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童遭父母轮番暴打,央视:依法严惩施暴者是最有力的警示

专家表示,未来法律完善,应把强制报告落实到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段长约3分16秒的视频,一段摄于今年9、10月的4段视频,一经公开发布随即引发公愤。

《新闻1+1》关注:女童家中被打,我们如何救她?

演播室主持人 白岩松: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从昨天开始一段三分多钟的视频,让人不敢看,不忍看,甚至没法看,这是深圳的一对夫妇在家里头虐待自己的女儿,几乎属于是想起来就打女儿一顿,甚至这个女儿的这个小哥哥就习惯性的经常打一打她。

这段视频当然是由另外的一种途径,也就是他自己家里装的探头,原来是要监控孩子学习,但是它通过朋友的手机,然后操纵过,所以这个朋友可能又获取了这个密码,然后等等,一会儿片子里会去解释,当然究竟这儿合不合法或者说有哪些问题,片子当中也会有专家去回答。

但是我们还是把视线收回到这个倒霉女孩,因为这个父亲和母亲简直令人发指这样的行为,于是大家就怒了,这怒了很正常,看看,“谁来救救这个孩子,深圳虐童事件引全网震怒。”“深圳虐童案,作恶者应该严惩。”“深圳虐童事件,孩子多次被父母打倒,这将对其成长造成哪些影响?”“深圳虐童视频,被打女孩的镇静让人心疼。”

发生地是在深圳,但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可能有这样的父母会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它简单的定义为深圳虐童案,其实并不合理,就像不必探讨亲妈后妈,这样的妈就是一个违法的糟糕的妈和爸。

但是现在有一个最新的消息我们看一下,就是在我们节目开始前几分钟,深圳宝安区的街道办事处发了一个情况通报,再次感谢各界人士对我街道发生的家暴事件的关注,目前女童在街道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和社工陪护下,饮食睡眠正常,沟通交流状态良好,经过医院全面体检,女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将继续上学,公安机关正在依法侦办案件。

为保护未成年人,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建议社会公众和媒体暂不探视或采访,我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妇联将持续关爱帮扶女童,女童的安全和权益有充分的保障,没错这里还涉及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

来,接下来我们就透过这个不忍看的视频去关注,在家里孩子被打,我们该如何救他呢?

2018年12月22日,“志愿者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又现虐童视频,跪求转发找到受虐女孩并报警》的推文,一段长约3分16秒的视频显示:一名身穿深圳校服的女童,在家中遭到殴打。抽耳光、拉拽头发、被扫帚抽打以及被脚踹,这一幕幕,一时激起了公愤。

视频曝光后的第二天,12月23日上午,深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留言称:“我们正在调查”。当日17点15分,深圳宝安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就此事发布通报称,接此情况后,宝安公安分局立即开展核查,并于10时30分许,将视频中涉及的相关人员刘某华、陈某文及涉事女童带回辖区派出所调查。

深圳宝安区委宣传部的通报,特别指出网传视频中,女童被殴打的的时间段,分别是9月26号和27号,以及10月19、20号共四次。经询问,母亲陈某文、父亲刘某华对殴打女童的事实供认不讳。

视频曝光后,深圳市宝安区妇联也在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备受关注的女童现由街道社工和心理咨询师陪护,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妇联已联系宝安区人民法院为受害女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从被曝光的视频中,可见参与殴打女童的,除了女童的母亲,还有身着美团外卖骑手工作服的父亲,甚至就连家中的小哥哥也出手冒犯。

12月23日,美团外卖也发布了一则声明,在表达视频令人非常揪心的同时,也证实了这名男子确实曾是深圳的美团骑手,于2018年8月26日入职,12月6日已经离职,美团方面已将其所有资相关资料提供给了当地警方,并表示后续也将为女童提供帮助。

