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IPO报告

受证监会市场监管影响,A股市场IPO数量18年出现大幅下跌,仅为去年的1/4,数量的锐减带来对募资规模的直接影响,相比数量变化,18年募资规模没有出现急剧下滑,约为去年募资规模的3/5。

文|投中信息

本期报告导读

  •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 中国企业IPO行业和地域分析
  • VC/PE机构IPO战绩
  • 中国企业十大热门IPO
  • 年度IPO总结与展望

01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全球市场IPO募资规模实现增长;A股市场受监管影响规模数量双下跌;港股推行IPO改革制度全球募资规模最高;全年IPO市场数量分布港股占绝对优势,规模分布港股下半年占比突出,反超A股。

1.全球市场IPO募资规模实现增长

2018年全球中企IPO数量上有大幅减少,整体募资规模不减反增,增幅达20%。

A股审核的严格性,直接导致了今年IPO数量的全面下降,但是数量的下降并没有带来规模上的减少,一方面由于今年港交所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新经济公司入市,成全球IPO最为活跃及募资规模最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伴随“独角兽”概念股的热潮,大额募资情况较去年有很大增长。

2.A股市场受监管影响规模数量双下跌

受证监会市场监管影响,A股市场IPO数量18年出现大幅下跌,仅为去年的1/4,数量的锐减带来对募资规模的直接影响,相比数量变化,18年募资规模没有出现急剧下滑,约为去年募资规模的3/5。

今年A股市场大额募资情况频发,拉高市场整体募资水平,仅3只独角兽(工业富联、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及A股募资TOP5(详见报告第4部分)中的剩余其他企业年内的上市,就为A股IPO募资规模贡献了3/8的力量。

3.港股推行IPO改革制度全球募资规模最高

今年港股共计有205家IPO企业(不含转板及介绍上市),其中中企有176家,占比高达6/7,成中企IPO主战场;同时今年港交所以2173亿元的IPO募资总额登顶全球交易所IPO之最;近3年港股IPO数量不断上涨。

在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2018年的IPO成绩单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其中,作为今年积极推进新上市制度改革的港股市场,因上市门槛拓宽、上市条件有所宽松,吸引了众多新经济公司入市,助推了全年港股市场的IPO募资规模。

4.全年IPO市场数量分布港股占绝对优势

今年共有321家中企全球IPO,其中A股105家,港股176家,美股及其他40家。毫无疑问,港股在IPO数量占比上占据绝对优势。A股整体发行市场不佳,美股较去年也有所增加。

5.全年IPO规模分布港股下半年占比突出

今年中企全球市场IPO规模共计4162亿元,A股IPO规模上半年优于下半年,同时优于港股同期;港股下半年表现突出,反超A股;美股及其他(青岛海尔FWB上市)大额募资集中在3、7、9、12月,大额募资主要来自于热门IPO,比如3月的爱奇艺、B站,7月的拼多多,9月的蔚来汽车、英语流利说、云米科技、趣头条、触宝科技,12月的腾讯音乐、蘑菇街、360金融。

02 中国企业IPO行业和地域分析

互联网公司IPO规模最高,制造业企业在IPO数量上排名第一;2018IPO主要集中在香港、广东及上海,北京地区募资规模领跑全国是第二名广东2倍;港交所成今年IPO主战场。

1.IPO行业分布

从募资规模来看,互联网企业IPO占比最高,很明显与港股鼓励创新科技企业上市的政策息息相关,不过互联网企业IPO数量排行位居第六位,数量上没有绝对优势,但是IPO规模最高,可见其受市场的追捧程度。

2.IPO地域分布

3.IPO交易板块分布

03 VC/PE机构IPO战绩

IPO退出小幅回升,科创板设立为市场带来福音;全年IPO退出回报主要集中在6、7、12月,退出波动大,整体退出回报率维持在240%,IDG资本喜提年度IPO战绩第一名,获投19家公司上市。

1.IPO退出小幅回升,创投冬天也有曙光

2018年受A股IPO审核严格的影响,全球市场IPO中企数量大幅回落,同时,港股市场今年推出新政吸引新兴及创新企业,打破交易记录,IPO募资金额为全球之最,为机构退出提供通道。

2018年IPO账面退出回报金额和平均账面回报率均有所回升,整体变化不大,预计短期内仍不会有所起色。我国VC/PE所依赖的主要退出路径仍是A股IPO。在当前A股的发行制度下,投资机构面临着退出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问题;同时,今年IPO发审的放缓也对VC/PE的退出产生一定影响。11月提出设立科创板无疑是创投寒冬的曙光。

2.全年IPO退出波动大

对于中国企业IPO来说,2018尽管A股行情惨淡,但是港股和美股上市企业有增无减,获投企业纷纷赴港上市或海外上市寻求出路。

2018年VC/PE机构IPO账面退出回报金额主要集中在6、7、12月,远超全年平均水平;全年平均账面回报率波动显著,整体维持在240%左右。

3.参投中企IPO机构TOP10

4.参投中企IPO机构TOP10

04 中国企业十大热门IPO

中国铁塔以473亿元的募资总额高居全球IPO之最,前十大IPO募资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近2倍;年度A股、港股TOP1分别为工业富联、中国铁塔。

1.年度全球前十大IPO

与2017年相比,今年前十大IPO募资规模1883亿元,是去年募资规模近3倍。

2.全球前十大IPO重点解读

3.全球前十大IPO重点解读

4.年度A股TOP5

6.年度港股TOP5

05 年度IPO总结与展望

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并不乐观,在港股市场放开争议多年的“同股不同权”之后,A股也加快对“同股不同权”的探索试点,同时推出科创板;预计19年A股IPO审核延续从严态势,港股IPO市场仍将大概率保持强势。

1.全年IPO总结及展望

(一)A股

2018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并不乐观,以往长期登顶全球IPO之首的A股市场,今年的IPO核发数量以及募资数量却逊色于港股市场,对于IPO资源的争夺,不仅仅反映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而且还会或多或少反映在A股市场港股市场之中。回顾今年的情况,在港股市场放开争议多年的“同股不同权”之后,A股市场也加快对“同股不同权”的探索与试点。就在近期,不仅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纳入至港股通的渠道,而且对于近期市场关注度很高的科创板也可能获得放松的预期。

2019年IPO审核将延续从严态势,继续优化产业生态结构,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审核速度。随着科创板加速推进,更多科技型、新经济业态类企业将寻求在科创板上市。

(二)港股

2018年,港交所修订主板《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非营利生物医药公司以及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来港上市,这是香港市场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也是最具争议的一次改革。在2018年全球新股发行的舞台上,香港交易所绝对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其IPO募资总额稳居世界之冠。 2019年港股IPO市场仍将大概率保持强势,融资额预计最多达到2300亿港元。

本文相关数据来自CVSource投中数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