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增加值2937.10亿元、银证保持牌机构1042家、金融服务机构2180家……日前出炉的浦东金融业2018年成绩单显示,浦东不仅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最健全、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区域,且已逐步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自贸区建设联动的新格局。
其中,陆家嘴对金融业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以总部经济为例,目前陆家嘴集聚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各类营运中心、销售中心、财务中心、订单中心、培训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和国际性行业组织。
截至2019年2月底,陆家嘴共有13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大企业总部、营运总部、区域性总部、高成长性总部,其中经市商务部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102家。管理性总部包括国际知名的历峰商业有限公司、凯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等。
完备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一直是浦东金融业引以为傲的资本。2018年,陆家嘴金融城金融要素市场的国际化再度加码:我国首个向境外机构开放的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去年3月26日挂牌交易;去年8月8日,上海保交所国际再保险平台正式上线;黄金国际板已累计招募国际会员76家,成交金额4.9万亿元。
目前,浦东已经拥有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保险、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等金融要素市场,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密集、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金融机构集聚方面,浦东已形成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是全球金融机构最集聚的地区之一。2018年5月,陆家嘴金融城发布金融科技“陆九条”,联合业界打造全球最优金融科技生态圈。2018年,浦东新增银证保类持牌金融机构41家。截至2018年12月末,浦东拥有银、证、保类持牌金融机构1042家(其中,银行类272家,证券类477家,保险类293家);金融专业服务机构2180家,以上这些机构大部分集中在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自贸区持续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步伐,出台扩大银行业、证券业、金融市场等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25条意见。2018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2.55万亿元,占上海全市35.3%;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支总额4826亿元,同比增长1.7倍。
浦东还致力于打造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金融业营商环境。全国首个金融仲裁院、首个金融法庭,首家金融法院均选址陆家嘴。目前,陆家嘴已集聚30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包括普华永道、安永、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锦天城、大成、中伦、贝克 麦坚时等律师事务所,万宝盛华、上海外服等人力资源机构,贝恩、科尔尼等企业咨询机构,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等地产经纪服务机构,标准普尔、惠誉、穆迪等评级机构,以及上海海事仲裁院、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代表处等仲裁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片区,陆家嘴金融城拥有最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在投资管理制度创新、贸易监管制度创新、金融领域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都引领风气之先。健全的配套产业服务功能和市场环境,日益成为企业落户陆家嘴、留在陆家嘴的重要因素。
2018年,浦东再次推出“五大举措”集聚国际金融人才,包括搭建人才提供国际化事业舞台、建设更具推动力的人才发展平台、打响服务金融人才的金字招牌、推动海内外金融人才交流互动;探索法治化环境为金融人才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去年,陆家嘴管理局与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大学生职前研习坊”项目,聚焦人才发展全周期,联手重点企业,打造人才综合发展体系,培养未来金融家。
国际金融中心与全球科创中心联动也卓有成效。截至2018年12月底,新区累计国内上市企业105家,累计境外上市企业50家;累计新三板挂牌企业203家,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84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新挂牌企业为科技企业。
深入推进实施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素质队伍战略,是浦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战略方向。陆家嘴金融城将始终致力于提高金融业经济密度,提升金融业贡献率,持续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