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发出暂停加息信号,人民币升破6.7

周四早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7关口,最高触及6.6900,为去年7月来首次。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025,续创去年7月19日以来新高。

2019年1月30日,美国华盛顿,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宣布决定保持利率不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隔夜美联储发出暂停加息的信号后,美元指数大跌,周四早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7关口,最高触及6.6900,为去年7月来首次。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025,续创去年7月19日以来新高。

以官方收盘计算,1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近2.4%。分析师表示,短期人民币料延续偏强表现,但能否持续走强将取决于美元指数和国内经济面。

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向界面新闻表示,人民币近期持续升值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中美贸易谈判,市场对此次会谈较为乐观。其次,美元走弱,尤其是美联储态度由鹰派转鸽派。此外,在人民币大涨之后,之前的人民币空头可能不得不平掉一部分损失。

美国东部时间1月30日,美联储2019年首次议息会议决定暂不加息,保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2.25%-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不过,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删除了“进一步逐步加息”和“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大体平衡”这两句话,对美国经济的描述也从之前的“强劲”(strong)转为“稳固”(solid)。

“美元指数回落是近期影响人民币升值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金融分析师李彦森告诉界面新闻,“近一段时间,尤其是12月的美联储会议之后,整个美联储的态度从之前的鹰派转向鸽派,市场对美国未来加息的预期明显下降了,由此拖累了美元指数。”

Wind资讯数据显示,美元指数近一个月来下跌0.77%,目前在95.3附近震荡。

对于后续人民币表现,分析师多认为将以震荡为主,向上向下空间均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联盛对界面新闻表示,除美元走势外,最主要的是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如果国内经济走稳,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人民币是可以保持稳健甚至小幅升值的。

不过,最新数据显示,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至49.5%,连续第二个月落在荣枯线下方。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考虑到基本面因素,人民币对美元最多升至6.6一线。

李彦森也认为,从全年看,人民币对美元在6.6-7.0区间波动的可能性很大。

“中美之间经济的相对变动可能会从去年的美国强、中国弱转向中国弱、美国也弱这样一个情况。由此,人民币受到来自经济基本面的压力并不会像之前那么大,人民币向下贬值的空间有限。”他说,另一方面,考虑到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都是偏弱的,人民币上行空间也有限,所以,全年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是处在一个震荡或者是宽幅震荡的一个阶段。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就2月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上升。一方面,尽管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依然不减、美联储不断放出鸽派声音,但欧元区经济前景黯淡、英国脱欧风险以及日本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都限制了美元指数下行空间,预计美元指数可能小幅上行。另一方面,2月中美贸易谈判迎来最后期限,尽管目前乐观预期占上风,但其结果仍有不确定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