在被曝光的视频中,最让人悲痛的是,女童母亲拿起扫把、凳子殴打,还把她的铅笔、纸张扔到地上时,小女孩却没有任何反抗、躲闪、哭泣等,神情极其麻木。

据曝光视频显示,10月20号,女孩和哥哥在桌子上吃饭,孩子的母亲毫无征兆地突然发怒,一番斥责后又是一顿暴打,女孩从地上站起来后,毫无反应,继续吃饭。

白岩松:习惯,父母居然习惯打自己的孩子,想起来好像就打一顿,更让人难过的当然是像很多网友所说的,是这个孩子似乎也习惯了挨打,都没有什么孩子该有的疼了之后的这种反应,几乎被打完之后该干嘛还干嘛,这让人的心里头的确看完太难受了,包括我的同事都在说因为他自己的这个孩子,也是这个几岁的样子,就没法看,看完这一下午都在难受。

迅速采取行动是必须的,深圳宝安区警方查证视频内容属实,已将父母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那么深圳宝安区的妇联向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这还是比较新鲜的,就立即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安排社工和街道对女童进行心理辅导。

接下来我们就关注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它都能得到哪些保护,我们来看一下。

人民法院保护受侵害当事人的具体措施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当然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要有隔离带;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要有一道安全的墙;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和其他的这种措施,因为现在是在申请的过程当中。

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一位嘉宾,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的主任佟丽华,佟主任您好。

白岩松:相信您看这段视频的时候也当然是非常揪心,虽然您一直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您了解的情况其实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多很多,但是这一个三分多钟的视频,仅以这三分多钟的视频来看,你觉得它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这种家暴?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非常揪心,这就是我们说的情节非常恶劣的这样一个家庭暴力,这个针对孩子的虐待行为,这个在事实上是比较清楚的。

白岩松:但是佟主任,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个反差,我也看到有的网友的留言说这样的父母就毙了吧,毙了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必须要符合这种法律的这种精神,但是反差之大到了今天也有法律专家说由于孩子没有这个外伤,包括刚才最新我们节目开播前几分钟的时候,当地街道办事处的情况说明当中也写孩子的一切身体指标都正常,甚至有可能父母都没到犯罪的程度,您觉得呢?怎么看这个问题?

佟丽华:就是原来这个针对家庭暴力的包括有一些报案的案件,个别的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不立案,不去关注的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没有外伤,包括发生一些比较严厉的,情节非常恶劣的针对孩子家庭暴力的案件,很多人也会说没有构成轻伤,所以说不应该追求刑事责任,但是我们说这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

那么其实我们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现在在司法实践中最大的一个区别,我们的故意伤害罪我们一般会按构成轻伤这样一个伤情的鉴定标准确定是否定罪,但是从虐待罪的角度来说我们从来没有说虐待罪必须构成轻伤,虐待罪主要就是我们说的家庭成员对这种老幼病残实施这种我们说捆绑、打骂这种伤害行为,最关键强调的情节恶劣。

那么其实这种情节恶劣不仅是身体上我们看到的这种外伤的情况,比如说心理严重的伤害,像在这个案件当中我们都说都看了很揪心,这个孩子显然已经被打的麻木和绝望,绝对是一个严重的心理的伤害,这种情况从司法机关的角度上必须是给予考虑的。

白岩松:那接下来的时候,其实还有现在这样的一种困惑,我今天也在网上看到了另外的一种声音说,申请了这个人身安全保护,比如说等等让他跟自己的父母分开,或者他的父母可能被行政拘留或者怎么怎么样,那她不就失去父母的关爱了吗等,还是应该让她回到父母身边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不是此时真的应该立即建起一道墙来保护孩子?

佟丽华:首先是必须建立起一道墙来,否则的话如果一直我们说孩子再挨打,还是要回到家庭当中去,还是要让父母回到家庭当中去,家庭针对儿童的暴力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首先要介绍一下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原来是最高法院推的一个司法政策,在2015年的这个反家庭暴力法当中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它确认下来,2016年这个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后到现在,全国现在至少有三千多例人身安全保护令,听起来似乎不少,但是平均一个县也就是一例案件,所以说人身安全保护令在实践当中,真正被实施的还是非常少的,这个制度将来应该更进一步的推广,这是第一点。

第二在这个案件当中,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方面,但是还远远不够。

白岩松:那还需要添加什么?

