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宅基地可入市,但城里人不能买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司长陈亚军表示,接下来要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2018年2月27日,安徽旌德,宅基地资格权人方圣莲和老伴签字领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辛圆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司长陈亚军在5月6日的发改委专题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加快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并探索对增量宅基地实行集约有奖、对存量宅基地实行退出有偿。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是深化土地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业内人士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保障农户权益、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硬任务,包括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完善制度设计,抓紧制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

陈亚军说,接下来要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不过,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乡融合发展处处长刘春雨在发布会上指出,在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不能开,按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不能突破,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陈亚军表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必须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接下来,发改委会从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的重点是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并以居住证为载体,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则是鼓励本地外出的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兴业,推动各类人才入乡创业,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

陈亚军还说,要以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发行政府债券;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乡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各类涉农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

此外,中国将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村集体的合作共赢模式;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建立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激发涉农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