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黄浦后,这家民企说:想到想不到的,都有区里人帮“跑腿”

“有些地方的招商,是等着企业‘送上门’;黄浦的招商,是‘主动出击’,热情服务,几乎不用我们做什么,都是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在‘跑腿’”。

图片来源:中洋集团供图

文:茅冠隽 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黄浦江边,外滩SOHO的C幢22层,是中洋集团位于上海的总部地址。作为一家已在江苏深耕数十年的民营企业,中洋集团从有意愿设立上海总部到确定落户黄浦,只用了短短两个多月。

“有些地方的招商,是等着企业‘送上门’;黄浦的招商,是‘主动出击’,热情服务,几乎不用我们做什么,都是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在‘跑腿’,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对记者说。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集现代渔业、不动产业、金融投资、酒店旅游、生物工程等板块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集团企业。现代渔业是中洋的第一产业,中洋从事水产养殖已有近30年历史,现已建成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中洋河豚庄园,拥有现代化的渔业养殖设施、设备。

中洋还建有长江珍稀鱼类企业院士工作站、国家级河豚良种场、国家农业部水产养殖示范场,并以总部基地为核心,辐射全国建立养殖基地,目前已建有中洋广东基地、湖北基地、山东基地等。

中洋金砖酒店和中洋·高尔夫公寓

这些年,借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中洋集团主动把业务板块和上海融合。“事实上,这10年来我们的业务已开始在上海布局:在虹桥天地有我们的渔业销售公司;集团有3个生物工程团队,其中一个就位于上海;集团的一个不动产业务团队、两个基金团队也在上海。”钱晓明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来自江苏的民营企业,怎么更好融入、接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公司决定整合现有资源,在上海设立一个新总部。

消息传出后,包括黄浦在内,上海共有5个区和中洋集团进行了联系。“去年5月,第一个主动走出去和我们接洽的就是黄浦区,一直反反复复和我们确认各种细节、几乎每周都和我们有沟通和推进的,也是黄浦区。这种招商引资力度、开放进取的意识让我们很感动———对于黄浦区而言,多一个中洋不多、少一个中洋不少,但区里对于企业落地的强烈愿望,我们充分感受到了。”

钱晓明告诉记者,这种对接、沟通并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能把政策说清楚、把服务讲明白,实实在在,没有“套话”、“暗语”。“事后也证明,区里有一说一、说到做到,包括公司选址、政策优惠、金融配套、人才公寓落地等前期承诺的事项都实现了。

大多数事项,都是区商务委、金融办、社保局、市场监管局、科委等相关部门人员在帮我们办理,我们想到、想不到的,都能一一办妥。集团不少高管人员感叹,到了这里‘有家的感觉’。”

去年11月28日下午,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巢克俭前往中洋集团调研,听取了各种意见建议,表示“欢迎更多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区政府相关部门将尽全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让落户黄浦不久的中洋集团很受鼓舞。

在前期和区商务委的接洽中,中洋集团为走出南通、接轨上海提出了四点设想:一是在上海设立销售总部,把旗下珍稀鱼类品种深耕到上海市场,辐射全国市场;二是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总部,利用上海丰富的人才优势,争取在生物研发领域全面突破;三是发挥中洋集团开发高端房地产项目的优势,积极参与黄浦区的旧区改造及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四是利用金融优势,在黄浦区设立相关产业发展基金,把中洋旗下更多的产品通过资本运作上市。

这些想法得到了黄浦区的积极响应,如今,中洋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中洋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洋渔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已注册完毕,其他公司也在注册中。

中洋集团现代渔业的主打产品是河豚,在河豚养殖方面,中洋集团有近30年的经验。其上海总部入驻黄浦后,将重点开发利用河豚毒素对人体中枢神经阻断作用的生物特性,研发新产品,用于戒毒、镇痛、麻醉、安眠、降血压和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医疗健康领域。

借助上海的人才优势,该项目进展顺利,目前项目已进入技术完善和中试阶段,进而进入工艺设计和试生产阶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我们打造‘双总部’战略。江苏总部有几十年的基础,有大部分渔业基地;上海总部有信息、人才、金融等资源优势,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在这个战略的引领下,公司将更好地立足长三角、更好地辐射全国乃至全球。”钱晓明表示。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