佟丽华:其实在这个案件当中坦率的说认为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是最佳的法律措施,其实最佳的法律措施是两方面,一是当地公安机关已经开始做的,也就是公安机关开始这种侦查的情况,侦查以后会确定到底是违法还是犯罪,应该是追究行政的这样一个违法责任,还是追究刑事的法律责任,这是有司法机关要去裁决,这是公安机关的一条线。

另外其实2015年1月1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和民政部就是专门处理家庭发生的监护人侵害孩子权益的这样一个政策,其实非常明确了类似的案件发生以后,从另外一条线索,比如说我们民政部门是要积极介入的,我们的民政部门介入以后要解决哪些问题?比如说这个孩子如果带离家庭以后,比如说像这个孩子带离家庭以后首先要把他放在一个安置的场所,如果有其他的亲属朋友固然好,如果没有的话可能放到我们说政府民政部门的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然后政府的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要对家庭进行教育方面的辅导,进行调查的评估,最后来会商这个孩子什么时候是否回到这个家庭。

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还要提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诉讼,这些都是政府要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就是说在这个案件当中就监护部分,坦率的说虽然当地已经采取了一些心理安抚这样一些陪护一些措施,但是就监护部分,我认为采取的措施还不够。

白岩松:的确现在恐怕也是会在一个慢慢改进的过程中,另外恐怕还有一点佟主任,比如说孩子可能因为她害怕,这毕竟是自己的父母,将来再打我怎么办,那可能她会说轻了一些事情,另外也会产生渴望回家的这种意愿,这个时候究竟是听孩子的呢?还是我们大人要准确的去评估?

佟丽华:针对家庭暴力案件我认为第一点尤其像这种孩子受到父母家庭暴力的案件,第一个就是从我们的最高司法政策当中提出来,如果孩子确实已经受到伤害,或者面临严重的这种伤害,就要把他带离这个场所,把孩子带离这种危险的场地这是第一步,但是送到哪里呢?我们当时的政策提的是送到其他监护人,亲属或者说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

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未来我们首先要给他放到政府的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因为送到其他的亲属那里也面临一个挑战,你比如父亲被抓起来的话应该送到母亲那里,有时候母亲还把所有的仇恨放到这个孩子身上。

白岩松:没错。

佟丽华: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这样一个局面,应该先把这个孩子放到一个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由救助保护机构承担临时监护的责任,这个时候来研究这个孩子未来到底应该放到那里。

白岩松:然后接下来通过跟父母之间,以及很多很多的评估在确保安全之后,再下一步这样的一些动作。

佟丽华:是这样。

白岩松:好,一会儿有问题我们继续探讨,接下来我们当然也要去关注,其实围绕这件事情被视频在网上流传出来的时候,也非常的怪异和出乎预料,因为不是往常的曝光所显示的这是在家庭里面所发生的,来接下来我们共同思考。

昨天,这位8岁女童的残忍遭遇,终于在社会和司法的干预下终止。而记录女童不幸遭遇的,正是自家的摄像头。也正为是这个安装在家里的摄像头,才使得这起所谓的“家务事”被公之于众。

12月22号,一共四段女童被打的视频,最初被一位叫做王华礼的环保组织负责人发布在其公众号上,随后又被其发布在微博上。之后,视频被大量转发,引发公众的一片声讨。

昨天,王华礼对媒体表示,他其实早在今年九月份就看到了这些视频。他告诉记者,视频是从一个家庭监控app上下载的,账号密码是女孩父亲的牌友提供。

昨天,也有媒体采访到了殴打女孩父亲的牌友王女士,她表示,殴打孩子的视频内容是她在偶然情况下发现的。

记者:您是怎么拿到这个视频的?

