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乐视+康师傅,寻找“SP”还是寻找“3P”?

受到Netflix的激励,视频网站看到了重大商机,纷纷凭借自家优势先后进军电影行业。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样化的观影途径出现是件好事,而对于电影圈人士来说,电影+视频的方式正在给他们带来威胁。

昨天在乐视“寻找我的SP”发布会上,乐视影业CEO张昭宣布与高晓松签订战略合作,同时乐视还找到了娱乐营销教父康师傅控股首席市场官李自强作为超级合伙人,双方可以基于共同的用户对IP进行合作研发。晓松老师说,SP就是“上铺”,电影是讲大学里面兄弟情的故事,他觉得现在男欢女爱的青春爱情电影已经泛滥了,而兄弟情也是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张昭这样定义SP:Super Producter(超级生产者),Super IP(超级版权),Super Partner(超级合伙人)。小官坏坏地把这个归纳为“3P理论”。但是这个3P理论能帮助乐视和传统影视公司深度拥抱吗?现在各大视频网站都已经开始向制作上游延伸,他们将怎么PK呢?

在爱奇艺、优酷、360、乐视等视频网站纷纷宣布要涉足网络院线后,站在电影行业产业链的精英终于不高兴了。

近期一次论坛上万达院线总经理曾茂军表态,在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络院线是否合乎适宜,还有待观察。当有记者问到万达是否会抵制跟爱奇艺网站同步上映的王晶大电影时,曾茂军并没有直接回答,但在场人员均感受到le这种沉默的压力。

受到Netflix的激励,处在带宽、存储等极大成本压力下的视频网站看到了重大时机,纷纷凭借自家优势先后进军电影行业。无论是网络院线、多屏互动还是IP细分,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样化的观影途径出现是件好事。只是这种好事对于电影圈人士就不是一个味道了,在他们看来,电影+视频的方式正在给他们带来威胁。

电影圈到底在忌讳什么

这话还要从电影内容与视频手机的融合开始说起。

自从3月24日爱奇艺影业签约王晶拍6部大电影起,视频网站与传统电影的“走火”越来越密集。4月20日,合一影业联合央6、航美影视、基美影视一起拍9部多屏电影,会在视频、飞机、电视上播;4月14日,360网络院线对外放风“打破了以往的影片发行模式,部分影片实现同步独家首播”;5月18日,乐视影业携乐视网、乐视超级手机举办“寻找我的SP”的发布会,宣布与高晓松合作《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项目涵盖音乐、超级周播网剧和大电影。

细加观察以上的动作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视频等平台和大电影齐播、零窗口期、中等以上IP项目。用电影圈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电影会跟影院同时上映,而且不排除有院线电影。

这是电影产业链所无法接受的。2014年国庆档电影电商以高人次和低票价的在线选座为切入点已经给电影产业链带来了极大震撼,而现在时隔半年,视频网站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折腾”。更甚的是与电影电商还能给影院导流不同,视频网站这回连人次和低价也许都给影院剩不下,如果更多人只需支付很低的费用用电脑或手机就能看到电影,电影产业链还能乐意?

据笔者走访了解,院线方、发行方纷纷对零窗口上映表示抵制,直言这样的方式是坏了规矩,即使电影产业发达如美国,电影也只能在院线上映后3~6个月,才是DVD、网络下载、付费电视、包月视频点播的放映时间,即使如《纸牌屋》、《权利的游戏》这些视频网站首播剧,也仅仅是美剧,不是电影。而现在国内的情况是,“360和光线影业合作的首部上线影片《冲上云霄》在院线上映之后的18天就在网络院线上放映了”。电影产业链对这类大电影的态度也很明确:封杀。

听话听音,产业链没说的是在美国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影片为王。在经历片方与院线的分业经营后,高质量影片往往对院线方和发行方具备强势话语权,一些叫好又叫座的中等投入影片影院你不上映的话就得等着干赔钱。

而国内的情况相反,在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仅约两成影片盈利,八成都没盈利的当下,中国的情况是影院为王,影片黄金场的排片率决定生死。也别不服气,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烂片当道,影院当然有权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决定各部影片的排片,影院自身也要生存。只是在这种影院为王的市场规则,在影片质量越来越好的当下开始产生变化了。而视频网站此时的“零窗口、大IP”,正是触到了影院方、发行方最敏感的神经。

网络院线可以是个很好的催化剂

电影圈如临大敌的态度是有一定背景原因的,但在笔者看来,如果能做好“三要二不要”,视频+电影不仅不会和电影院争夺同一拨消费者,将可以以合力之势共同提升电影产品质量,作答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二不要:

1.不要零窗口

国内视频网站多年在资本、盈利、未来模式的三座大山压迫下,突然碰到Netflix这一模式仿佛看到了等待多年的前景,急需用“中国Netflix”给自己的模式正名,给资本交代,给平台盈利。殊不知这种心态下的零窗口首播,虽然可以消费者“视频网站比电影院影片又快又全”的心智制高点,但弊端与利益一样明显,会让电影产业链对视频网站的“世纪豪赌”心生戒备,在影院封杀零窗口期影片的口风下,零窗口赌的就是片方跟线上合作的收益将大于跟线下合作的收益。比如爱奇艺之前对外发声“电影院终会消亡”,把自己的未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是电影产业链上制、宣、发、卖、映中的五分之三不愿看到的情况。

2.不要马上渗透大电影领域

眼下的市场里,院线电影和影院电影存在着一条金线,不是什么电影都可以在院线上映;反过来说,院线电影也不应该在视频网站首发。不说制作费高昂的《智取威虎山》,中等制作的《澳门风云2》适合视频首发?制作费不算高的《左耳》、《心花路放》适合在视频网站首发?反而像《何以笙箫默》、《匆匆那年》这样小成本制作的网络剧,才符合视频网站内容的定位,而且无论独家还是首发,带来的流量都是巨大的。

三要:

1.孵化中小IP

此次乐视与《谁在我上铺的兄弟》就是个孵化中小IP模式的时机:(1)IP网络化;(2)并非高举高打的院线电影定位;(3)音乐、视频、手机、跨界植入(康师傅)、先从校园渠道酝酿,显示出乐视分散风险,以观后效的策略,如果IP在乐视网狂受欢迎或由校园渠道酝酿扩散,那么再加大投入以此IP制作大电影,将收获《匆匆那年》网络剧之于电影版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历过青春片封口期、眼下亟缺高品质青春片的当下急需的一类细分市场题材,毕竟大IP《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万物生长》电影版的差评已经透支了一部分观众预期,而高质量的影片是目前院线和观众都最渴求的。

2.产品经理思维迭代,推高电影产品质量

合一影业CEO朱辉龙之前跟媒体说,优酷今后将投资“每部投资200到300万;先不上院线但覆盖9屏;快节奏,但不是大场面(因为大场面在小屏幕上看没意义),剧情比较巧,所有对白都是短句子;大胆使用年轻演员,会用一些有创意的编剧,电影圈大咖担任监制”的多屏电影为主,以产品经理视角来看,这其实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投入少量资源搜集反馈然后快速迭代、产品用年轻化语言与用户沟通的产品经理思维。在动辄制作周期以年计算而票房收入以小几千万(或几百万)计算的大电影市场中,目前用产品经理思维进行电影创作无疑是最应景的做法,这种小步快跑的方式在长远看来对电影产业链资方、片方、影院、观众四方都能形成良性循环,使中国不再依靠IP给观众洗进影院,而是靠“聪明的电影”吊起观影欲望,这对冉冉上升的中国电影市场来看也是利大于弊的,冯小刚们也不用担心综艺大电影这类吸金烂片再抢他们生意了——今后只拿产品质量说话,还都是用户投票。

3.走入发行环节

众所周知,互联网平台最宝贵的就是最后沉淀下的数据积累。一旦IP孵化成功,就可以依托不同地域、不同时段该网络剧收看观众的行为进行数据识别,根据不同的用户偏好进行精准发行。而IP孵化平台本身天然就是片方或联合出品人,可以第一手获得发行优先级;另一方面,就像《跑男》综艺节目结束后电影版即无缝对接进行上映一样,网络剧将成为大电影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大电影可以根据网络剧数据安排档期,最终实现影片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视频+电影的未来长什么样

之前视频网站有一段被用滥的话:“2014年国产电影生产量600多部,但是上了院线的只有200多部,这意味着三分之二的电影投资打了水漂。而网络院线的兴起无疑为这些中小成本的电影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balabala,在眼下中国电影市场这个时间窗口,这句话完全可以说的更有bigger一些。

电影片方和视频网站、手机、智能电视的合作绝对不是让片方在线上和线下之间二选一,而是视频流媒体和电影行业互相成就未来的关键一步。电影片方很喜欢尝试各种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合作,视频网站们是一个很好的内容分发平台,也是一个拥有众多影视产品资源的片方打造自身流媒体产品的一个机会,试想一下以后你打开手机中光线影业App收看光线各种电影、电视剧的场景。从功利主义出发,有了这种案例以后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砝码将会更高。

而对于视频网站们来说,跟高大上的电影片方合作,可以有助于快速启动各类智能电视,可以快速地完善基于版权内容的智能硬件闭环布局。

第三方面,以乐视影业、合一影业这样的互联网电影为例,对于那些有才华人来说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你想一周播完5个系列电影,30分钟一集,是被用户众筹出的喜爱演员,用一个接一个段子去推进剧情,还能有怀旧元素作为背景,拍着会不会很过瘾?”而观众对于《睡在我上铺的兄弟Mix版》、《黑猫警长OVA》、《乡镇版犬夜叉》会更加充满期待。

何必跟电影院过不去呢?

首席娱乐官独家稿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首席娱乐官【微信号ID:yuleguan001】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