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老师联合国开讲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纽约时间2月21日—2月27日,网红漫画家、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画作作者小林老师(林帝浣),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纽约华美人文学会、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了三场巡回讲学。

文/界面广东 邓晓 实习生 赖铧

纽约时间2月21日—2月27日,林帝浣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2月21日)、纽约华美人文学会(2月24日)、纽约联合国总部(2月27日)进行了三场巡回讲学。受联合国中文语言项目组之邀,在联合国总部,他将面向联合国全体工作人员,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与水墨艺术,展出中国二十四节气水墨画与水墨漫画作品,把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带到大洋彼岸美国。林帝浣透露,他将从广州美食和鲜花开始,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岭南文化。

当中国二十四节气遇到纽约

“你们知道为什么屋里这么热,我还带着围巾吗?”他笑着问听众,“我是用它遮住我的肚腩。”印第安纳大学是林帝浣在美国演讲的第一站,在原本只能摆放120张椅子的华美协进社二楼会议室,最终被将近300位听众挤得水泄不通。有“行走的段子手”之称的小林老师,在长达90分钟的讲座中,引得听众席里不断地传来笑声与掌声。

林帝浣演讲现场

为表达对站立听众的尊重,林帝浣坚持全程站立,他与现场的听众分享了他创作“二十四节气”摄影和绘画作品的心得与感悟,以及他参与组织公益活动的实践和心路历程。林帝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大学前,他一直生活在广东农村,家乡人的推崇,使他对“二十四节气”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和尊崇。

林帝浣说,他的演讲风格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在谈到严谨观点时,他又会表现出一种沉稳与练达。关于节气,他举例说,“小满”体现了中国人“盈满则亏”的处事哲学,而“寒露”从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中年人的复杂心境。在谈到人生哲理时,他会说:“世界上其实没有最好吃的东西,是食物背后的情感让你感动……”

在接下来的三场演讲中,林帝浣收获了许多鲜花与掌声。2月27日,林帝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带来中国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介绍,讲解水墨画创作的入门与现场示范。同时,他与听众分享了自己利用艺术创作,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共同建立梦想走出大山的故事。

林帝浣为现场观众签名

现场观众认为,林帝浣的演讲风格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仿,平实中透着幽默,幽默中又散发出人生智慧。华美协进社社长兼总裁贺志明对于这次讲座,用“催人向上”“寓教于乐”和“动人心弦”等褒奖语汇给予高度肯定。

“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有趣”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林帝浣的“二十四节气”国画,被中国代表团选中为申报推介宣传画,一举惊艳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申遗成功的完美助攻,林帝浣也因此成为“中国节气申遗画作第一人”。

在对中国文化的诠释上,小林老师总是能够找到更为有趣的切入点,让外国人更愿意去了解中国文化。他说,“美食文化”最能够拉近世界各国外交官的距离,像立冬的时候要吃辣椒,辣椒就是从美洲传到中国的。“通过种种比较,大家就会有一个生活的切入点,让他们更愿意去了解。”

林帝浣创作的二十四节气绘画作品

网友用“美醉了”这样的赞美来表达对“二十四节气”这一系列作品的喜爱。二十四节气的主题画,很多画家都有涉猎。“很多年轻画家用日韩插画来表现,也蛮好看,但那不是中国的东西。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而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领域就是水墨画,这些写意画,看起来简单,关键是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进去。”

从“立春”的探梅到“大暑”的蝉鸣,从“秋分”的红叶到“大寒”的雁飞……25幅意境悠远的“二十四节气水墨画”为观众带来无穷诗意享受。林帝浣用一支丹青妙笔,勾勒出四季流转的诗意,更把中国人绵长的智慧,在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们重新认识“二十四节气”的非遗之美。

现场观众在欣赏小林老师作品

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中,小林老师表示,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后,他将目光投向《诗经》和《本草纲目》,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做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可以想见,在小林老师的立体式解读之下,我们对于传统民俗、传统文化的理解,将更深入,从而融入我们的血液。

林帝浣立志于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他说:“绘画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心态的年轻,因为当我知道得越多,创作的东西越多,我就越发现这个世界有更多、更精彩、更美妙的东西等着我去学习和了解,去创作成新的样式,可以说每一天都能面临新的挑战,体验到新的快乐。”

林帝浣,江湖人称:小林老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现任职于中山大学,专栏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网红段子手、漫画家。著有《等一朵花开》《时光映画》《诗经绘》《我想给你拍张照》《遇见新疆》《中国最值得拍摄的50个绝美小镇》《广州经典游》等书,并因其用《时光映画》里的作品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助力,征服联合国申遗评委,又用10幅国画惊艳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而红遍大江南北。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