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报告

2018年,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案例数量和规模大幅反弹,融资案例数量776起,较2017年增长36.38%,融资规模104.01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46.41%。

文|投中信息

本期报告导读

  • 医疗健康VC/PE市场投资热度高涨
  • 医药行业助力医疗健康并购市场回暖
  • 医疗企业IPO数量受A股监管影响锐减
  • 医疗健康行业政策导向

随着近年来医疗体系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国家对医疗药品和器械创新的不断鼓励、以及对互联网+医疗的不断促进,在2018年“资本寒冬”下的冲击下,医疗健康行业依然获得了资本的高度关注,成为最受关注的投资方向之一。

1.医疗健康VC/PE投融资趋势

2018年,我国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完善,医疗技术不断突破、医药行业和医疗器械不断创新,医疗健康行业获得了更多资本的关注。

2018年,医疗健康行业VC/PE融资案例数量和规模大幅反弹,融资案例数量776起,较2017年增长36.38%,融资规模104.01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46.41%。

其中,共有25家企业融资规模超亿美元,融资总额共计56.8亿美元,占2018年度融资规模的54.61%。大规模交易频发带动医疗健康领域融资规模稳中提升。

2.细分行业分布

2018年,医药行业和医疗服务融资数量占比之和高达56%,医药行业更是在融资规模上以46%的占比占据半壁江山。随着药品保障供应制度日益完善以及医药研发创新的促进,医药行业未来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3.VC/PE融资地域分布

2018年,医疗健康行业获得VC/PE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北、上、苏、广、浙五个地区,其中,北京和上海最为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和科技力量的汇集等共同推进了一线城市及所属省份的医疗健康融资市场发展。

4.主要机构投资分布及典型案例

2018年参与注资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机构高达860家。其中,机构投资频次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21次,为投资频次最高的投资机构,且在医疗技术、医药行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多个领域全面开花。

总规模上,平安医保科技于2018年2月3日获得11.5亿美元融资,融资规模为年度最大额,投后估值达到88亿美元,由IDG Venture (海外)、SBI投资(思佰益)、SoftBank capital软银海外共同投资。

平安医保科技是一家科技驱动管理式医疗平台,主要为医疗系统提供控费、精算、医保账户、医疗资源管理、健康档案应用等管理服务。本轮融资的完成为平安医保科技提供了弹药,使公司成功跻身一线独角兽行列。

02 医药行业助力并购市场回暖

2018年,社会办医热潮涌现,资本市场对非公医疗机构投资热情高涨;国家助力医疗体系不断改革完善,鼓励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我国医疗健康行业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行业创新将为必然发展趋势,产业整合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益将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

1.医疗健康并购情况

当前,我国医疗健康领域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产业整合并购能产生协同效益、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将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2018年,社会办医热潮涌现,资本市场对非公医疗机构投资热情高涨,国家助力医疗体系不断改革完善,鼓励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并购数量和规模有所反弹,宣布并购数量高达568起,较上年增长27.93%,宣布并购规模315.0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1.04%;完成并购数量227起,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并购规模140.3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4.47%。

2.细分行业分布

医疗健康领域多点执业全面放开、药品加成全面取消、鼓励药品创新等新政策极大程度鼓励了医药行业的发展。

2018年,医药行业在并购数量和并购规模上均拔得头筹,以绝对优势领跑其他细分行业。227起并购事件中,医药行业占据97起;140.32亿美元并购规模中,医药行业完成60.75亿美元。

3.并购重点案例

(一)项目

2018年5月4日,鼎晖投资与远大医药提出以每股33.6澳元现金收购Sirtex Medical(ASX:SRX)的全部股票,交易价格共18.7亿澳元(14.1亿美元)。 2018年9月20日,交易完成。

(二)规划

Sirtex总部位于澳大利亚,主攻肿瘤介入治疗,核心技术为一种选择性内部放射疗法(SIRT)。目前,Sirtex产品尚未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此次收购不仅有助于将Sirtex产品引入中国市场,而且还将有助于远大医药深入多产业医疗器械布局、进入肿瘤介入领域。

03 医疗企业IPO数量受A股监管影响锐减

2018年,港交所新规吸引了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降低了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门槛;但A股市场监管趋严,医疗健康企业上市受到影响,导致IPO数量大幅减少。

1.医疗健康IPO情况

2018年,港交所新规吸引了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但A股市场医疗健康企业受监管影响导致IPO数量大幅减少,因而全年医疗健康行业IPO数量仅为15起,为近5年来数量最少;但在大额募资交易引领下,IPO募资规模有所上升,全年募资总额高达36.61亿美元。

其中,药明康德于2018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后,又于同年12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第六家同时在AH股两地上市的医药企业,募集资金超10亿美元,带动本年度医疗健康企业IPO募资规模稳步回升。

2.IPO细分行业分布

2018年,医疗健康领域企业IPO数量共15起,其中,医药行业企业过半,赴港上市企业占绝大多数。2018年IPO企业中,规模TOP5的企业均在香港上市,其中4家均为医药企业。

3.医疗健康IPO退出情况

2018年,医疗健康领域共有72家机构基金通过8家企业上市实现账面回报。在8家上市企业中,7家均为医药企业。IPO退出数量较上一年大幅减少。

其中,共计16家VC/PE机构基金通过药明康德上交所上市实现账面回报,IPO账面回报规模高达8.49亿美元。汇桥资本、国开博裕、中民资本通过药明康德上市实现超亿美元账面回报。

04 医疗健康行业政策导向

2018年,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发展,推动现代化医疗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港交所发布上市新规,修订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规则。未来,医疗健康行业将受到更多关注。

1.港交所发布上市新规

2018年4月24日,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正式公布新修订的上市规则,上市新规于4月30日开始生效,并接受上市申请。上市新规主要有三大修订:

(一)生物

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即通常所说的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

(二)架构

容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即欲采纳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

(三)国际

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国内地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便利的第二上市渠道。

2018年三四季度医疗健康领域企业IPO数量相比本年前两季度有所回升,歌礼生物、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五家未获盈利生物医药接连赴港上市。资本寒冬之下,港交所上市新规给众多生物科技公司发出了利好的信号。

2.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18年,长春长生因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我不是药神》引爆大屏幕、丁香医生揭秘百亿保健帝国权健等不断引起大众对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解决人民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问题,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调整药品价格。2018年4月2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外印发公告,对部分药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该次调整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一共涉及28项进口药物。2018年10月1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文件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未来将减轻大量患者家庭用药负担。2018年9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2018年11月1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正式实施。新版目录发布实施后,将能够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基础支撑,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3.推进“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近年来, 互联网医疗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极大提升了医疗健康产业水平与大众就医效率。新法规的出台在促进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着互联网医疗的体系、制度。

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

1、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2、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撑体系。

3、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对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保障数据安全作出明确规定。

2018年7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内容包括明确互联网医院性质及与实体医疗机构的关系、明确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活动准入程序和监管、明确互联网医院的法律责任关系等。

本文相关数据来自CVSource投中数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