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宣布,将在本届国际电影影展中推出一系列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专题电影展播,首批确定展映的10部电影名单已经公布,分别是《影子部队》、《伊万的童年》、《莉莉玛莲》、《卡萨布兰卡》、《铁皮鼓》、《莫斯科保卫战》、《风云儿女》、《扬子江风云》、《死囚越狱》和《夜幕将临》。
今年是2015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在上次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获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从那时起,关于大战和人类命运的反思,促使电影题材中形成了一类独特的门类,也就是反战电影和二战电影。这些电影的故事背景往往与那些战争中的时光有关,除了政治,更多涉及到战争中的亲情爱情以及人们永恒的道德良知。它们有的格调深沉,色彩凝重,譬如梅尔维尔导演的《影子部队》,写实般还原了二战期间法国地下游击队艰难的战斗生活,显得冷酷而无情;有的则光怪陆离,隐约透着创作者的辛辣讽刺,这类的电影当推施隆多夫的《铁皮鼓》,其原著作者正是曾参加过二战的君特·格拉斯。
作为二战中伤亡惨重的一方,苏联人对于卫国战争贡献了无数的电影题材,《伊万的童年》和《莫斯科保卫战》具是其中的经典作品,前者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与爱德华·阿巴洛夫合作创作,讲述了这场战争是如何摧毁一个12岁俄国男孩的童年,后者则选择了里程碑式的莫斯科战役为题材,这部一共四集的电影是典型的苏联式大制作,导演尤里•奥泽洛夫使用了五千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加,规模令好莱坞汗颜。
另一些导演将注意力聚集到二战中一些普通人的真人真事上,《死囚越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讲述一名法国中尉如何成功逃离纳粹监狱的故事。而另一部纪录片形式的《夜幕降临》则选用了真实的影像资料,揭露了二战时纳粹集中营中对于犹太人的那些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
战胜国以外,来自德国的电影在反思战争中做的异常出色,除了稍显魔幻色彩的《铁皮鼓》,还有法斯宾德的代表作《莉莉玛莲》,这首以同名歌曲命名的电影讲述了歌唱者曲折的命运。同样是爱情题材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
中国也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本次影展中首批公布的10部电影,其中有两部来自中国,分别是《风云儿女》和《扬子江风云》,其中《风云儿女》在抗战时期就已让全国观众耳熟能详,它的编剧和导演们是田汉、夏衍、许幸之等,均是战争时代闻名全国的创作者,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而《扬子江风云》改编自邹郎原著的间谍小说《死桥》,描述地下情报员“长江一号”和战友在日军监狱中执行“死桥计划”,力保“长江封锁线”的真实故事。
这些电影均在20世纪经受了时间检验和观众的苛责,今时今日的观众在再次领略它们的时候,想必也会在浪漫的艺术创作气氛和残酷的故事中体会过去艺术家们对于人类罪恶的反思,共同为战争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