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后遗症加剧爆发,誉衡药业去年盈利又下降了近60%

若未来收购的这些公司的盈利继续下降,那么由此导致的商誉减值将持续影响誉衡药业的业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梁昌均

此前深陷流动性危机的誉衡药业(002437.SZ)交出了一份并不乐观的业绩答卷。

誉衡药业2月25日晚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增收不增利,期内实现营收约54.84亿元,同比增长超80%;净利润近1.27亿元,同比下降近60%。这是该公司净利润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2017年同比降幅亦接近60%,盈利规模基本回到2010年上市以前。

对于营收大幅增长的情况,誉衡药业称,主要系“两票制”政策使得医药流通的中间环节取消,药品终端招标价有所下降,但生产企业出厂价出现上升。另外,公司营销转型取得一定效果,库存降低,业务逐渐向县域级等终端市场下沉,慢病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多个核心产品销售呈高增长态势。

但这未能阻挡并购后遗症的爆发。近期诸多企业因商誉等资产减值,导致业绩出现大幅下降,甚至巨亏,此前热衷收购的誉衡药业也没能摆脱这一影响。

誉衡药业称,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此前并购的部分企业2018年利润有所下降,对相关企业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此外对应收款项、存货等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合计减值总金额约为3.80亿元。

根据同时发布的关于计提2018年度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誉衡药业2018年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金额达2.63亿元,是此次资产减值最多的部分,对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最大。

根据公告,誉衡药业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涉及的企业包括全资子公司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普德药业)、上海华拓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华拓)和南京万川华拓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万川),主要系这三家公司业绩未达预期。

誉衡药业于2015年以27.75亿元现金收购普德药业100%股份,形成商誉16.39亿元,交易对方承诺普德药业2015 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89亿元、2.08亿元、2.29亿元。但实际业绩承诺期内普德药业实现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95亿元、2.11亿元、1.91亿元,最后一年业绩并未达标,誉衡药业在2017年便对普德药业的商誉计提了4379万元。

2018年随着全国各地加强辅助用药监控,甚至是限制使用,拥有多个辅助用药的普德药业业绩进一步恶化,实现息税前利润仅有近1.02亿元,低于被收购时的盈利预测金额,由此也可知净利润更是继续大幅下降,因此再次计提近1.97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未来随着全国辅助用药目录出台,该公司业绩恐怕难以好转。

上海华拓和南京万川则是誉衡药业在2014年实现控股的企业,产生的商誉分别约为9.45亿元、7.05亿元。誉衡药业在公告中称,2018年这两家公司实现息税前利润合计约为1.86亿元,亦低于被收购时的盈利预测金额,需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近6658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誉衡药业最近三年财报,除了普德药业和上海华拓等公司业绩出现下降外,还有收购的西藏阳光、蒲公英等子公司业绩出现了明显下降,然而誉衡药业此前仅在2017年对普德药业的商誉计提了减值,对其他企业商誉未作减值处理。与2017年相比,2018年商誉减值金额大幅增长近5倍,且涉及企业范围有所增加,显示誉衡药业的并购后遗症加剧爆发。若未来收购的这些公司的盈利继续下降,那么由此导致的商誉减值对持续影响誉衡药业的业绩。

誉衡药业自2010年上市后,频繁对外并购扩张,其实控人朱吉满也因此被称为医药界的“并购狂人”。数据显示,最近四年誉衡药业商誉总额维持在36亿元以上,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约为36.26亿元,占同期近资产的比重接近80%,而普德药业、上海华拓、南京万川这三家企业的商誉总值接近33亿元,是最大的三颗雷。

值得一提的是,誉衡药业去年曾计划向上海力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售普德药业、上海华拓、西藏阳光100%股权,对价不超过55亿元。虽然这三家公司业绩不振,但对誉衡药业的贡献突出,2017年合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誉衡药业的57%、130%左右,如此草率剥离引发市场质疑,不过最终双方因价格和支付进度等条款未能达成一致而终止。

按照誉衡药业的说法,剥离这三家企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战略转型,拟逐步剥离/出售部分与战略方向不匹配的传统制药业务,从而逐步聚焦到慢病口服药和生物药领域。但是目前,公司新业务尚无法支撑起业绩,而原有的核心子公司已因业绩不及预期出现商誉减值。随着公司未来转型取得一定成效,这些公司可能依旧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也是誉衡药业控股股东誉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誉衡国际、健康科技极其艰难的一年,因股权质押爆仓导致的流动性危机不断加剧,并已遭遇三番被动减持。此外,誉衡药业去年筹划的引入战投、多项收购事项也都先后以失败告终。

债务危机、业绩下降、资本运作不顺等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也导致誉衡药业股价持续下跌,2018年该股股价累计下跌近60%,今年以来虽有所反弹,但仍在相对低位。若未来业绩难以好转,最新76亿元的市值恐将难以支撑。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