王女士:以前跟他孩子父亲认识,经常就借用我的手机,登陆他家的监控,然后我有事没事就登进去,看他们有没有家暴,有一个多月吧,他爸爸妈妈经常虐待那个小女孩,因为我也是做这个育儿方面的,就把它(视频)暴露出来了。

根据媒体报道,殴打孩子的父亲平时喜欢在自家楼下棋牌室打麻将,今年9月,这位父亲曾用牌友的手机登录自己的视频监控,查看自己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后来,王女士的手机就能自动登录视频监控账号,而她也就因此发现了这家人殴打女童的情况。

随后,这名牌友又将这一发现告诉了王华礼。

记者:你跟她父母是都接触过吗?

王女士:都接触过,只是不是说很熟的那种,也算是朋友了,邻居。

记者:我想问一下那个监控是他们自己家安的吗?

王女士:对啊,自己家安的,安监控就是小朋友在家,不放心,看小朋友有没有在家写作业。

据媒体报道:王华礼在知道了监控视频的账号密码后,大约打开了3、4次,每次都能观看最近5天的监控视频,他就把女童被打的段落都下载了下来。

视频发布者 王华礼:我其实很早就拿到了这个视频,我一直在努力试图想去找到这个家庭,想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虐待孩子会造成无情型人格。

12月22号,王华礼把在今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别下载的几段殴打女童的视频,合成了一整段三分多钟的视频,发布到了网上。

今天,当这段视频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的时候,已经没有媒体可以联系上视频的下载和发布者王华礼了。为此,也有人表示王华礼采取这种手段进入别人家的监控视频系统,下载拍摄内容并进行公开发布,是否涉嫌违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新宝:获得个人信息,家里面的监控资料是不合法的,侵害了法律明确规定保护的当事人的隐私权,即使是由于每次偶然的原因,人家借她的手机登录过这样的监控,也不能够再继续去没有经过他们的允许继续登录,去窥视人家家里面的活动,这个行为应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第二点假如说你不小心或者某种原因发现了别人隐私中的有些可能是侵害未成年人子女利益,也应当是向国家公权机关举报,公安部门可以去进行调查,而不是应该在网上传播他人的个人隐私,所以这个行为具有不正当性,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为了一个家庭的利益,完全可以向公权部门举报,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打110报警一分钟就解决了,而你反复去登录别人家里面的监控,那这个里面包含着一个不良的心态。

第三点是由于这样的一个爆料,有可能公安部门去查这个事,最后查实也证明被侵害人家里面确实存在着家暴虐待儿童的情况,那么在客观上可能对于帮助公权部门了解这个事件破案有一点点帮助,但是原则上不构成一个人减轻或者是从轻处理的理由,刑法里面减轻或从轻并没有这样的情节。

白岩松:也就是说现在我们也觉得这里充满着一种矛盾,因为从侵权法的这个专家角度来说,涉及到这进入人的家里,而且还多次登录,包括涉及到未成年人你直接给人网上登录,而不是去报警等等,这里涉及到不合法性,当然我们今天关注的不在这一点,只是说作为一个媒体听到这方面的声音。

但是另一方面感到矛盾的是如果没有这样的行为你又不知道这样一个家庭的暴力的这种存在,接下来继续连线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主任佟丽华,佟主任,您看刚才我说的这件事情,含有一种巨大的矛盾,这里可能是具有了某种不合法的这种因素,你进人家里的探头去看,而且还多次,但是这个我们不去谈,可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没进去我们又不知道,家里面会有这样打孩子和虐童的这种行为,那我们就会去担心是不是很多家庭里也都有类似的行为?我们怎么才能去发现怎么办?

佟丽华:这个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案件,其实真正被追究法律责任的还非常少,在司法事件当中类似的案子必须得说还有很多,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关注力度,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进入别人家庭的这种监控系统当然我们说这是这个侵害其他家庭隐私,但是我们说公布这样一个儿童受到这种违法犯罪伤害的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不能苛责这个当事人,我们的未成年保护法说的很清楚,保护未成年是所有的单位党政机关也好,企事业单位也好和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这个责任既是法律上的责任也是权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对这样一种行为,我认为不要去苛责他,坦率的说还是应该鼓励这个每个成年人站出来来维护保障未成年的合法权益。

白岩松:对,但不是进入别人家这种监控的这种途径,但是最后您只有20秒的时间,我们怎么去多发现这样的情况呢?

