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婆婆是如何被全民K歌套路的?

成功“移民”到移动互联网,让婆婆她们又找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吧。

文|投中网 张丽娟

春节,我随老公回到江西南昌市婆婆家过年。因为发烧卧病在床的缘故,这个春节里,我除了听雨,更多的就是听婆婆唱歌了。

这可不是在家里边打扫卫生边哼唱的那种“唱歌”。相反,是那种需要反复练习、认真唱好、上传网络的很认真的唱歌。即便在大年夜里,婆婆仍然在对着手机练歌。

为了练歌,婆婆还特意在年前就换了一个内存大的新手机,因为在全民K歌连续唱了500多首歌,旧手机的内存实在是不够了。

移动互联网的“新移民”

都说90后00后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几乎所有的相关企业都紧紧地盯着这些年轻的目标用户,几乎没有多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

即便是在2018年收割渠道下沉红利的那一拨APP里,趣头条、拼多多、快手、抖音等等产品也没有把中老年人作为自己既定的目标来设定。

全民K歌也在标榜着自己的年轻化——来自2018年12月5日全民K歌合作伙伴交流大会的数据显示,全民K歌用户中的活跃群体趋年轻化(请注意,他们提到的是活跃群体趋年轻化,不是全部用户),平均年龄为23.8岁,以90后、95后用户居多,且高达43%的用户集中于一线和二线城市。

但老年人群体并不甘于被移动互联网大潮抛弃。除了活跃在微信群之外,他们也在寻找着全新的登陆移动互联网的“诺曼底”。于是,拼多多被用于社交,趣头条被用于社交。只是,互相的沟通有限,更像是“人情往来”。

而全民K歌就不一样了,它太适合用于彼此的交流了,没有功利和人情的压迫,而且还有志趣相投的喜悦,过去的老街坊们也被打碎重新洗牌,大家惊讶的彼此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只我一人未发觉。

在某种程度上,这很有可能是中老年群体的第一个“兴趣社交圈”。

这当然也得益于全民K歌的定位。全民K歌的口号是:你其实很会唱歌。寄希望于搭建熟人K歌的社交圈子。从目前来看,这个熟人圈子显然是成功的。

以婆婆为例,2016年年底,婆婆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别人的唱歌榜单。好奇之下,她点了进去,之后下载App,慢慢地在App上练习唱歌,在App上结交朋友,积累粉丝。

关系链就这样被建立、被打开了。“里面有70多岁的人,60多岁的人,还有跟我一样50多岁的人,外地的人,南昌的人,大家互相关注,即便不认识也互相关注,感觉一下子多了很多朋友。”

“你也点进去,帮忙关注下嘛。”婆婆积极向我推荐,“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搞定的,很好玩的,你也可以试试看。”

要是用运营的术语,这可以归为“洗粉”,留下来的,就是兴趣社交的好友,大家可以进一步耍;留不下来的,就……算了。实际上,婆婆也是这样把身边的朋友分为两类——一起唱歌的朋友,和其他的朋友。

中老年人在全民K歌的“诺曼底登陆”显然是成功的。抛开他们在线上线下构建了全新的兴趣社交群体不说,从统计数据来看,“老人家们”并没有被时代淘汰,而是迎头赶上了。

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全民K歌24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比72.4%,2018年2月,这一数字变成了54.5%。而根据艾瑞2018年4月的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经不足30%(28.45%)。

相比之下,艾瑞数据显示,全民K歌30岁以上用户占到了42.42%;4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达到了6.52%,这个比例看起来不起眼,但是结合近1.3亿的月活用户,40岁以上的人群已经近千万人群。

双向“O2O”

在微信朋友圈里,每隔几天,婆婆就会分享自己的最新歌曲,或者自己成功打榜的榜单,正如她之前看到朋友的朋友圈一样。

“我们都会进线上的歌房唱歌,我自己会创建歌房,也会经常去朋友的歌房唱歌,或者去其他人的歌房里唱歌,不认识的人也会互相进入,发布自己的作品,互相点赞。”

婆婆的移动互联网“移民”之路,包括了从线下Offline到线上Online,再从线上Online到线下Offline的双向O2O。

线下的朋友在线上交流之后,通过微信或者QQ了解到了全民K歌,进而在线上进一步交流,形成了自己的唱歌兴趣社区,这个社区形成以后,又会折返到线下,大家再次回到线下交流。亲朋好友还是那些人,只不过这次,大家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重组起来的社交群体也完全不一样了。

