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失败的视频网站,在助力现实主义题材上到底该怎么做?

《北漂爱情故事》的哑火可谓是真实感的一场自我矛盾比拼,也是视频网站对现实主义题材的一次自我测评。

文丨深壹 荼蘼

在《都挺好》天天挂热搜,《青春斗》刚开播之际,笔者不禁感慨:现实主义题材这块蛋糕,视频网站何时才能美美的吃上一口!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部名叫《北漂爱情故事》的网剧刷屏了,能够让那些仍在北京艰苦奋斗的青年们深夜安利,想来还是有些料的。打开豆瓣电影可见豆友们对该剧的评价不是超现实,就是真实到吓人,什么舔狗爱上绿茶婊,同性铁T硬杠拜金渣女,废物loser遭女友抛弃等等情节看似俗套,但却让人情不自禁发出辛酸无奈的苦笑声。

现实主义题材容不下超现实网剧的挑衅

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一个被称为亚洲最大的小区——天通苑,而这部剧讲的就是在这里合租人的故事。

剧里大学毕业两年的白领吴宇超为了追求大学时期女神吕晓嫣,搬到天通苑的合租屋认识了一群各有故事的年轻人。20岁的刘奕东是个高中毕业的叛逆少女,母亲兰姐和继父离婚后搬来与女儿同住;26岁的张建是个木讷老实的房产中介,业绩不好的他并不适应北京快节奏的生活;23岁的秦芸娟是KTV服务员,愿望是把女儿从老家接到身边;27岁的糖小柔是个网红,倚靠网络直播赚钱一直做着明星梦。

六个性格迥异的人因为集体抵抗二房东事件而相熟起来,他们逐渐建立信任,产生友情,一起为想要的生活和梦想努力着。可以说合租屋的这六个人既是天通苑的缩影,也是北漂一族的缩影,更是都市年轻一族的缩影。他们在这里相遇,在这里哭泣,也在这里欢喜,对抗着生活或是诅咒着命运,就像天桥上的街头歌者唱的《北京北京》般,他们在那里迷惘寻找,最终在那里祈祷与失去。

这部剧无论从剧名还是剧情画风都给人一种“山寨感”,可这种没有高逼格俗称接地气的真实感不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吗。“生活没有逆袭,生活还在继续”是《北漂爱情故事》传达出来的现实主义。

从租房遭遇黑心二房东、上班排队挤地铁、室友作息不同闹争议、路边小摊便是晚餐的生活琐碎,到爱情与自尊哪个更重要、有背景的人比你还努力、明知没未来却甘愿做备胎等苦恼着人类大脑的情感选择题。这些常被以往现实题材里有意无意忽略的细枝末节与七情六欲,在《北漂爱情故事》里都一一被呈现了出来,宛如北漂人的亲身经历般。

该剧除了租房的点滴与生活气氛带来的真实感让人心生共鸣外,“残酷感”更是它不同于其它现实题材的特色之处,也与整部剧的灵魂主旨“生活没有逆袭”相呼应。正是如此让人直面现实的青年北漂故事,才让该剧在豆瓣上的短评大多处于三星以上。

更有网友点评:“剧集人设挺全面的,女性角色更丰富些,有人赤裸裸虚荣、有人入了淤泥坚守、有人得了虚荣摔了跟头想回首重拾安稳;而男人与在北京扎根立足相比,都还得试着历经这些女人,某种程度上说,女人是他们必须要走过的第一层现实,碰了壁把血疤当旗帜才能继续往下拼。”或许这也是为何所有现实题材都离不开爱情的原因吧。

正如观众感受到的残酷感,剧中人物最终都没有一个善果。放不下执念的痴情人吴宇超仍旧还是备胎一枚,一直坚守自强不靠男人的秦芸娟最后还是嫁给了老男人华哥,梦想成名的糖小柔辛苦攒下十几万整容费却被男友骗光而逃,而放诞不羁、性格直率的叛逆少女刘奕东也选择了回老家与有钱人结婚生子……可为何如此真实残酷且好评度高的超现实网剧,最终却只能圈地自嗨?

屡屡失败的视频网站在助力现实主义题材上该怎么做?

打开各大榜单,关于#假如苏大强有朋友圈#、#苏家人什么星座#、#都挺好表情包#等话题热搜不断,可以说热度几乎全被电视剧《都挺好》承包了。回顾近年在卫视播放的都市情感剧,从《欢乐颂》《我的前半生》《恋爱先生》《老男孩》到《逆流而上的你》《都挺好》等,这些电视剧不但话题影响力大到引起全民参与讨论,其类型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还涵盖了群像、爱情、职场等多种元素。

对于全年龄受众的卫视来说,主打家庭类的现实题材自然要更适合平台的定位;可针对以年轻群体为主要用户的视频网站而言,爱情、梦想类的现实题材便要更受网络受众的青睐。纵观近两年视频网站尝试的现实主义题材《北漂爱情故事》与女子图鉴系列等,皆是精准定位平台年轻用户的类型剧,遗憾的是屡屡尝试,其话题热度却始终敌不过中老年人占主要收视群体的电视剧。

是爱情剧不敌家庭剧有共鸣感,还是圈层受众比不过全年龄基数的庞大,其实两者皆非,对市场而言只要作品足够优秀,小众也能成为爆款。将网络平台与电视平台的同类型现实题材剧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常年被青春、悬疑、探险、奇幻、甜宠等多元类型剧滋养的视频网站,若想真正达到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助力,除了把握好现实感与戏剧性的平衡外,如网络平台的垂直细分布局般将内容做到极致更是破局的关键。

在现实主义题材方面,与视频网站代表作女子图鉴系列剧、《北漂爱情故事》可以进行同类型对比的如电视剧《欢乐颂》和《我的前半生》。首先不够“真实”的女子图鉴系列剧与过于“真实”的《北漂爱情故事》让视频网站输在了对题材的真实感平衡上。

其次,现实题材虽离不开真实感,但真实感也需要戏剧性的修饰,盲目的接地气不但影响了视觉上的观感,更与观众潜意识里的“希望”理念相悖,而这便是《北漂爱情故事》哑火的主要原因。仅凭廉价的服化道与网感风的小制作,便想要撑起全民化的大主题“梦想与奋斗”,似乎有些看低观众的审美了。

再则同样是群像性现实题材,《欢乐颂》能成为爆款还因其抓住了奋斗青年们对现实永存希望的心理需求,换言之便是正能量精神。然而在这一点上,《北漂爱情故事》的主旨却是恰恰相反,每个主角结局皆失败的情节虽然让观众觉得很真实,但“生活没有逆袭”的负能量也切断了观众想要从剧中寻找的那丝安慰需求。

再是照射现实的镜像剧女子图鉴系列,在群像话题与人性爱情上两者都不够极致彻底。打着独立女性、青春奋斗的标签可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依靠男人的《北京女子图鉴》;沿袭前者职场奋斗的话题,但在男女情感以及人性的设定上过于高精英化的《上海女子图鉴》,这对广大观众而言始终有些悬浮了。前者比不过《欢乐颂》带来的群像真实感,后者比不上更有人性话题的《我的前半生》,尤见内容不够极致便是女子图鉴系列剧的病因所在。

结语

《北漂爱情故事》的哑火可谓是真实感的一场自我矛盾比拼,也是视频网站对现实主义题材的一次自我测评。不够真实与过于真实皆不行,把握好现实感与戏剧性的平衡,让垂直细分带来的内容极致性优点延续到都市剧中,可算是当下网络平台多次尝试现实题材后的失败心得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