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不懂越赚钱?投资人春节接受的“下乡再教育”

“三四十倍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赶上了一线城市的水平。但是一线城市吸引的是全国的人,这里能吸引什么呢?”宋远感到非常困惑。

文 | 投中网 Hunter

“都说大城市机会多,今年还不如在老家的同学赚得多。”从广州回到中部省份四线城市的宋远无奈地表示。

宋远在一集团公司旗下投资部任投资总监,自以为在同龄人中“混的不算差了”。但是没有想到,这趟回家过年让自己的自尊心遭遇了小小的打击。投中网本想跟他聊聊“流量下沉”一类的话题,没想到被普及了一波中国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知识。

越看不懂越赚钱

2018年,全国的三四五线城市,包括宋远长大的城市在内,房价经历了一轮疯长。宋远老家同学的财富也如同坐上了电梯,涨了近两倍。如果算纯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宋远在大城市一年打拼的收入。

实际上2018年一次回家的时候,宋远的同学曾拉他入伙投资房地产,但他拒绝了,因为他认为有钱的话不如在广州买房子。但现在来看这个决定的代价是损失了上百万元,如果宋远当时把钱都投进去了,“一年过后至少在广州买房的首付是有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有影儿”。

这趟回家,宋远坐在出租车上的时候数了数两边鳞次栉比的房子有多少空的。那些崭新的房子大都是近年修建的,其中很多甚至还没有装修,留着黑乎乎的窗洞。宋远最后得出的数字是大概只住了1/3。

宋远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是一个典型的中西部四线城市,全市人均GDP约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两万元。如果仅看市区的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万元。而这座城市最贵的房子单价早就破万元,一般的房子也在六七千元。

“三四十倍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赶上了一线城市的水平。但是一线城市吸引的是全国的人,这里能吸引什么呢?”宋远感到非常困惑。

实际上这是一个典型的人口流出城市,城区常住人口仅30余万人,比户籍人口还少了1万。这座地级市辖下的所有城镇、村庄全部人口接近70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常年在外务工,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约500万人。

但这些数字对于投资决策来说,好像没什么意义。“越是看不懂的东西越能赚钱,这东西没法说,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说了多少年了,那又怎么样呢?”宋远提高了音量说道。

宋远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惋惜错过这样的赚钱机会。在他到目前为止短短几年的工作经历中,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财富神话早就见怪不怪了。大学毕业后不久,他遇到了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一夜暴富又一夜清零的故事也在身边发生过。

投中网问,2019年再有机会投老家的房地产项目,你跟不跟了?

宋远笑笑没有回答。

五环外的融资故事

宋远所说的那个投资老家房地产的机会,其实还牵扯到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比房价的故事疯狂的多。

简单而言,一位传奇式的民间大亨,以类似于“明股实债”但又不完全如此的巧妙方式,大规模集资,圈了上百亩地用于房地产开发。

这位老板设立了一家“旗舰公司”,然后又成立了一大批“分公司”。这些“分公司”都有对应的开发项目。这些“分公司”作为平台对外进行股权融资,以层层代持的方式,规模可以非常大。“分公司”成立后,旗舰公司作为大股东再把“分公司”承包下来,每个月向小股东们付“承包费”,承包合同定期续约,直至公司清算。融资的形式并不是债权,因此严格来说不算是民间借贷。而从实质来看,这又很像一种永续债。

具体的融资规模有多大,宋远并不清楚,只是据传有十亿量级。参与的人数也无从知晓,只知道通过家族、同乡等纽带,他周围几乎人人都入了股,整个过年期间都在议论这件事。

这是一个充满了五环外的金融野性的故事,很容易被归类为“非法集资”。但宋远无意评价对错,他看到的是广大内地无从释放的金融需求。

“大家为什么会投这样的公司?或者为什么都买房子?因为钱没地方去了。在老家没有人炒股、买基金,大家的钱都存在银行,几乎是零收益。”宋远如此解读。

当然,宋远也承认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不管是一级城市还是二级城市,投资机会实际上都不怎么丰富。但不管怎样,在金融上,一二级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还是有很大落差的,这是不是意味着除了拼多多之外,金融下沉也有机会呢?

(应受访者要求,宋远为化名)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