婆婆的好友妍妍就是这么被她发展而来的。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好友,自然而然的信任度,吸引了妍妍。而这一下就不可收拾,两个人也因为共同的爱好而彼此走得关系更近。

婆婆甚至邀请妍妍过完年,大家一起搭伙吃饭。“等他们都返京上班后,反正就我一个人嘛,你一个人的时候就直接过来一起吃饭嘛。”

除此之外,为了练好歌,线下的KTV也是必去不可的。大家会彼此相约,从线上的歌房,到线下的KTV去唱歌,彼此练好歌,再一起上传到全民K歌上面去。

这样的日子让婆婆感觉特别踏实。甚至在过年除夕夜,一年到头在外终于回家的儿子,也无法把她的练歌时间夺走。当婆婆在隔壁房间练歌时,仿佛忘掉了儿子和儿媳的存在。

“其实我就想唱唱歌而已,唱歌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开心,而且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学一下、录一下、听一下,很快就是1个小时了。”

而她练习好后上传的歌曲,通常都会收到上百个赞,佛系积累之下,也已经有了300多个粉丝。

当然,婆婆对于不认识的人,并没有太多交流的欲望。全民K歌只是线下朋友们在线上的一个交流平台,虽然看到不认识的人点赞也很开心,但是他们一般不会care外面的群体。“有人不断地私信我聊天,我也会看私信,只是我不聊天,我更喜欢跟朋友们一起。”

“氪金”的主力

腾讯音乐招股书显示,全民K歌所在的社交娱乐服务有990万付费用户,月均付费高达118.5元。也就是说这部分用户贡献了超过11亿元的月流水。

年轻人或许支撑起了全民K歌的头部,但氪金的主力如果腾讯音乐公布出来的话,婆婆这个群体一定是占了很大的比例的。

因为头部的交流,往往是粉丝给偶像的单向行为。但是婆婆这个群体里,更多的是多边的双向互动。这也促使他们不断地为此付钱买单。

“我很快就买了VIP,一年240块钱,除此之外,大家还会买K币,1块钱就是100K币,买了就可以送给很多人,也不贵,大家天天互相送一送,彼此鼓励下,你唱得好,我就喜欢你,给你送,别人给我送了,我老不给别人送,也会感觉不好意思。”

因为是熟人关系的兴趣社交,彼此之间的交流往来必不可少。点赞的,赞美的,全部融合在这小小的K币之中了。除了VIP,婆婆也陆陆续续地在全民K歌上投入了不少。

小小的K币就是这样成为了婆婆们和全民K歌、腾讯音乐之间的氪金纽带。因为K币直接就是靠着人民币进行等值兑换而来,不支持其他兑换及其他完成任务的获取通道。

抢滩登陆到全民K歌后,后续的开支也随之增加。婆婆更是大手笔地先后更新了家里的娱乐设备,包括新电视、新手机等等,都成为要升级的“氪金”对象。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线下的KTV。按照南昌的消费水平,大约一个小时100左右,一去两三个小时,三五好友平均一周去一次,也是婆婆为数不多的娱乐开支之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婆婆不仅成功的“移民”,而且还治愈了空巢带来的孤独,焕发了自己的第二春。婆婆呼朋唤友的新娱乐生活,就像老房子着火,让每个人都“信了你的邪”,让每个人都发现自己“其实很会唱歌”。那自然,做一点小小的投入,就会带来大大的满足,这点氪金当然就值得了。

看看《我想和你唱》里白发老奶奶神采奕奕的状态,或许就像婆婆所坚信的那样,唱歌就是最好的运动,每天随时随地都能唱,还能做到全身运动,也是养生的良方之一。

哦,对了,顺便说一句,这或许也是“全民K歌合作伙伴交流大会”刻意强调年轻用户的含义,虽然赚着老人的钱,但是合作伙伴们可是更喜欢年轻人主导的世界!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他们还是一边氪金一边自得其乐。这才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属于他们的生活。

尾声

在返京的路上,我看了看朋友圈,有不少微信好友都表示,父母强烈要求学习全民K歌。不止一位好友的父母,深夜12点,依然深陷全民K歌不能自拔。

我又回想起在返京前,当我们问及婆婆是否要到北京一家团聚的时候,婆婆假意为难的想了想,然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我们。她觉得有朋友的日子非常快乐,也并不想换一个新的环境。

——在儿子和生活之间,当然还是要选择生活啊。

又或者,成功“移民”到移动互联网,让婆婆她们又找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吧。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