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漫画 | 怎样才能拍出好照片?

好照片会有标准吗?肯定是有的,但判断起来会相当困难。本文列举的好照片五重境界,仅供参考。

文 |  林帝浣

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也越来越轻松。遇到好玩好看的场景,掏出手机拍一张,如果很满意,发发朋友圈,获得点赞若干。然后这些照片很少再被翻起,直到换了新手机,彻底消失。这些随手的照片,没人再记得,也说不上好不好了。

好照片会有标准吗?

肯定是有的,但判断起来会相当困难。

很多人为了掩饰对此问题的思考,往往会说,我就拍着玩玩高兴的,于是终生不知好照片为何物。如果真心热爱摄影,您对这个问题会相当纠结。

随着眼光的进步,往往也会导致拍摄方法的变化,这变化往往是一个自我痛苦挣扎的过程,甚至看起来是在退步,也会受到很多非议。然而我以为,高贵的痛苦,比廉价的快乐更有价值。

本文列举的好照片五重境界,纯属小林瞎编,并无科学依据,仅供参考。

第一重:叙事的照片

把你想说的事,通过照片说出来。这个层次,只要经常拍拍怕,一般都能达到。

准备吃的一道菜,见到一个漂亮姑娘,看到的一片好风景,拍下来,不管是相机还是手机,这事说起来容易,其实也不容易。

尤其是自拍,选出哪一张,加什么滤镜美化,都是煞费思量的问题,松懈不得。

需要有基本的构图技巧,光影的基础知识,能突出视觉重点,不该糊的时候不能糊。

这样的照片,已具备摄影语言的基本特征,不同于文字语言,通过图像的组织,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对这样的照片,你通常得到的评价会是:“羡慕你又出去浪了!”“你好美!”“看起来好好吃!下次带我去~

要判定这样的照片很简单,发到朋友圈,别打一个字,看看大家是否明白你想说啥。

第二重:美丽的照片

经过第一重的训练,你会希望照片更漂亮一点,于是开始追逐更好的拍照手机和相机,更专业的镜头,整天讨论相机的成像风格,镜头的焦外和光圈。

开始注重拍摄方法和角度,能通过摄影技巧,把一个平淡的地方拍得光彩夺目,比如会找些花做前景拍风景,会用长焦大光圈和反光板拍美女,慢门拍流水等等。如果拍不好,还会使用后期工具不停加工。

这种漂亮照片有可能被展出,获奖。其不足在于,如果不署名,没人想象得出来是你拍的。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在这个阶段止步,慢慢丧失拍摄的兴趣,或终生兴致勃勃地拍摄漂亮而无个性的照片。

对于这样的照片,你得到的评论会是:“你拍得真好看!”“哇,你是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手机?什么相机镜头和参数?能告诉我型号吗?

第三重:摄影师的照片

如今摄影师是一个比较泛滥的职业,只要你买套昂贵器材并挂在脖子上,便可获得此称号。

然而,真正的摄影师,是一个比真正的画家或诗人还稀少的群体。

要获得摄影师的称号,不能靠沉重的摄影包、散乱的长发、塞满配件的摄影背心或爽朗的大笑。

您得有自己的风格。在具备能让照片美丽的基础上,摄影师会探索属于自己的摄影风格和语言体系,客户们也会因为你的独特风格而来光顾。

当然,事实上每个人的拍摄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照片里有自己想说的话,但是这些个性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事。

因此你必须先得让自己的内心非常美好,照片才会美好起来。当然阴暗起来也可以,这世界也有很多阴暗的人。

这阶段能得到的评价是:“一看就是你拍的!”“不光漂亮,也很有意境呢!”“哇,好创意!你是怎么想到的?

第四重:动人的照片

这一阶段的好照片,也可以称为内心的照片。

拍摄这类照片的,通常是从一个成功的摄影师蜕变而来,他们厌倦了迎合读者,于是开始试图构造服从自己内心的语言体系,有些还相当艰深复杂。

这类照片通常会对传统摄影体系充满挑衅,有时简直是难以理喻,然而如果你耐心看,也许能发现偶然其中的必然。

当然也常会有一些飞越前三个阶段的天才出现,然而英才总被天妒,我常看见这些人闪耀一会就消失了,可能是因为得来太容易吧。

这个阶段,观众群会产生极大的分裂。

有些人看到会为之震撼感动入迷,而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这个跟欣赏水平通常无关,而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有关。

现在活跃在摄影学术界,经常获奖或展览的人,基本属于此类,因此也会有很多人抱怨看新锐摄影展看不懂。

但有一点毋容置疑的,这些人都是狂热者,是用生命在拍照,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努力。

通常得到的评价是:“不明觉厉!”“这张照片深深打动了我,我盯着它看了一个下午。

这类照片有些会成为时代经典,更大部分会随时光流逝而消失。他们都在成为第五重境界而努力。

第五重:历史的照片

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能被人们广泛记住一张照片的摄影家,已经相当了不起,如果有十张照片能被历史记住,那必是大师无疑。

当然,一张照片要进入历史,必定要具备一些特质和很多的运气。

运气不说,特质可以分析下:这样的照片是这个时代的写照,或创造了一个摄影的新风格,或是没有理由,它就那么经典。

没人知道,未来的历史,会为我们这时代留下怎样的照片,因此,我也说不出什么。

也许罗兰·巴特的“刺点”理论会有帮助,他认为一张照片拍下后,观众的解读是多面的,摄影师试图表达的主题,往往会被忽略,而照片上的无关重要的细节,往往会引起更大的兴趣,这就是照片的刺点(哦,对了,这种现象在网络上被叫做:找亮点)。

能够对这个时代有清晰的认知,而故意留下许多给后人看的刺点,是一种值得建议的尝试。

当然,这一点难之又难,尤其对于许多只是热爱自拍和p图的人来说。

所以,随他去吧。这样的照片,得到的评价可能会是:“你这张照片拍下了这个时代。”“许多年之后,我还记得你那张照片,那是属于我们的时光。

我对自己拍照水平的评估,是徘徊在第二和第三重境界之间。您呢?

小林摄影| 2008年5月,湖南郴州板梁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此照片曾入选《中国摄影报》新中国五十年的100个感动纪实瞬间)

小林摄影| 2012年12月,贵州毕节威宁草海,黄昏的冬季寒风中,女孩流着鼻血和鼻涕,冷得瑟瑟发抖。她已经五岁了,还像普通三岁孩子一样矮小。她的愿望是能吃到肉和糖果。湖南郴州板梁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

小林摄影| 2014年11月,上海青浦的金泽古镇,一个没有游客的地方。老奶奶请我为她拍张正面照,然后再三要求我寄给她——中国人都知道这张照片的用途。拍完后我请老奶奶在她独居的老屋坐下,在最后一缕夕阳里拍下这张照片。

本文节选自小林摄影著作《我想给你拍张照》

来源:小林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