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超越《流浪地球》的中国科幻片,恐怕只有它了

《三体》是经典,但拍摄难度,实在太大。

文|巴塞电影

没想到,大年初一票房仅1.8亿、排名第四位的《流浪地球》,在昨天单日票房突破4亿,挤进影史前列的同时,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

下个问题,是看它能否达到30、40亿的票房奇迹。

《流浪地球》的爆发,是中国科幻电影之幸,也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意外之喜。

在这之前,中国科幻迷普遍把振兴国产科幻电影事业的重任,寄托在这部电影上——

《三体》

当年甚至有种说法:只有电影《三体》,才能开启中国科幻。

这到底是部怎样的电影,今天巴塞君带你来一探究竟。

1

亚洲首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科幻届的诺贝尔奖)的《三体》,是中国科幻的一座里程碑。

国内,火爆到不看科幻的人也当三体粉;国外,一书之力将中国科幻拉到世界高度。

这么大一块蛋糕,当然早有人动手。

孔二狗的公司游族影业,早在2014年就把《三体》版权买下,扬言投资拍摄六部曲。

说起制片孔二狗,何许人也?

他真名孔祥照,凭《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开创黑道小说风潮,也算是有畅销书的人儿。

但科幻巨作《三体》,之于孔二狗完全是画风突变,风马牛不相及。

再看导演张番番,电影代表作多是悬疑惊悚类,评分不忍直视。

演员阵容,冯绍峰、张静初、吴刚。嗯……还算勉强?

再往下看,我的天!唐嫣?杜淳?张翰?

再加上谜之客串、仿佛来聚会一般的商业大佬们。

这些令人头昏脑涨的操作,难怪《三体》粉抱头痛哭。

他们以《三体》第一部三体监听员回复叶文洁的经典语句“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的形式,喊出了这句旷世回音——

不要拍摄!不要拍摄!不要拍摄!

这豆瓣最高赞的评论,虽是抖机灵,但也是粉丝心声。

与此同时,电影除了一支预告放出,剩下都是不知所云拍摄特辑。

这支仅存的预告,没人物、没故事、没场景。整体就像插画剪在一起,画面质感等同网页游戏,特效灾难程度不输《阿修罗》。

不知道什么鬼东西的预告

这已经不是隐隐有烂片气息,是烂片味儿根本藏不住了。

最终,电影《三体》不负豆瓣网友期待,没上映。

到现在5年过去了,电影一直处于消失状态,甚至江湖传闻是因为实在太烂,上面某位领导拦下,不让上映。

感谢这位领导。

游族影业撤档时留下两句场面话,甚至还模仿《三体》说出“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给优作以期待”,但大家心知肚明:完全失败,无限跳票。

《三体》电影,这次折了。

2

《三体》是经典,但拍摄难度,实在太大。

首先,故事线繁杂。

原著的叙事时间动辄跨越几十上百年,只讲个故事大概,每本书都足够拍个两三部成片。

文革背景、圈养人类、人吃人等离经叛道部分,不删难上大银幕,但这部分又恰是原著中的题眼、精华。

刘慈欣自己也说——

《三体》最大的问题不是太长,涉及的概念太多,而是主题太复杂。对于科幻电影来说,背景可以复杂,故事可以复杂,但主题一定不能复杂。

《三体》的主题偏离主流价值观,即使通过了审查,也很难被主流观众群体接受。

其次,场面宏大,难以呈现。

三体游戏,面壁计划,水滴毁灭星际战队,二向箔,无尽宇宙,这些变成画面得多难?

说是拍电影,纯粹每秒都在烧钞票做特效。以游族影业的公司实力,差远了。

《流浪地球》只截取原著一小段,紧巴巴地拍,都花了人民币3.35亿。

拍《三体》,绝对是天文数字。

亚马逊想收购《三体》版权,10亿美元计划拍三季电视剧,这投资都不一定搞得出。

合着孔二狗准备花12亿拍六部,一部的预算就2亿人民币(约3000万美元),堂而皇之说斥巨资?

