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生活百态,原生家庭剧集需要“都挺好”式变革

家庭伦理剧不断变革的脚步在继续。

文|深壹 木木

“原生家庭可能给你带来多大伤害?”

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的现实主义剧集《都挺好》播出后掀起了热潮,剧中姚晨、倪大红、郭京飞等演员的生动表演将现实生活中的原生家庭问题展现地淋漓尽致,使该剧在观众中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豆瓣评分达到8.5分,同时也在观众中掀起了关于家庭问题的热烈讨论。

其中#父母自愿给钱算不算啃老?#的微博话题在《都挺好》开播后达到了1.2亿的阅读量和2.2万的讨论量,让观众的目光从荧屏转向了生活。

剧中苏家三位儿女和父亲苏大强之间产生的关于赡养问题的摩擦,以及在生活中因为柴米油盐的琐事和生活方式产生的纷争,《都挺好》将现实家庭中的生活细节在荧屏中极尽描摹。儿媳与老丈人,儿子与父亲,妻子与丈夫,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碰撞在荧屏这个放大镜下都得到了数百倍的放大,家庭中的细枝末节的故事也变的更为鲜活。

角色破立结合,塑造鲜活人物群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是《都挺好》播出后在观众心中引起的共鸣。

苏家五个人中,强势固执、重男轻女的妈妈,软弱无能、逃避现实的爸爸,自尊心强又无法承担责任的大儿子,恃宠而骄且不断啃老的二儿子,忍气吞声却不断被压榨的三女儿,五个角色在剧中呈现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正是这种角色的鲜明的差异性,让追剧的观众表示能够从剧中不同角色的身上看到自己家庭成员的身影。

这部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人特点,十分立体,角色的不干瘪,是观众对于这部剧的第一观感,而角色在剧中的转变也成为了该剧的一大特色。

“你妈走了,我可咋办呢”,《都挺好》的剧情最初便是苏大强躺在大儿子腿上,满脸哀怨惆怅,丧妻后无助的形象在该剧一开始时便展现了出来。但是随着剧情发展,苏大强却发生了360度变化,从面对老婆不敢说话表态,甚至拒绝与儿女进行眼神交流的“懦弱父亲”,变为在家为所欲为、呼朋唤友的“家中霸王”,苏大强的形象在仅仅十集的剧情中便实现了由立到破再到立的过程。

苏家三个子女的角色同样实现了由破到立的过程。

在剧集一开始时,苏明玉在机场接机,但是苏明玉与时隔十年未见的大哥苏明哲相遇之后却十分冷静和疏远,两人间全然没有亲人之间的亲热感出现。之后苏明玉在家中与二哥苏明成、二嫂朱丽的交流过程同样引起了观众的讨论:明玉为什么这么冷漠,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明玉在年幼时受到来自妈妈的不公平对待和来自二哥的欺压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明玉之所以对家人保持冷漠态度的原因也由此揭晓,明玉也随之从一个冷漠的人物形象转变为一个令人心疼的人物角色,实现了角色的变化。

大哥和二哥在之后的剧情中,角色设定同样也在悄然改变。大哥从一开始的家中孝子,逐渐将自己自私、重面子的一面展现出来:失业之后为了面子和家人撒谎,被拆穿之后便向妹妹发泄怒火;家中兄妹发生冲突却全然不予理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形象随着剧情展开变得越发明显。

同时二哥也在剧中由一开始的令观众厌恶的霸道啃老族,随着后期陪伴在苏大强身边“备受折磨”,让观众开始心疼起来,也让观众对苏明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在将剧中角色刻画地十分生动之外,剧中的叙事过程采取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的方式,这种相互对应的方式也将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揭示了出来。

在之前的剧情中,苏明玉冷漠的态度遭到家人无情的抨击,同样也使许多追剧观众十分不理解,但是在之后回忆往事的镜头中,便将苏明玉在家中与母亲之间存在的矛盾揭露了出来,使得之前的伏笔都和剧情一一对应,也更加彰显了家庭对于苏明玉的影响。

