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我写作,是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

本周新书关键词:聊斋志异、奥威尔、小丸子、胡椒、阿城、捕鲸、大脑……

撰文 | 董子琪

编辑 | 黄月

《 <聊斋志异>二十讲》

左江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9年2月

《聊斋》名篇《聂小倩》《画皮》《婴宁》反复地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人们好像对《聊斋》里的人妖之恋都很熟悉了。然而,蒲松龄一生历经科场困顿,集腋成裘著成《聊斋》,以“异史氏”之名抒发孤愤,仅仅是为了讲述人妖之恋吗?鬼狐花妖又都是千篇一律地美丽又痴情吗?在这本由《聊斋》精读课程改写成的小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更丰富的聊斋故事类型与人物个性。比如说,在爱情故事之外,《聊斋》中有一类故事是专门批判科场黑暗的,这类故事被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左江归类为“男性的抗争”,她指出,在一些故事中,蒲松龄几乎是用漫画似的笔法来书写科举之荒谬;还有一些受到科举折磨的书生小传——不知自己早已死去,心里还惦念着衣锦还乡,以魂魄的形式回归故里的叶生(《叶生》)极尽凄婉之情。左江写道,中国古代戏曲里小说里的书生通常是不招人喜欢的,因为他们软弱又虚伪,总会在关键时刻抛弃女主角去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蒲松龄也更欣赏慷慨侠义的、为爱情进行抗争的男主角。 

《聊斋》中的故事多有美丽的女性(不管是人是妖),左江尤其注重女性主体的分析,将许多故事颇具新意地解读为“寡妇的命运”“妻子的哀愁”“女子当自强”“精怪的尊严”。 “精怪的尊严”这一节尤为有趣,讲的是嫁与人类的精怪一旦受到了夫家的怀疑,宁愿从苦心经营的家中离去,也要保全自己的尊严,在履行人间礼法和妻子职责之外,她执着地保全最后的尊严底线,这样的妖精仿佛是人间家庭中饱受侮辱的女性的对面。

《奥威尔杂文全集》

[英]乔治·奥威尔 著  陈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3月

乔治·奥威尔对自己为什么要写作,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发言,“我写作,是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我有事实要世人关注,我的初衷是找人倾诉……我要做的,是将我根深蒂固的好恶倾向和这个时代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无关个体的公共事务结合在一起。”写作不仅是为了个人而写,也是为了他人和世界,文学应当具有美感,同时也不应回避政治性,这样的观点都出自于奥威尔的名篇《我为何写作》——这篇文章既可以视为他的写作宣言,也确实与他在诸多作品中的强烈倾向相呼应。

除了强调写作的政治性与公共性之外,奥威尔对于写作和作家的生存状况还有更加率真的表达。比如《写作的成本》中,对于严肃的作家到底能不能靠写作挣到钱时,他回答说,不。“有人告诉过我在大不列颠最多只有几百个人能够单靠写书为生,大部分人或许是侦探故事的作家。”奥威尔还对想要成为作家的年轻人说,他唯一能给的建议就是不要接受任何建议,因为当时他要是听了他人的建议,就根本不会成为作家,“如果你最想当的是一位作家,那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你就是一头可以被容忍但不会得到鼓励的动物——就像一只屋檐下的麻雀——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明白这个处境,你会过得比较开心。”奥威尔的议论精彩之处当然不止于此,在这本杂文全集中,读者还可以看到他为英国流浪汉和乞丐发声,为英国烹饪正名(他很喜欢英国面包),以及对文化界——尤其是唯利是图的书店和套话连篇的书评人——的无情吐槽。

《对着天空散漫射击》 

李柳杨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这本小说集的作者是90后诗人、小说家和模特李柳杨,与标题“对着天空散漫射击”的意象一致,集子里收录的小说也体现出了年轻作者的漫无目的与奇思妙想。此书翻来,仿佛是跟着作者做梦似的,一会儿梦到了变成房子的女人,一会儿又梦到了由一个误会引发的盐荒闹剧,还梦到了大龄女作家回到农村相亲的尴尬场面,房产焦虑、食物危机还有婚姻制度,与其说她是低姿态地书写卑琐的现实——就像她工作单位的领导沈浩波在序中所说的那样,不如说是轻巧地射击到了现实中本身就荒诞而少人关注的靶子,而这在年轻的作者中也是值得珍视的品质。

据李柳杨自述,她来自一个以对外劳力输出闻名的城市,她自己在读高中的时候,班上一半以上的同学的父母都不在家,人们将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看得极其寻常,所以她在写作时也更加注重去写这样一部分人。但我们也许不应当把书中的故事单纯地解读为社会中下层青年对身边世界的纪实,小说中不少的意象和诗意都是超出现实的,比如其中有一篇《彩虹昆虫》,用满天飞虫描摹“捉奸”场面,彩色的、混乱的、暴力的昆虫飞舞,不禁令人想起纳博科夫的《昆虫采集家》。

《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美]玛乔丽·谢弗 著  顾淑馨 译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 2019年3月

胡椒家家都有,是最为常见的烹饪香料之一,成就了世界各国的名菜,比如印度的胡椒鸡、法国的黑胡椒牛排、意大利的白胡椒绵羊奶酪等等。胡椒的味道略有刺激,仿佛香料中用于冲锋陷阵的突击队。没人知道是谁先发现胡椒的滋味的,也不知道是谁将胡椒洒在料理之中:在西方,最先使用胡椒的是古罗马人;而在东方,中国人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用胡椒来入药了——也就是说,人们很早就意识到胡椒不仅可以用来调味,还会用它缓解疼痛或治疗疾病。

