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王石柳传志的退出之道,帮他们摆脱了创始人悖论

他们相信团队、梯队、制度和文化的巨大力量,认为它们比任何伟大的个人都可靠得多、重要得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程兆谦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几个月前,马云宣布一年之后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这引发人们对“创始人退出”这一话题的关注。

在企业追求基业长青的路上,创始人的角色究竟该如何定位?是国王、父亲还是仆人?

创始人悖论

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创始人和他创办的企业之间,存在一个根本性矛盾,即“创始人悖论”。

一方面,企业成长需要创始人的投入与成长,投入越多、成长越快,越能推动企业成长。反过来,创始人也有了更多时间、更多资源与机会塑造这家企业,从战略、组织到文化全方位地让企业打上自己的“烙印”,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系统。

另一方面,处于这样的状态越久,企业对创始人的依赖程度就越深,系统自身的闭合越紧密,凡是不认可、不适应、挑战这一秩序的人都会离开。

然而,一旦企业所处环境发生非线性变化,再加上创始人自身的成长停滞了,自满保守了,企业就有可能陷入危机。

一个完整意义的成功创始人,应该是“进”得漂亮,“退”得潇洒。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进”得漂亮是欣赏的、乐见的、容易理解的,但对于“退”的认识却是模糊不清、不甚明了。

相比进,退更难,需要智慧和远见、以及对人性弱点的克制与超越。

“退”的前提与基础

无论是王石、柳传志,还是马云、何享健,他们的“退”都是预先规划的,常常还是公开预告的。

早在1999年,年仅39岁的王石就把总经理位置交出来了;马云在2013年从CEO位置上退下来,也不过48岁;2000年联想一拆为二,杨元庆与郭为各领一方人马,正是柳传志苦心安排的结果;何享健虽然退出较晚(70岁),但很早之前就决定不把美的办成家族企业,而是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来经营。

因此,对他们来说,“退”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早一点退出,交到合适的人、团队手里,是对自己负责,对企业的未来负责。

从容不迫的背后,是充分的准备、铺垫。

在预备退出的过程里,他们有计划地引入了若干力量来缓解“退”的冲击,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些力量主要是指团队、梯队、制度、文化,它们分别代表集体的力量、时间的力量、普遍的力量、价值观的力量,是对创始人个体局限在不同角度的超越,也成为创始人避免抛物线形职业生涯最可依赖的力量。

换言之,如果说这些创始人有什么共同点的话,最大的一点就是,他们相信团队、梯队、制度和文化的巨大力量,认为它们比任何伟大的个人都可靠得多、重要得多。

王石谈起自己对万科的贡献时说:“我给万科选择了这个行业。我们建立了一个制度,这个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规范、透明、团队。万科没我在的话,会发展得更好。我很欣慰,我看到了。”

柳传志素以重视管理(“管理三要素”)、企业文化著称,强调打造“斯巴达克方阵”,把联想做成一家“没有家族的家族制企业”。

为了实现让阿里巴巴成为102年企业的愿景,为了让自己顺利退出,马云做了非常多努力和铺垫。早在2009年9月,马云宣布包括自己在内的18位创始人集体辞去元老身份,改用合伙人制度,并于2010年正式开始施行。

阿里巴巴的文化非常强势,是众所周知的。这首先要归功于强劲的考核,所有人业绩考核一半得分与价值观有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几乎没有第二家企业这么做。

国王、父亲和仆人

创始人的顺利退出,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跨越诸多障碍,如接班人的培养、传承过程的管理等。

然而,最大的障碍来自创始人自己,核心问题是他如何看待自己与企业的关系。是把自己看作企业的主人、国王,还是父亲,抑或反过来把自己看作企业所代表的伟大事业的仆人?这里面是颇有差异的。

“国王”是相当多人的选择。在创业初期,这是必要的。“国王”意味着快速决策、承担责任、敢冒风险。然而,一旦过了合理的界限,它就成为了一种病态:高高在上,一言九鼎,应者云集,无人能反驳,甚至搞崇拜、神秘化。沉迷于“国王”的角色定位越深、越久,对企业的潜在阻碍就越大。

如果把企业当作“儿子”,自己定位为“父亲”,情况会好得多。但凡明智的“父亲”,都会培养“儿子”,给其空间,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行动能力,有朝一日离开“父亲”或者“父亲”离开后,开辟属于自己的领域。

我们认为创始人还可以更谦虚一些,把自己定位为企业的“仆人”。

企业不仅是营利机构,更应该是一项伟大事业、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接力赛,而自己恰好举起了第一支“火把”;企业不仅是自己的,更是员工的、客户的、合作伙伴的,自己取得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其他人的支持合作,而自己恰好发挥了聚合、联接的作用。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达到阿里巴巴、万科、联想、美的的规模或许永无可能。但是,柳传志、马云和王石的“退出之道”,却可以为企业的创始人们学习、借鉴。

创始人修炼为成功的企业家,有很多难关,这也许是最难的一关,不是坚持,不是突破或创新,而是逐步放下,从“国王”到“父亲”,再到“仆人”,也就是从“大我”到“小我”,再到“无我”。

来源:商业评论精选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