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余彭年在上海时留影。(翻拍/陆颖)
文丨张金平
摄影丨陆颖
5月7日上午10点,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深圳市荣誉市民余彭年先生的追悼会在深圳市殡仪馆大礼堂举行,近千人参加,市民自发前来哀悼。
大礼堂的遗像仍旧是余彭年生前最喜欢的那一张。鲜花丛中,余彭年深深沉睡,脸上平和而又安详。
屋外,正下着太阳雨,一阵接着一阵,打湿了大礼堂外数百个花圈上的新鲜百合,百合在流泪。
余彭年曾说过:“宁可我助天下人,不愿天下人助我。”
根据余彭年的遗嘱,他身后的所有财产将由香港汇丰银行进行托管,建立“余彭年信托”,专门用于慈善事业。老人的长孙彭志兵表示,会百分之百遵照老人的意愿,将所有财产裸捐。
▲7日上午10时,大慈善家余彭年先生告别仪式在深圳市殡仪馆举行。
5月7日上午10点,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深圳市荣誉市民余彭年先生的追悼会在深圳市殡仪馆大礼堂举行,近千人参加,市民自发前来哀悼。
根据余彭年的遗嘱,他身后的所有财产将由香港汇丰银行进行托管,建立“余彭年信托”,专门用于慈善事业。目前,针对余彭年生前资产的具体数额,正在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评估和完善。初步估计为70至80亿之间。老人的长孙彭志兵表示,会百分之百遵照老人的意愿,将所有财产裸捐,用于慈善事业。
▲上世纪70年代,余彭年在香港时留影。(翻拍/陆颖)
2010年,88岁的余彭年曾宣布将其名下剩余的所有资产,共计32亿元,全部放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基金会总价值已达82亿元(港币93亿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银行存款17亿元;第二部分是余彭年所拥有的香港及深圳物业,估值65亿元,其中深圳物业估值是50亿元,包括彭年酒店和大鹏湾别墅。余彭年的捐赠数额新增部分为其银行存款和香港物业价值,总计32亿元。
2002年6月,余彭年曾向深圳市人大提交财产捐赠意愿申请,他要求人大立法保护自己的彭年酒店及其它产业不被侵占、挪用、毁损,或者转让、抵押,而它们所有的利润全部用于社会福利事业。虽然此项申请随后被搁浅,但是余彭年将彭年酒店公益化的想法却一直没有搁置。
目前,彭年酒店已经交由一开始与之合作的万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进行运营,酒店所得利润将全部交由汇丰银行信托平台进行管理,将用于慈善事业。
余彭年信托慈善基金将继续主要使用在老人生前的“光明行”、教育这两大块。老人离世前还交代,一定不要忘了继续捐助自己的家乡湖南。“光明行永远做,教育重点做”,余彭年的无私正穿透着深邃的时空。
特写
质本洁来还洁去 告别余彭年
大礼堂的遗像仍旧是余彭年生前最喜欢的那一张。鲜花丛中,余彭年深深沉睡,脸上平和而又安详。
屋外,正下着太阳雨,一阵接着一阵,打湿了大礼堂外数百个花圈上的新鲜百合,百合在流泪。
▲众多社会人士到场吊唁、送来花圈,表达对余彭年辞世的沉重悼念。
“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十点整,追悼会正式开始。有一位特别的外国客人——胡润,金发碧眼高个子的他用流利的中文简洁总结了余彭年先生的慈善一生。余彭年曾五次蝉联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
▲告别仪式上,胡润到场致辞吊唁,表达对余彭年的钦佩与悼念。
胡润说,很多年前他就与余彭年相识,当时,余彭年就热心于慈善事业,把慈善当做自己的真正事业来做。余彭年也曾表达过身后裸捐的愿望,但胡润当时认为,中国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实现裸捐,这似乎不太可能,今天余彭年把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了。
▲改革开放后,余彭年来到深圳考察时留影。(翻拍/陆颖)
自从老人离世后,深圳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余晖鸿一直跟着家属忙前忙后,面对彭志兵的感谢,他只是说,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余彭年和他是多年的朋友,他深深钦佩余彭年的为人。
