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为什么北方人天然比南方人会说普通话?

本周关键词:苏联文坛、性侵、烧钱习俗、普通话、乌鸦、家具、死亡……

撰文 | 董子琪

编辑 | 黄月

《文学写照》

[苏]高尔基 著  巴金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本书收录了作家高尔基回忆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科等人的文章,其中高尔基对文坛前辈和挚友契诃夫的怀念尤为令人动容。他写到,对契诃夫来说,生存竞争早就开始了,那些没有欢乐的焦虑消耗他的青春,可是他居然能够保住他的幽默;他以为人生伟大的戏剧和悲剧都隐藏在日常生活的厚层下面。高尔基还指出,庸俗是契诃夫一生的仇敌,而讽刺的是,在他死后,无数回忆他的文章都散发着庸俗的气息。
很明显,高尔基对契诃夫的怀念并不在“庸俗”的行伍之中,因为二人之间的情谊是真实的。追溯起来,对初入文坛的高尔基来说,契诃夫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1898年,刚进入文坛的高尔基写信给契诃夫投石问路,询问这位著名作家对于小说的看法。与高尔基并不相识的契诃夫,在阅读了他的短篇作品之后将其赞美为“真正的巨大的天才”。契诃夫不光在口头上热情赞颂高尔基的创作,也确实向杂志推介了高尔基的稿件。
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曾推出“巴金译文全集”(十卷本),此次浙江文艺出版社再版的“巴金译文集”包括屠格涅夫的《木木集》《散文诗》以及赫尔岑的《家庭的戏剧》等,每本书前还附上了巴金故居所做的出版说明和巴金当年所写的题记或代跋,这些文字不仅梳理了这些著作的翻译出版经过,还点评了译作出色之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译作的面貌。比如对于高尔基的《文学写照》,出版说明是这样写的,“也许有一天,读者已经忘记高尔基的那些长篇小说,然而,他们会像过去一样推崇这组回忆文章。”巴金则写到,高尔基在文章中为托尔斯泰夫人说了公平话,托尔斯泰家庭的悲剧并非托尔斯泰夫人造成的。

《黑箱:日本之耻》 

[日]伊藤诗织 著  匡匡 译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4月

性侵的案发现场如同“黑箱”,深藏着司法体系中不可见人的黑色秘密。这是日本女记者伊藤诗织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她是日本知名记者山口静之强奸事件的当事人,曾两次起诉,试图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然而均以失败告终。作为日本第一位自我公布身份控诉性侵的女性,在书中,伊藤不断地对社会、对法律体系、对大众发问: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性侵频繁发生、荡妇羞辱兴盛的今日,应该如何自救,如何处理伤痛,如何生存下去?
近年来,关于女性性侵话题的纪实作品或类纪实作品也逐渐多见于图书市场,除了去年出版的台湾作家林奕含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另外还有两部著作颇值得关注。一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日前推出的《女人无名》,讲述的是一位被强奸的美国女性在20年里追寻真相与正义的历程;还有前些年“未读”引进的自传体小说《他们说,我是幸运的》(标题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讲的同样是一位美国少女在18岁时遭遇强奸,勇敢地将强奸者告上法庭的故事。与《黑箱》一样,这些作品讲述的不仅仅是女性在男权世界的脆弱与无辜,还有她们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奋起反抗、争取自身的权益,即使这意味着她们需要一次又一次被揭开私密的伤疤,遭受检视与羞辱。这些书也传达出了这样一个讯息:将创伤浪漫化是肤浅的,勇于发声的女性并不需要人们的特别同情或赞叹——她们的发声之所以沉痛,并不是因为她们自身多么“特别地”不幸,而是因为她们代表了数量巨大的、与她们有着同样遭遇却不敢或无法发声的女性。 

《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 

[美]柏桦 著  袁剑 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此书是已故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柏桦的著作,属“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之一,围绕的核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延续的烧钱祭奠先祖的习俗:借由纸钱,中国人认为可以帮助故去的亲人在阴间过上更好的生活。研究者从当代生活入手,探究了烧纸的传说与历史起源,并比较了烧纸与世界上其他风俗的联系。他通过梳理纸钱的商业史发现,从北宋开始,开封就有了制作纸钱的作坊,还有专门出售纸钱的店铺,民众在祭奠仪式中使用纸钱,而官方表现出了对于将生产力浪费在纸钱制作上的担忧。这也让人不禁想起当下中国许多城市对于烧纸的明文禁令。
柏桦还提出,纸钱推动“阴间活动”走向繁盛,比如萨满、道士、风水师对于纸钱的操控,尤为令人好奇。许多文学作品里都记录了这些富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又无伤大雅的纸钱故事,《红楼梦》里也有一段烧纸钱的故事。住在大观园里的下人不得在园子里烧纸,清明节时藕官为死去的菂官烧纸寄送哀思,差点被婆子告状赶出去,幸得宝玉解围才了了此事。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王东杰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为什么普通话一定比方言正式?为什么北方人天然比南方人会说普通话?普通话与方言的纷争长达半个世纪,这种纷争既体现于各地对于本土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例如粤语或沪语)的保护行动上,也体现在义务教育课本用“姥姥”替代“外婆”称谓引发的争论里。学者王彬彬在为《经济观察报书评》撰文时提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的这本《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回应了普通话与方言话语次序背后的问题,即普通话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衍生品,亦是形塑“现代中国”的关键元素。
王东杰认为,今日的普通话的形成与制定“标准”语言的权力次序有关。民国时期,北京语音在国语标准音上取得了压倒式的胜利,而在南方语言片区里,江浙地区的话语权又比福建、两广地区强。国语奠定了中央的统治权力,架构于地方方言之上,象征的是民族国家意识的下移。而即使民国的“国语”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普通话”,这一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权力局势也并没有改变。更有趣的是,现在地方政府乐意将方言文化作为文化遗产加以推广,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了语言的“遗产”性质,而并非试图在下一代的教育中使其重获真正的生命力。这本书属于“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这个系列中值得关注的著作还有历史学家王笛的《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的《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以及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吴飞的《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等。