穿梭时间线,追溯原生家庭往事

原生家庭对于子女的影响,在国产剧集中多数被当做剧情中的部分背景因素来使用,但是如《都挺好》这样整部剧集聚焦原生家庭对于儿女影响的剧集仍然较少。反观国外的剧集,讲述原生家庭对子女影响的高分剧集却已有许多:《德雷尔一家》《梅尔罗斯》《我们这一天》等,其中美剧《我们这一天》在豆瓣获得第一季9.5分,第二季9.4分,第三季9.5分的高分,堪称讲述原生家庭剧集中的经典之作,虽然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但对于原生家庭的刻画却极易让人从中得到共鸣。

作为一部讲述原生家庭的剧集,挖掘出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这一天》对于其中角色的刻画与《都挺好》采取了相同的模式,如果说《都挺好》在前几集中一直让回忆不断闪回,是为了对现在的子女的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进行解释,那么《我们这一天》则是将回忆镜头和现在情景融合的更为紧密,从三代人之间追寻原生家庭的前世今生。

整部剧以“完美爸爸”杰克和“歌手妈妈”贝卡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龙凤胎凯文和凯特,领养儿子兰德尔的视角为主展开,在呈现孩子现在的生活时,穿插他们儿时与父母的生活往事。

从不断转变的时空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代人之间存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代是杰克和贝卡的父母,杰克的酗酒并且带有暴力倾向的父亲,让杰克同样成为了一个面对压力时依赖酒精的男人,同时杰克也开始努力控制自己不能重蹈父亲覆辙,成为一个与父亲截然相反的好男人。而杰克呈现出的“好男人”特质,也让他的三个孩子深受鼓舞,三代人之间深入骨髓的羁绊便这样被刻画出来。

“摆脱家庭对于自身的不良影响”,是许多对自己原生家庭不满的人想要努力做到的,也是原生家庭剧想要努力展现出来的真实内核,让原生家庭剧能够突破不同的文化实现对观众内心痛点的直击。

剧中将“领养孩子”“溺爱孩子”“给孩子鼓励还是批评”等多个家庭问题向观众娓娓道来,同时也把“肥胖歧视”等社会现实问题融入其中,将家庭中存在的摩擦和生活中的困惑抽丝剥茧地进行分析,这是原生家庭剧集最引人入胜之处,也是最能激起观众共鸣之处。

打造“真实”内核,用情感背书

聚焦原生家庭的剧集,真正能够实现在家庭剧集中脱颖而出的,笔者认为,“真实”和“逻辑”这两点缺一不可。

首先是“真实”,真实到戳心,原生家庭剧集中,展现真实问题是第一要义。这也是《都挺好》在播出后不少观众的反馈,剧中“作妖”不断的长辈,在工作和家庭中被束缚的儿女,事业和孝顺如何平衡?是现在摆在不少80、90后面前的难题。正是将这种现实生活中真实地困扰着大众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在剧中呈现出来,才因此能够获得观众的共鸣。情感的真实同样如此,面对家庭中存在的情感纠葛,《都挺好》将不同儿女处于不同立场时的情感能够精准地再现。

其次便是“逻辑”,在讲述故事时,如何将老一辈对年轻一辈的影响在剧中清晰地展现出来,是家庭剧集一直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讲述原生家庭的剧集需要正视的问题。将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梳理清晰,让观众可以厘清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感受到不同的事件对于角色转变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单纯地将家庭矛盾放大最后戛然而止留下一地鸡毛。

《都挺好》不再局限于家庭琐事这个小圈子,而是跳出圈层,从更高的维度中来叙述,解析家庭对人的角色和性格产生的巨大影响,将现实的婚姻观和家庭观在镜头下进行剖析,从《都挺好》中,可以感受到家庭伦理剧不断变革的脚步在继续。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