一位88岁的蔡名宏老人,问及他和余彭年30多年的友谊,老人只说了一个词:志同道合。蔡名宏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两人因书法和热爱公益慈善结缘,余彭年晚年的书法颇有几分蔡名宏的风格。
还有一位叫云海的深圳市民和妻子一早请假赶到追悼会现场。53岁的云海说,在他的理解里,老人不是不看重财富,只是将财富用在了他认为合适的地方,老人这种无私的境界令他感动。
来自故乡的情谊
从早晨8点开始,就有市民陆续前来。礼堂门口两侧的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着余彭年一生经历的视频,人们驻足观看,悄悄抹着泪,轻声感叹着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余彭年33年的老朋友,82岁的范重平专程从长沙赶来深圳参加追悼会。
82岁的范重平7点半就来到礼堂了,整整驻足了半个多小时。范重平是余彭年相交33年的好朋友,得知老朋友去世,5月6日晚,他从长沙赶到深圳,参加余彭年的追悼会。1982年,余彭年第一次回到家乡涟源,过六十岁大寿时,就是范重平负责联络的。当时,范重平是湖南省联络处处长。一次相识,一生相交,随后的30多年,每次余彭年去湖南都会找范重平,余彭年在深圳创建彭年酒店后,范重平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小住半个月。有一年春节,老人家想念老朋友了,打电话给范重平,正月初二,范重平就来深圳彭年酒店和老朋友相见。
八十年代,余彭年每次回乡,总会问起范重平,中央对于香港的政策。范重平劝他,现在是开发香港发地产的好时机,先生你先别急着会内地。随后,余彭年果然在香港发了家,也是在范重平的联系下,余彭年的4个孙子孙女得以前往香港和爷爷团聚。
这份珍贵的友谊值得让一个同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跋涉千里,为的是见朋友最后一面。
▲“一生行善事”是对余彭年乐善好施,用财富救助贫困人群,善行不胜枚举的最佳总结。
三天前,在余彭年遥远的老家湖南,立珊专线的司机们,发起了一场怀念活动。老司机们讲述了这条由中南大学开往长沙火车站的公交车队的故事。1988年,彭立珊先生一次性购置每台价值约7万元的公交车20台。年底,这批车被投入到长沙火车站到湖南大学的公交线路运营中,连接河东与河西。现在“立珊专线”已经发展达到38台公交车。 互联网上,很多曾经坐过立珊专线的学生,在网上发帖纪念老先生。
礼堂外的广场上来自湖南各界的花圈排成两排。一位叫吴志松的涟源青年,利用三天时间组稿、印刷,带来了两千册《中国艺林》,上面都是关于怀念余彭年的诗歌。
一位诗人写到:在忽明忽暗的夜晚/一位老人停止了/最后一枚心跳/零点的钟声敲过/北去的湘江继续着/平缓而激越的步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立珊专线拉着一把二胡/声声慢,唱得月淡星稀。
最后的告别
十点半,彭志兵在讲话中数次哽咽,对他来说,他失去的是自己最亲的人。
▲余彭年的长孙彭志兵在告别仪式上致悼词。
在彭志兵的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一人常年在深圳,陪伴在爷爷身边,大学学习酒店管理的他,是余彭年的好帮手。
“余彭年光明行动“后,余彭年在媒体上上频频出现。但是他的儿孙们并没有因为余彭年做慈善而张扬,而是低调务实地做自己的事业。
彭志兵的父亲彭亚凡在酒店没有担任任何重要职务,只是偶尔走走看看。除彭志兵外,余彭年的孙子孙女们常年住在香港,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余彭年的大儿子一辈子都留在湖南,过着平凡的人生,已经在几年前去世,走在老父亲的前面。
对于老人家的裸捐,亲人们选择支持。对于这个家族来说,金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彭志兵已经五天没怎么合过眼了,眼下,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办。
在老人的遗体前,老人的子女、朋友、还有一群群素不相识慕名而来的人,他们做了短暂的停留,就要告别了……30分钟后,棺木合上,老人真正去往了天堂宁静之地。老人的墓地选在大鹏湾华侨墓园 ,将在家乡建衣冠冢。
殡仪馆礼堂外,一阵大雨过后,天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