原产于印度的黑胡椒是如何传遍全球的呢?在这本《胡椒的全球史》中,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科学作家玛乔丽·谢弗讲述了胡椒传入欧洲、亚洲和美洲的故事。在中世纪,黑胡椒是富人家的必备之物,那时黑胡椒只属于有钱人,一磅胡椒相当于英格兰人两天以上的工资;胡椒带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这也激励了欧洲人民远渡重洋、冒险深入异域,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时,船上便带着胡椒籽,为了确保不管在何地登陆都能向土著询问他们的胡椒在哪里。

食物史和香料史是近些年出版的热门,比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就曾推出《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探索的是包括胡椒在内的香料的世界史,以及香料从宗教崇拜之物到世俗人间厨房用途的转变,也可以与此书互为参照。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

阿城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1月

阿城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和“遍地风流”系列被看做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1999年,阿城推出了纵横捭阖的文化杂谈《常识与通识》,谈及爱情与化学、艺术与催眠,还有魂魄与孔子。2014年,他基于在中央美术学院讲授的课程出版了《洛书河图》一书,以图像学的方式展示文明之源。继《洛书河图》之后,阿城以这本《昙曜五窟》讲述了中国文化脉络,这本书也来自他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开设的“文明的造型探源”课程,重点讲述佛教造像,以佛教造型来解读佛经,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为例,可称为一部图像学意义上的佛教史。

阿城当然是有美术基础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小说家之前,他就已经是星星画会的成员。只是,他由小说家转向文化学者,知识根基是否牢固?学术议论是否扎实?曾有读者对这几部格局恢弘的历史文化著作提出质疑。比如有读者批评《洛书河图》缺少论证逻辑,书中主要观点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教授冯时的著作《中国天文考古学》,甚少独创发现。而阿城解释称,此书虽然有关学术,但无论文标准体例。至于更早的《常识与通识》,也有读者质疑阿城用“民科”的方式讲科学知识,以及“卖弄一知半解的东西”——这大概就是“跨界有风险,著述须谨慎”了。 

《桃子手记》

[日]樱桃子 著  面白、韩艳梅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年4月

对中国的80后和90后来说,樱桃小丸子真的是最亲切的“卡通”同龄人之一了吧。她好吃、爱美、爱幻想,有点迷糊,念着小学,成绩一般,还有着可爱的家人。出生于1965年的日本漫画家樱桃子,从1986年开始连载根据童年回忆创作出了漫画《樱桃小丸子》,而小丸子迷们可能不知道,樱桃子也在一直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这就是《桃子手记》。26岁那年她出版了第一本随笔集《桃子罐头》,之后也没有间断过。

从这套五卷本的《桃子手记》中,我们可以看见樱桃小丸子背后的作者樱桃子,一个伴随着一代代樱桃小丸子迷成长的真实女性。在书中,樱桃子亲切地写到了自己家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二十岁出头的姐姐的相亲故事,还有爷爷去世前的场景。樱桃子是在昭和时代成长起来的,阅读这些篇章的感觉也令人想起以描写昭和时代家庭和生活著名的女作家向田邦子,她们都是以女儿的视角回忆家人的糊涂与可爱之处,以及往日生活中不能忘却的温情。斯人已逝,但愿她们的文字仍能给予人们温情和慰藉。

《利维坦:美国捕鲸史》 

[美] 埃里克·杰·多林 著  冯璇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3月

“利维坦”是《圣经》中象征邪恶的海怪,在这里比喻海中的鲸鱼。这部《利维坦》 是一本关于美国捕鲸历史的著作,捕鲸行业不仅充满着探索、危险和利益,还是美国国家演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关于捕鲸,人们不仅可以从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中了解捕鲸的残酷精神,也可以通过这本著作来了解成千上万渔民驾驶着美国捕鲸船猎杀鲸鱼的经过,从最初美国革命时期的残酷斗争到19世纪中叶的黄金时代,美国的鲸鱼油运往了全世界,然而捕鲸这项宏伟的事业还是迅速衰落了。作者埃里克·杰·多林曾任美国环保署项目经理,他此前的作品也体现了他对于野生动物、环境和美国历史的兴趣。

海上猎捕是一个常见的写作主题,且不必说《白鲸》或《老人与海》,在当代,法国作家卡特琳·普兰也写过她前往阿拉斯基、加入海上捕鱼行伍的10年经历。她认为捕鱼让她对那种痛苦和粗粝的生活上瘾,在这份缺少一切——缺觉、缺热量也缺爱,且回报稀少的工作中,在严苛的生存游戏中,她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她将身处渔船中比喻为身陷监狱之中,而这样的监狱也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有着自己的运行的规则。普兰那部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捕鱼故事《在海的尽头遇见你》,也许可以作为这部以男人为主角的历史著作的对照来读。

《大脑与文化》

[美]布鲁斯·E. 韦克斯勒 著  罗俊、石琦、姚桂桂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8年11月

日前有报道称,据英国脑科学家研究,人类大脑的发育是个漫长的过程,大概会持续30多年,也就是说30多岁的成年人的大脑才是成熟的。人类的大脑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与周围的环境又有什么关系?本书作者、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E. 韦克斯勒在这部著作中,探索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神经生物学联系及其社会意义:从人的出生到成年早期,大脑是由环境塑造的,而在此之后,个体会努力改变环境,这也使得人们重新思考文化变迁对大脑的影响。在本书第五章中和结语中,作者也以生物学视角提供了对不同文化冲突的解释。将生物学与文化研究结合,这本书也是一部“跨学科之作”,是浙大社启真馆“跨学科社会科学译从”中的一本。除了这部《大脑与文化》,这一系列还包含人类演化史著作《地球的主人》、追寻人类道德至狩猎行动的《道德的起源》等作品。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