领略一下《三体》的网剧质感

最后,《三体》原著的知名度太高。

百万级别的销量,让许多原本根本不懂科幻的书迷们入坑,培养的科幻人口数之不尽。

在国外,《三体》的拥趸们已经形成了各种小组织,做出各种衍生产品来表达对原著的喜爱。

久而久之,粉丝们从望眼欲穿发展到亲自下场制作。

2015年,王壬创作一部长15分的学生短片《Waterdrop(水滴)》致敬《三体》。

“水滴”是三体中一种超高科技的探测器,并可作为武器使用

神游八方的两部动画《我的三体》,还原度、评价也相当不错。

等啊等,电影《三体》等到望眼欲穿,却没了结果,和国产科幻一起难觅踪迹。

但今年春节,《流浪地球》大获全胜,再加一部原作是刘慈欣《乡村教师》的《疯狂的外星人》,巴塞君好像又看到希望。

中国科幻,也许还有戏。

3

《流浪地球》只是个开头,科幻新片,今年还有三部。

《拓星者》是异星荒漠求生战斗的故事,结合最安全的动作题材。

有趣的是,本片导演张小北,和《流浪地球》还有互动。

同名漫画改编的《拓星者》,格局多半不大,但可以适当观望一下。

第二部《明日战记》,讲述2055年和外星怪异生物作战的故事。

阵容上没得说,古天乐、刘青云、刘嘉玲、张家辉。剧照和预告里,机械感、科幻味儿也是有的,稍稍期待。

第三部《上海堡垒》,故事也是打外星人。

原作者是写过《龙族》、《九州·缥缈录》的江南,男女主是鹿晗、舒淇,搭配是真的奇怪。

最近几天,还趁着科幻的热度放出了宣传海报,似乎对今年的科幻票房前景很有信心。

《流浪地球》虽然大获成功,但国产科幻并非迎来康庄大道。《三体》的问题,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问题。

好的科幻小说,可以只用一句话贯穿。像《流浪地球》带着地球流浪2500年,《三体》的黑暗森林宇宙社会学。

但好的科幻电影,不行。

呈现在银幕上,事无巨细,情节、人物、表演、特效、场景,每一环都不能出错。

像《三体》原著设定宏大,导致电影太难拍的情况,国外也不在少数。

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基地》号称要拍,但因时间线跨度太大、故事复杂,遥遥无期。

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夭折,甚至拍成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祭奠永拍不出的史诗巨作。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科幻电影,不是一朝一夕,是高精尖的长线作战。

4

中国不是一直没有科幻电影,但极少。

像八九十年代《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等,不过此时的科幻都作为附属类型存在。

《霹雳贝贝》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愿远望未来,而是回首过去。

武侠、古装、修仙、宫斗无数,而真正的科幻,见不到。

《流浪地球》完成度相当高,但客观说,比起国外科幻杰作,还有不少可见差距。它的重要性,是给国内科幻影视业开了个好头。

目光放在无垠星空,“带着地球流浪”的家国情怀,传统的价值取向,《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正统血脉,从零到一。

但这只是开始,国内科幻还需要积累、发展。

《流浪地球》拍摄证明:有些事,有钱还真不够。

国内几乎没有科幻道具,只有古装道具。最终影片用到的10000件道具,市面上基本买不着,都得自己做。

巴塞君真心希望,《流浪地球》能开启一个中国科幻新时代。

它的火爆,对国产科幻无疑是强心剂,资本、观众涌入,未来可期。哪怕是大坑《三体》,也有盼头。

但怕的是一股脑为圈钱,胡乱拍、随便剪、应付了事,这样再具世界高度的科幻著作,也会最终成为历史的遗憾。

《流浪地球》工业水准交出合格答卷,但这方面我们任重道远。过硬制作,是做好科幻基础。

有硬的制作,还要软的内核。只有以中国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创作的科幻,才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科幻。

这听上去很难,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三体》,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原著的高度,国内国际影视化的呼声,只要拍好,它就能成为行业标杆。

巴塞君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不仅拍出属于自己的科幻,更让中国创造科幻,走上世界舞台,到时候,整个宇宙都会为我们闪烁。

“不要放弃!不要懈怠!不要乱拍!”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