《乌鸦》 

[美]博里亚·萨克斯 著  金晓宇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

这是一本为乌鸦写就的小书,以乌鸦为主角,是一本关于乌鸦的文化史。在这本书里,从时间范畴来看,美国学者博里亚·萨克斯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及、希腊和罗马、欧洲中世纪开始,一直讲到20世纪之后;在空间上,他提到了包括亚洲、美洲在内的全球各地的乌鸦文化。萨克斯抛弃了学术研究的写作方式,而是专注于表现乌鸦这种鸟类,包括它们的形态、姿势、习性以及它们的卓越智力、所象征的事物(比如死亡),以及关于乌鸦的典故与传说,涉及人类学、文化学、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等等诸多层面。从这本小书纵横捭阖的程度来看,或如中国学者马凌在推荐序中所说,属于作者的“智力剩余”的游戏之作。
在所有的乌鸦典故里,最有诗意的莫过于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诗歌《乌鸦》。在今天,这首诗通常是美国儿童在学校阅读的首批严肃诗歌之一,而带有阴郁和宿命意味的乌鸦也成为了坡本人的象征,他的画像中总有一只乌鸦停留在肩上或身边。更重要的是,乌鸦也成为了后来哥特式恐怖故事中的经典意象之一,在如今的诸多恐怖片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一点。乌鸦是黑色的,此书也是黑色的。在装帧上,这本《乌鸦》采用黑色卡纸印银,阅读时仿佛夜间模式自动开启。此书属于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守望者·物灵”系列,今年这个系列中尤为值得关注的还有界面文化此前推荐过的博物散文集《世间万物》。

《中国传统家具图史》

何宝通 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3月

“中国风”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居风格?诸多古代戏里的家居摆设究竟是精心设计的还是纰漏迭出?《中国传统家具图史》以图文对照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从魏晋到明清的传统中式家具,以及家具的形态、工艺和陈设规律,这些家具包括桌椅、床榻、台案、几架等等,简而言之,是一部中国传统家具图谱。这本书不仅可供家具、工艺美术设计人员以及影视美术专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家具爱好者也可以拿来作为图鉴收藏。
此书作者何宝通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数十年一直从事影视美术教学与设计的工作,深知家具在美术教学与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他在选取家具图片资料时有着自己的原则:对明代以前的家具,因为实物珍稀、非常罕见,所以尽可能通过考古文物、古籍古画等渠道获取真实的家具资料;对于明代之后的家具,因为存世数目繁多,则尽可能筛选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在影视作品中,内景道具的主体就是家具,如果不研究家具历史,古装戏里的家具场景就无法设计,所以这本书也是北京电影院学院美术学院的指定教材,跟市面上层出不穷的粗制滥造的“家具图鉴”有很大不同。

《10公分》 

[日]三谷龙二 著  王彤 译
理想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9年3月

“10公分”不是一个器量单位,而是一个比喻。本书作者三谷龙二是日本重要的木艺家与生活工艺大师,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在远离东京的小城镇——松本开设艺廊“10公分”的整个过程,介绍了他作为店长选择租用废弃房屋开店的原因,还记录了旧屋新翻、新店装修的种种细节。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选择地板的、如何使涂料与自己的作品相得益彰的,以及是如何设计窗周的。

三谷龙二某日街头散步时,邂逅了一栋原本用来售卖烟草的小房子,在听说这栋房子即将被拆掉后,立刻涌起了把它留下的冲动,也几乎是一瞬间就决定了这个店铺的名字——“10公分”。在这个店铺的门口,他没有放置广告牌,而摆上了一辆法国的儿童自行车,因为在他原来喜欢的一家咖啡店的门口,就摆着这样一辆自行车。他从小生长于福井县,深知当地咖啡店铺的重要性。身为高中生的他那时总是一边跟朋友聊天,一边津津有味地观察周围人,并以此想象自己将来的生活状态。

《死亡的故事》 

[美]大卫·伊格曼 著  李婷燕 译
湛庐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3月

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遗憾的是,知道这件事的人已经没办法跟我们分享了。这本《死亡的故事》 算是一次开脑洞的死亡之旅,在这趟旅程中,你会走马灯似地回顾自己的一生,在死时达到生命的总和;也会经历生者的怀念和遗忘——被人遗忘虽然总是悲哀的,但怀念也可能不太准确。值得一提的是,这脑洞开得并非“异想天开”,作者是斯坦福大学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也就是说,这是一部科学家创作的死亡小说集。

近年来出版的以死亡为主题的书并不算少,此前界面文化曾经推荐过写殡葬师工作见闻的《酗酒、猫与赞美诗:一个殡葬师的自白》 ,最近中信再版了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舍温·B.努兰的《死亡之书》——以六种致死疾病(其中包括阿尔兹海默与冠心病)为主角。与《死亡的故事》相比,这两本书的现实色彩要浓厚许多,解决的也都是一些实在的问题,毕竟对医生来说,人的死亡所经历的过程总是血液循环停止、组织缺氧、脑补功能丧失、器官衰败以及生命中枢毁坏。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习得关于死亡的知识与面对死亡的态度,就像努兰医生在书中所说的:死亡并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疾病才是敌人,死亡只是一场精疲力竭的败仗而已。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