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完成自主唤醒,继续开展探测工作

2019年1月30日20时39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人民日报冯华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月30日20时39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此前,“玉兔二号”巡视器于29日20时许完成自主唤醒。两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经受极低温环境考验,根据太阳高度角变化择机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关键设备按预定程序相继通电开机,安全度过首个月夜。此外,着陆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温差电池为月夜温度采集器顺利供电,保障该采集器于测点位置成功监测第一月夜温度变化情况,我国探月工程首次获取月夜温度探测数据。

目前,巡视器位于着陆器西北约18米处。两器正常工作,通过“鹊桥”中继星与地面通讯和数据传输状态稳定。根据第一月夜温度探测数据,月表温度在月夜期间最低达到-190℃。长时间低温环境,对月球探测器“生存”形成严峻挑战。此次嫦娥四号通过配置同位素热源,在月夜期间持续为探测器供应热量,成功解决月夜无光照和低温难题。

月球上的一个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约28天。在第一个月昼里,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圆满完成工程任务,科学载荷顺利开机工作,由多个国家和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着陆区域进行了环拍,获得了彩色全景图。在第二个月昼里,着陆器和巡视器上的科学载荷将按计划继续开展科学探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