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流浪地球》作曲阿鲲:围绕情感,创造中国人自己的科幻

大气、磅礴、情感、史诗级。

文|娱乐独角兽

如果回到两个月前,应该没人能想到中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本土科幻电影。可如今,在中国科幻电影市场无经验、无大体量作品引路的环境下,《流浪地球》意外闯入。首日票房破2亿,两天4亿、三天6亿、6天17亿、33天46亿……随着数字的成倍叠加,影片的口碑和人气也一路攀升,以“瑕不掩瑜”之势成为今年春节档当之无愧的双料冠军。

基于热度的居高不下,凡是和《流浪地球》相关的话题都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电影配乐亦不例外,有关电影流浪地球原声带取名太硬核的话题更是被频频推上微博热搜,于是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放置在《流浪地球》整个电影的配乐上。

大气、磅礴、情感、史诗级,如同观众在《流浪地球》观影过后的第一反应,电影配乐的感官传递亦是如此。有意思的是,除了《流浪地球》,同档期的《熊出没》背后也出现了阿鲲的身影。

一个是具有开创性的硬核科幻片,一个是常青树般的动画大电影,面对不同风格类型的电影,音乐如何在其间肆意跳跃?起到什么作用?又有何不为外人所知的碰撞历程?娱乐独角兽对话作曲家阿鲲,试图以寥寥言语进行细微捕捉。

当理工男遇到音乐

提到阿鲲这个名字,可能有人并不熟知,但《魔法门之英雄无敌VII》、《轩辕传奇》等游戏,《红高梁》、《芈月传》、《将夜》、《皓镧传》等剧集,《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纪录片,以及《功夫熊猫3》、《十二生肖》、《流浪地球》和《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影片必定家喻户晓。作为这些作品幕后的音乐工作者,阿鲲的作品早已陪伴大众多年。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读音乐以及走上职业作曲家这条道路之前,阿鲲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理工男,从小热衷于物理、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甚至还做过“码农”。也正是理工科的出身,使得阿鲲笔下的音乐多了些许不同。

“可能是之前学理科的原因,理科知识比较多一点,我喜欢分析和总结,以及各种解构或者的东西”在阿鲲看来,每一首曲子都有它自己的内在逻辑,理工科地思维方式恰好给了他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能够更容易找到音乐的逻辑。“找灵感就像碰运气,但是我认为一个专业的电影作曲家或者说我想成为的专业电影作曲家,其实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通过理性来帮助感性,以找到所谓的灵感和感觉。”

既有理工科的学习背景,又有音乐作曲系专业的就读经历,也许是这种奇妙的碰撞,在阿鲲的音乐里产生了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以此次《流浪地球》为例,电影原声大碟中共包括了43首原创音乐,由阿鲲作曲,联合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在Abbey Road Studios录音制作完成。

这43首音乐包含了从交响乐、管弦乐到电子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曲风,无论是电影点半部分中国大鼓的露出,还是到达地表后的铜管演奏、片尾的电子音Dubstep渲染,都为《流浪地球》中的母语化表达注入了更宏大的科技感。

“作为电影作曲家,我知道我的工作是来帮电影加分,是用音乐帮助镜头讲述一个更好看的故事。”无论是在做游戏、影视剧还是纪录片,阿鲲都清楚明白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角色和职责所在:帮助镜头讲故事。也正因如此,他的音乐也多了份克制与适度。

从心出发,音乐搭建《流浪地球》与《熊出没》共同点

“围绕着情感,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阿鲲回忆到,一开始和郭帆导演交流时自己还并未看到《流浪地球》的任何片段,郭帆导演一直强调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在灾难面前没有选择离开或放弃,而是不顾一切地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无私和信念感。正是这种饱含深情的讲述触发了他的作曲灵感,在回程的出租车上就写下了一段旋律。

后来拿到成片后,基于电影带来的震撼感,阿鲲用理性思维写了另一个更具宏伟感的曲子,“但是我们都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于是,那段因一时的情绪迸发而在出租车里创作的音乐成为了电影的片头曲。“理性能够给予帮助,但用直觉输出的东西其实也非常好,有时候会更准确。”

无独有偶,这种感性的恰逢其时,阿鲲在给《熊出没·原始时代》作曲时同样存在。放眼中国本土动画市场,能够连续称霸五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市场且持续迸发新生命力,《熊出没》当仁不让。春节档,《熊出没·原始时代》更是以票房超7亿之势再创系列新高,而影片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取得高票房,除了深受欢迎的动画形象和不断更新的精彩内容外,亦离不开饱满的情感内核。

身为《熊出没·原始时代》的作曲家,阿鲲介绍此次电影原声带的第二首以及主题乐基本上都是扣着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来谱写的,音乐主题以哑音长号为主,即对长号做弱音处理,这样可以让角色在气势汹汹的同时流露出些许幽默感。不同的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影片的主题和音乐均开始朝情感内核靠拢。

“最开始写片尾旋律的时候,我也没有看画面是怎么样的,影片当时还有很多点子没有定好。”片尾曲响起,熊大和飞飞隔着历史的墙壁会心一笑,音乐的卡点和情感的渲染恰到好处。谈及这段巧合,阿鲲不由地开心起来,“这个很奇妙,很多时候大家都会以为音乐是看看着画面弄的,像看图说话一样。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看画面的,完全从心出发反而能够对上。”

“两部影片都有一个很深的情感羁绊在里面。”从心出发、围绕情感,正是《熊出没》和《流浪地球》这两部看起完全不搭边的影片,在音乐上的共同点。

听不见的音乐也是好音乐

“‘听不见’的音乐也是挺好的音乐。”在阿鲲看来,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语言,优秀的电影配乐是需要该跳出来的时候跳出来,不该跳出来的时候最好让观众忘记它的存在。这种“跳出”与“隐身”兼备的音乐定位,在《流浪地球》和《熊出没》这两部春节档影片身上的平衡感尤为明显。

作为科幻片,《流浪地球》有它的科学外衣,当然也有情感内核,无论是对家园的眷恋、父子之间欲言又止的情感羁绊、亲人间的浓重情感都借由镜头语言和音乐语言一一道出;作为动画电影,《熊出没》看似打打闹闹的故事,但因人与动物以及新主人公飞飞等人的加入而多了更多的情感分支,友情、爱情、亲情、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跨种族大爱,也都借由电影和音乐的语言飞出银屏。

放眼社交网络,无论是《流浪地球》还是《熊出没·原始时代》,大众在感概电影剧情、特效、格局、性感之惊喜以外,配乐亦是被频频提及的好元素。

《流浪地球》的参与人员多达七千人,前后工期近四年;《熊出没》从2014年至今共诞生六部大电影,累计票房已超过25亿。正如《流浪地球》之于中国本土科幻片,《熊出没》之于中国本土动画电影,国内从业者正在掀起一页又一页新篇章,音乐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国内市场所重视。

谈及国内市场的变迁,从业十余年的阿鲲由衷感慨,“这次两边的郭导和林导专门飞去伦敦,能够感觉到他们对音乐的重视和用心。” 但不能忽视的是,国内音乐市场在得到重视之余,适当的保护亦不可或缺。眼下,春节档电影资源在互联网世界满天飞,《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作品配乐也经常被盗用进入别的片子。

“只希望尊重的版权市场环境以后也能越来越好。” 诚如阿鲲所言,在内容市场日益壮大的当下,健康的市场环境亦不能被忽视。曾经憧憬期盼的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之门已经打开,或许健康的版权市场也不远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