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榕一夜 | 在广州千年古刹过新年

己亥初春,与六榕住持法量大和尚相约,我来到禅院过年,近距离观察这个大隐于市的千年禅院。

图文 | 界面广东 刘荣

广州越秀区有个始建于南朝,在海内外闻名遐迩的禅院,名曰六榕寺。

1997年秋,我到广州求学,以及后来工作、定居、生子,稍烦闷不安时,顺道进六榕,在榕荫下行走、茹素、听经,心情很快就能恢复平静。

己亥初春,与六榕住持法量大和尚相约,我来到禅院过年,近距离观察这个大隐于市的千年禅院。

不让烧头柱香的寺庙

2月4日晚8点多,跟家人吃完年夜饭,我带上行囊驱车来到六榕寺,觉朋法师把我带入居士房安顿。房间比较简单,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但基础配套算是齐全,还有独立卫生间和淋浴房。在里面休息时,可以在里面锁住大门,离开房间则都不能上锁。

简朴的居士房

晚上10点后,大门外陆续来了许多市民,都想进寺院烧新年的头柱香求好意头。寺院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委婉拒绝,表示寺院仍在闭门中,凌晨三点的新春法会才向事先预约的市民开放,需要烧香礼佛的市民请移步到附近的其它寺院。人们有些失望,但见寺院大门深锁,确实一视同仁,也不多语,遂默默离去。如此反复,直到凌晨三点。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呆在禅院里,年三十晚上还能享受静谧与安宁,在菩提树下细观在城市灯火中忽明忽暗的六榕寺塔,悟六祖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感觉确实很特别。

大年初一零点,新春法会还没开始,静谧有序的现场

不分贵贱的新春法会

大年初一凌晨三点,我在半梦半醒中起身,奔赴新春法会现场。弘法堂里,在法量大和尚的引领下,数十名僧人和1000多名市民一起诵经行礼祈福。寺院工作人员说,所有参加法会的市民,不分高低贵贱,提前预约安排即可参加。一些市民不懂法会的规矩,一路皆有义工引导安排。整个法会庄严、有序、温暖,一直持续到清早六点。

大年初一凌晨三点,一年一度的新春法会现场
大年初一凌晨三点,一年一度的新春法会现场

这边厢法会梵音袅袅,那边厢斋房热火朝天,数十名义工忙碌地准备新年的第一顿早饭,主要的食物有香菇、土豆丝、腐竹、木耳、白菜、粉丝、馒头和白粥。厨房里,没有多余的调味料,食物的芳香隐隐约约。义工们把大盘里的食物分装到小碗里,垒得像一个个的小山包,煞是好看。

清晨三点多,义工们在斋房里外准备新年的第一顿早饭
清晨三点多,义工们在斋房里外准备新年的第一顿早饭

清晨,新春法会礼毕,人们排着队,在斋堂门口一一领取早餐,就近找石凳坐好,细嚼慢咽地吃,有说有笑安乐祥和。

大年初一凌晨四点,义工在禅院里清扫
大年初一凌晨五点,六祖堂

没有分别心的禅院新年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从四面八方携家带口而来,在寺院礼佛祈福。人们不需要买票,可以大方地迈进门庭。禅院也不出售香烛,凡入门者,由义工免费发三根清香,同时也鼓励以鲜花礼佛。有一些市民,扛着大香要进院的,均被工作人员耐心劝阻拒入。我在禅院一角宣传栏看见六榕寺的春节工作安排,关于倡导和落实“文明敬香”这一项工作,有着详实而规范的条例,寺院这样做,就是要确保给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祥和喜乐的礼佛祈福环境。

大年初一上午十点,阳光下的六榕寺

始建于公元537年的六榕寺塔,塔刹有千佛铜柱,塔上佛龛供有八十八佛,是广州的名胜之一,登上十七层的塔顶,可以鸟瞰老城区概貌。近年来考虑到安全因素,花塔仅在重要接待时供攀登观摩。大年初一当天,任塔下人来人往,花塔依然是寂静的,它的大门没有向任何一个人敞开。寺院工作人员说,如果有人可登塔,普通市民不能登塔,则制造了不公平,禅院对待市民不该有分别心,所以还是向所有人关闭了。

中午,斋房门外,禅院像往常的初一十五一样向市民供应素食,有什么吃什么,仅六元一盒,也没人收钱,市民直接投币到功德箱随喜即可。人们安安静静的排队,领取饭盒,就近用餐。根据广东人的风俗和传统,大家春节期间到寺院礼佛祈福时都有请购好运风车等吉祥物品的需求,寺院也随顺随喜众生,在春节期间临时提供一些吉祥物品请购服务,给市民游客送去美好的祝福。

法量大和尚:六榕寺拒绝“商业化”

大年初一早上,主持新春法会一夜未眠的法量大和尚在书房迎候新老朋友,跟大家合十、握手寒暄,祝福新年如意安康。

法量大和尚说,六榕寺是清净庄严的千年古刹,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热闹,六榕寺始终秉承老一辈大德“寺要像寺,僧要像僧”这句最质朴的教诲,数十年来始终坚守国法教规的底线思维,加强道风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拒绝商业化,凡此种种,就是希望为尘世中的人们留下一方心灵净土。

六榕寺住持法量大和尚与界面广东总编辑刘荣

广州名片:六榕寺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六榕路87号,因苏东坡当年题字而得名。它与光孝、华林、海幢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

六榕寺始建于公元420-479年(南朝宋代),初名为“广州宝庄严寺”。公元537年(梁大同三年),昙裕法师从扶南(今柬埔寨一带)请得佛骨舍利回广州,得到梁武帝诏许后,于宝庄严寺大殿前修建舍利塔。此佛塔为一座四角形的六层木塔,下瘗佛舍利,木塔内外绘画着佛典图解,称“敕赐宝庄严寺舍利塔”。该塔后于公元971年毁于兵火,现存的六榕寺塔于绍圣四年(1097年)在原塔的塔基地宫上重建而成,高5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铸造的千佛大铜柱,连上面的九霄盘、宝珠及下垂的铁练总重达5000公斤。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