佟丽华:我们的强制报告制度应该尽快建立起来,我们现在规定了一些仍要强制报告,但是违反了没有法律惩罚措施,未来法律完善,应该把强制报告落实到位。

白岩松:好非常感谢佟主任带给我们解析,也透过这样一个大家都不忍心看到的事件更加激活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哪怕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别人的家里。

央视新闻微评

8岁女童遭父母轮番暴打,依法严惩施暴者是最有力的警示

又见虐童案件!深圳宝安区8岁女童遭父母轮番暴打,流出的视频让人不忍卒看。更让人心碎的是,面对暴雨般袭来的巴掌和扫帚,女童一言不发,不躲不闹。她的内心对于这个世界将是怎样的迷茫和惶恐?欣慰的是,深圳警方和宝安区妇联已经紧急采取行动。这样的虐童行为,我们一刻也不能容忍!

视频发出后,网上出现了不少声音,其中不乏对虐童原因的猜测。有说父亲赌博输钱将气撒在孩子身上的,有说父母生活窘迫压力巨大的,但没有一条理由能够让人们对于为人父母者的如此行径有哪怕些许的理解或宽容。这世界没有谁可以被准许以如此暴虐手段对待儿童,亲生父母也不行!任何理由都不是虐待女童的挡箭牌,这一点在法律上没有丝毫的模糊地带。

在社会文明日益进步的当下,“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不能随意虐待和处置”应当成为社会最基本的共识。每一名少年儿童,都不仅仅是父母的子女,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正因如此,《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才会做出详尽的规定,在父母无法尽责履职时,法律可以发出保护令,甚至剥夺父母的监护权。

保护少年儿童 社会需要更多“管闲事者”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方式千差万别。社会观念和传统思维有时候让法律止步于家门外,使父母在子女教育和抚养方式上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空间。这往往造成两个后果:其一,虐待儿童案件常常很难被发现;其二,即便虐童案件被发现,人们也顾忌于卷入他人的家庭事务而不愿伸以援手。

从这个视角来看,此次深圳的虐童案件,我们必须对勇于在网络上揭露虐童行为的曝光人予以掌声。虽然对于相关监控视频的获取方式,在网络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一码归一码,在保护少年儿童方面,社会亟需更多“管闲事者”。同时,我们也必须给深圳警方和宝安区妇联等部门以鼓励,他们的迅速行动,把孩子从危险的境地拯救出来,他们也通过这样的行为告诉社会,法律从不止步于家门之外。任何家庭,都不是法外之地。

当然,我们换个视角来看这起虐童事件时,内心也多了一份忧虑。假若肇事父母家中没有视频监控,这位8岁女童还将在父母的暴虐行为中生活多久?假若看到视频的邻居和曝光人认为这是当事人的家庭事务而选择三缄其口,这名8岁的女童还将在绝望中坚持多久?像这样,随手就打、抱起来就摔、抡起扫帚就抽孩子的父母还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还有多少虐童行为在我们眼皮底下、阳光之下静悄悄地发生,我们也并不知晓。我们希望,当你看到类似虐童行为时,能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喝止暴力行径,用社会的温暖和法律的利剑给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

严惩施暴者是最有力的警示

对于暴力虐童者,或许孩子选择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法律和社会绝不允许。儿童权益受法律保护,父母虐待儿童属于违法行为,法律专家介绍,如果经调查鉴定后,认定其父母构成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可以从重处罚。我们期待,法律能够给残暴的父母以严厉的惩处。毕竟,任何一次类似案件的惩治,对于全社会和更多父母而言,都是最有力的警示和教育!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