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ichael Segalov
编译|甜甜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加班到深夜走出办公室,有种奇怪的成就感。
有时候是搞定了一个急用的PPT;有时候是改完卡了一个礼拜的稿子;有时候……可能是贴完堆了半年的发票。
夜晚放大孤独,但也有一些能量在悄悄酝酿。
而这世上有这么一群人,万家灯火时才刚开始上班。他们昼伏夜出,创造世界的另一半精彩,也经历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温情与艰难。
阅读他们的故事帮我们看清,真正支持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源动力是什么。
以下,是九位夜间工作者的独白。
本文由LinkedIn编译,原作者Michael Segalov,编译者甜甜。本文谢绝转载。
来电者从我的声音里
听到理解
每一通电话都是同样的开头:您好,健康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夜深了,身边人睡了,感到孤单的人们无处倾诉,便渐渐陷入绝望。这正是我们24小时开放热线的原因。
来电者啥都聊,聊孤单、抑郁、自杀、悲伤。不过我们不会给出建议,只是鼓励他们说出来然后倾听。
每一位来电者都是匿名的,有时很难不去好奇他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下班后,我开车回家,给自己一些平静下来的空间。
几分钟之前还在治愈别人的生活,热闹得像白天一样,可现在,外面一片漆黑,孤身一人。
我爬上床的时候会抱一抱身旁的男友,即使天色已晚,还是会难以入睡。
就这样,我以这种奇妙的方式与全国各地的来电者联系起来,虽然我们从未相识。
这份工作也让我开始学会问候身边的每个人,确认他们是否感觉良好。
我们给予的是
一次新生
只要医院一打来电话,我就要在一个小时之内赶到,准备手术。
每晚会有两组人待命,一组负责从已故的捐赠者身上摘下器官,另一组负责把送来的器官移植到患者身上。
器官摘除并不是个温馨的工作,但我们知道,这将会给别人一次重生的机会。
医疗行业的员工都特别努力工作,尤其是在晚上,我们会坐着救护车奔波于城市的各地,必要时还会打开警示灯。
终于可以回家的时候,我通常已是精疲力尽。
坐在救护车上,望着窗外略过的城市风景,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医院中努力地熬过这个夜晚,内心却十分安慰。
每一位医护人员,真的都是竭尽全力拯救生命的。
我是派对上
那抹独特的色彩
白天的时候我特别讨厌别人盯着我看,但到了晚上就无所谓了,因为我会化上妆、戴上帽子、涂上指甲油,成为另一个我,一个能够走出去面对全世界的我。
每周六晚上,东区的一家俱乐部会举办蹦迪,身着女装的我工作就是成为它的装饰品之一。
喝个一两杯,好吧,有时候是七杯,能支撑我顺利度过这些夜晚,酒精就像是我工作中的润滑剂。
夜店里忙起来的时候,我会走上一圈,小声跟那些已经喝得烂醉的人说:“喝点水吧,亲爱的。”我还会告诉他们洗手间在哪儿,让他们去整理一下。
我是四点下班的,所以能赶上蹦迪的尾声。即使很累,我也会留下来跳支舞,享受下这里的氛围。
夜晚结束的时候,我会迫不及待地走出去,特别是夏天,天亮的早的时候。我就带着这身装扮跳上自行车,顺着那条废弃运河回家。
我原来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夜店的氛围,像个局外人。
但带着这身装扮,我就成了派对上那抹独特的色彩,成了派对的守护人。
很难
却也充满激情
每天下午五点半到单位,我会先花上一个小时了解全球各地的故事。
作为BBC的一份子,人们认得我们,也愿意相信我们,而这份工作也给了我们了解他人生活的机会。
比如,曼彻斯特爆炸事件那晚,我和身处事件中心的人连线,凌晨三点,警察和急救中心发来的消息都证实是19人遇难,太可怕了。
可稍作停顿,就要继续播报。播报这种即时新闻时,我们要关掉情绪的开关,不能受到任何事的影响。
直到节目结束,当屏幕上的消息停止转动,才能哭出来。
早上五点半左右下班后,我回家直接躺到床上,下一秒就睡着。
早上7点45左右,我丈夫会派孩子来把我叫醒,我花上半小时喝杯咖啡,刷牙,不换衣服不化妆,去送孩子上学,然后回家换上睡衣,继续睡觉。
电台里有人值夜班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有人在听:送奶工,邮递员,工人,卡车司机,还有那些深夜失眠的人。
我24岁就当妈妈了,是我朋友中最早的。是广播支撑我度过那些深夜爬起来喂奶的孤独时光。
面包店里
忙得火热
1983年,我们刚搬到奥德利镇时,决定开家面包店,那样的经济形势下,所有人都觉得我们疯了。
但我和丈夫还是把店开起来了,自己装修了店面,晚上把面包做好,白天摆出来卖。
现在有了团队,可以轮班工作。但每周五晚上八点,我们还是会一起来到店里。
我喜欢在凌晨工作,那种感觉很奇妙。面包房里忙得火热,收音机里放着音乐,我们把好吃的甜点摆满货架上,整个小店生气勃勃。
冬天的时候,打开门,吸着冷空气,望着比热咖啡还要治愈的月光。一迈出店门,便只有黑暗与寂静。
夏天的时候,会有小鸟陪着我们工作,细碎的阳光越过高山洒向小镇。
