而不是滑向一味的严惩。

花朵财经前晚乘坐高铁,比预定时间早了1小时20分钟左右到站,然而进站检票处明明无人排队,检票员却告诉花朵财经,必须等到发车前50分钟左右才能进站,请再等一会儿。这是多年来乘坐高铁从未遇到的状况,可见铁总上下如临大敌、对待检票这件事终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苛,但是对于一身客尘的旅客而言,只是想进站坐下歇歇脚,却因“防超载”被暂拒进站,也属冤枉。

由此也可见,单就超载这件事,不光“买短乘长”,“不限当日当次车”其实也是问题来源之一。而铁总对待这两桩便利事,态度也惊人相似:刹住闸门。

这个五一过去了,下个五一还会来,对乘客的道德批判,只会导向铁总束紧闸门,为人们带来更多不便。因噎废食,不该是解决社会公众问题的秉性和态度。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