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刚满7月的中信建投再推130亿定增,重点提及四大投向

这是继2018年6月份中信建投A股IPO募资近21亿后的再融资行为,恰好符合监管新规对再融资间隔不低于6个月相关要求,可谓“踩点”定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完成A股IPO刚满7个月,中信建投发布130亿元定增预案。

2019年首单券商定增,达百亿之巨。中信建投21日晚间发布的定增预案显示,将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130亿元,主要用于投向资本中介业务和投资交易业务。

这是继2018年6月份中信建投A股IPO募资近21亿后的再融资行为,恰好符合监管新规对再融资间隔不低于6个月相关要求,可谓“踩点”定增。

从2016年底至2018年底,中信建投已进行了3次募资。其中两次是在境外,共募资67.33亿元人民币,还有2.4亿元尚未使用;第三次为A股募资,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已使用完毕。

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有6家券商公开发布定增相关事项,其中有的券商已经完成定增,有的还未实施。市场人士认为,未实施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由于市场波动,二是受政策影响。

中信建投欲募资130亿元

中信建投21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2.77亿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30亿元(含本数),拟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具体来说,将用不超过55亿元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包括扩大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信用交易规模;不超过45亿元用于发展投资交易业务;不超过 15 亿元用于增资子公司,进一步推进证券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不超过10亿元用于信息系统建设;不超过 5 亿元用于其他运营资金安排。

    

包括融资融券、股票质押业务在内的信用业务是去年券商业绩最大的风险点。对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中信建投表示,在目前行业佣金率普遍下调的大背景下,通过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挖掘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因此,公司需要进一步增加资本投入以适度增加资本中介业务规模。

关于募资发展自营业务,中信建投表示,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 2017 年证券公司经营数据,自营收入首次超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成为证券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未来,公司将增强对市场的研究分析,做好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与销售,进一步完善FICC 全线产品布局,加强各类细分产品的投研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提升做市能力;同时,继续密切跟踪经济走势、政策变化,发挥基本面定价优势,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实现与市场环境相匹配的稳定收益。

距离上次A股募资刚满七个月

此次发行定增预案,距离中信建投完成A股IPO仅仅七个月。

根据2018年11月9日,证监会发布了修订的《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对之前的监管要求作出了调整,允许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或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受18个月融资间隔限制,但相应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这被业界称作是中信建投的 “踩点”定增。

从2016年底至2018年底,中信建投已进行了3次募资。其中两次是在境外募资,分别募资63.18亿元和4.15亿元;第三次在A股募资20.69亿元人民币。

中信建投披露的前次募资使用情况报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述境外上市的外资股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64.93亿元,主要用于满足客户投资及融资需求(35%)、增强投资及做市能力(20%)、产品种子基金(20%)、增强跨境业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提升海外资产和收入占比(15%)、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还有2.4亿元尚未使用,将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投放。A股募资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已使用完毕。

2018年以来6家券商涉及定增

由于证券行业竞争激烈、重资产成为券商收入增长点、行业盈利模式变化、净资本监管体系等因素共同作用,券商通过定增等手段进行再融资比较常见。

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已有6家券商发布定增相关事项,其中申万宏源和华泰证券完成了定增,分别募资120亿和141亿,广发证券募资总额不超过150亿的定增目前处于证监会核准阶段,海通证券、兴业证券、国信证券分别于2018年4月、7月、11月发布了预案,并已经股东大会通过。

中信建投证券在定增必要性中表示,重资产业务一方面正成为券商未来主要收入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能反哺轻资产业务,保持公司竞争力。

同时,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券商整合并购大潮开启,行业呈现分化之势;另一方面,券商对外开放有序推进,允许外资控股国内券商,本土券商将面临更多外资金融机构竞争。

另外,行业盈利模式正在变化。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项指导政策出台,券商业务模式从过去以通道业务为主过渡到收费型中介业务、资本中介类业务和自有资金投资业务等并重的综合业务模式,并将逐渐成为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对券商的资本实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以净资本为核心指标的监管体系下,证券公司业务规模、风险抵御能力与其净资本规模密切相关。合理的补充资本仍是重要的风险抵御手段,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提高公司风险抵御能力。

不过并非每家券商的定增都能如愿顺利实施,市场人士和大型券商分析师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到,证券行业定增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市场原因,一是政策原因。

市场原因在于,2018年二级市场低迷,不少券商股一度破净,影响了券商增发进度;另外,金融行业监管趋严,券商的投行项目、股权质押项目等多有爆雷,多见监管处罚,被罚后定增等资本市场运作也容易受到影响。  

来源:证券时报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