走出去,望着像画一样平静美丽的天空,喝着美酒,品着面包香和清新的晨间空气。
你问我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秘诀是什么?三十五年了,丈夫还总是能逗我开心。
帮助妈妈们把新生命
带到世上是种幸福
我工作的地方,灯是永远亮着的,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虽然管理层人员比别的地方少,我们的工作却一直有序进行。团队配合紧密,相处得很好,闲时一起吃吃沙拉,有时还会点披萨。
夜间工作通常漫长而艰难,多亏有了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
最可怕的是凌晨三点,精疲力尽却还要打起精神专心工作,手都不能抖一下。
没办法呀,要对产妇和孩子的生命负责。
不过婴儿真的是很强大的生物,虽然有时候需要你给予一点帮助,但他们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我以前从未想象过自己会成为助产士,但现在很爱这份工作。一个孩子的降生,瞬间能让所有的疲惫都被治愈了。
深夜里
人人都那么专注
以前没有这么多夜班的。
但国家开始逐渐24小时不停运转,我们只得晚上工作,来把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现在是重铺路面这个项目的监工,负责分配工作,检查质量,确保工作达标。
我们得用一个小型装载机拉来工具,最少要有铺路机,滚轴压路机和抓钩机,然后需要清扫机,清理卡车和喷洒车。
场面很大,但需要这些来确保道路或是机场跑道的坚固和安全。
我有四个孩子,晚上工作挺好,白天就有很多时间与他们相处了。
凌晨工作的时候我会有些想他们,但是他们放了学就能在家看到我了,要是白天工作,那个时间一定还堵在晚高峰的车流里呢。
深夜工作真的是很不一样的氛围,每个人都很专注。
可能是因为让人分心的东西更少,而且我们又时间紧迫吧。或者只是因为我们想尽快结束回家睡觉了。
集市里
我们互相帮助
我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每天去市场了。
现在每天大概凌晨一点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杯黑咖啡,毕竟谁都没法完全适应这么早起床。
然后就去市场,卸货,处理订单,把花整理好,让客人看着舒服些。
大概三点左右,就有客户上门了 ——花商,要办活动的人,还有酒店服务员。
比起以前,我们现在不怎么让讲价了,不过毕竟是市场嘛,试试也无妨。
但价格高低实际上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和客户打好交道。集市里,店家们互相帮助。谁家缺货了就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去别人那调货。
我每天睡上三四个小时就够了,从小就这样,挺幸运的,我爸爸也是一样,我们就是天生不需要那么多睡眠。
有些客人的要求
是你无法想象的
我们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前台服务,而有些客人的要求是你无法想象的。而只要客人的要求合法,即使不可能办到,也不能拒绝。
几周前,一位中东王室成员早上五点想吃卡卡圈坊的甜甜圈,而那家店还要很久才营业。
还有一天,我们接到一个任务,让我们打个电话安排一架直升机,连夜飞过来,早上七点接人。
还有一次,我们得帮一位顾客把猫带进英国,而且还不能跟主人分开,并且那位客人还要求让他的猫待在“舒适环境”下,所以我们只得提前去了他屋里,给猫搭了个窝。
这份工作没什么技巧可言,如果你能善待别人,善待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军队服役的经历让我做好了应对这项工作的准备:不能说不,要仪表整洁,即便是在困难环境下也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
想要加入金钥匙组织(跨国的前台服务人员网络),你的确需要像在军队一样,付出时间来赢取荣誉。
早上八点下班后,赶上首都的早高峰,觉得车厢里同样刚下夜班的人,好像一群疲惫的行尸走肉,他们之中弥漫着的除了瞌睡,还有孤独。
写在最后
黑夜仿佛给乱糟糟的世界关了静音,又好像加了温柔的滤镜。
黑夜是孤独的保护色,却又同时让心中的脆弱感无处遁形。
每个元气满满迎接朝阳的人背后,都有这样一群昼伏夜出的人守护着夜晚的安宁。
记得在每一次道过晚安后,感谢他们。
也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力量。
文章来源:
https://www.theguardian.com/global/2018/nov/11/into-the-dark-meet-the-people-who-have-to-work-through-the-night?
本文由LinkedIn编译,原作者Michael Segalov,编译者甜甜。本文谢绝转载。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观察者网和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