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常常与“团圆”连接在一起,“回家过年”似乎成为一种执着,人们提起大大小小的行李、背包,带着一份期待团聚的心情一起走出家门,走出城市,穿过交错的公路、铁路回到家乡。当数亿人穿梭在各个车站之间时,也许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无处不在的显示屏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因为有它,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更加顺利的归乡旅程。小辉、李先生、李大爷这三代人,因学业、事业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也在这个春节忙碌起来,踏上回家的路。
游子与一扇车窗
相较于全家送别的上学路,回老家的旅程只有小辉自己,这也是他第一次独自一人跨过大半个中国返还家乡。乘上回家的列车,当列车驶出站台,阳光透过车窗照在小辉的脸上、晃进了眼睛里,仿佛一个蒙太奇镜头的开端,想起童年的记忆。
童年最长的一段旅程就是和父亲一起坐火车回爷爷家。在回忆中,小辉仰望着候车室里巨大列车时刻表,每一个站点都写在上面,小辉看着父亲略显焦急眼神不断寻找着家乡的站牌,然后匆匆走向买票的队伍,踏上回乡的站台。
而现在,大大小小的显示屏幕出现在火车站中,在售票处有智能化的网络售票机、候车厅有大型拼接屏显示站点信息、在站台有显示停靠信息的指示屏,车厢内也有供旅客娱乐的显示屏……这些屏幕,让小辉这种第一次独自外出的乘客,也能更快的找到自己乘车站台,顺利踏上回家的旅程。
其实,屏幕不仅在铁路交通中,飞机上的显示屏更是无处不在。在一些航班中,窗户上的遮光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自动调节亮度的玻璃窗。这种创新的玻璃可以根据外部光线调节玻璃透光率,在数秒内实现快速变光调节,让乘客在最舒适的光照环境下享受旅行。
团圆与一条高速路
对于李先生来说,回老家的路每年都要走上几趟,但每次走过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国道两旁不断竖起新的大楼,路口的广告大牌换成了显示屏。最让李先生头疼的是不管高速还是国道,路上的车流越来越多,随着汽车的普及,春节这个特殊的时节,越来越多的人跟李先生一样选择自驾回家。在这条承载着团圆情节的路线上,“拥堵”就成了春节时期的日常。
拥堵的交通让李先生的归家之情更加急切,还好越来越智能化的车载配置成为安抚急切心情的“良药”,李先生新车配备的大屏集成了中控系统、娱乐系统、导航系统,不仅可以根据拥堵情况,实时提供路线建议,还能在闲暇之余带来更舒适安全的娱乐体验。
“现在的汽车可不仅仅是代步工具了,更像是体验高科技私人空间。”李先生感叹说。在春节回家前,他就在4S店看到这样的“未来汽车”:在辅助驾驶技术的帮助下,驾驶员不用方向盘,只要通过语音控制、手势控制就可以实现人车交互;由于采用柔性显示技术,车内的显示屏可以任意弯曲,不仅为汽车带来更多元化内饰设计,还可以应用于A柱B柱,消除视野盲区,现在这样的“智能化座舱”真是了不得!
年夜饭与家人的忙碌
在春假假期前夕,刚刚跟孙子视频完的李大爷,被老伴拉着去买年货。“孙子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总要给他做点我的拿手菜。”
在地铁上,李大爷发现,车厢内原本纸质粘贴的站点提示牌已经更换成条形液晶屏幕,不仅能更清楚的向乘客提示到站信息,还可以显示乘车须知、服务时间、列车到发时间等多媒体信息。这次,喜欢“玩手机”的李大爷又发现了新“玩意”,以前地铁拉手上的纸质广告被换成了薄薄的电子屏,一瞬间就能变换广告内容,而广告上显示的年货优惠信息,更是让李大爷找到了为孙子准备的美食。
如今,无论是飞机、高铁,还是城市内的地铁、公交,越来越多的屏幕应用在交通工具上,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体验。而这些改变的背后,却离不开这家公司。目前,全球每四块显示屏就有一块来自BOE(京东方),在交通领域,京东方的显示产品覆盖了80%以上的铁路线路,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2家城市地铁线路。不论是飞机、高铁上的智慧视窗解决方案,EPD地铁广告拉手,还是应用于轨道交通、能够实时显示多媒体信息的PIS(乘客信息系统)产品,都有来自京东方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生活体验让李大爷不禁感叹:“别小看这块屏,现在的技术可真是不得了。”
不论春节还是平时,交通出行已是大众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屏幕正在作为物联网端口出现在交通系统的各个场景中,让大出行更加智能,更加安全,也更加舒适。在屏幕背后,物联网技术正在延伸到出行场景的各个角落,让每个人的归途,都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