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OS大战BAT三缺一,腾讯阿里玩法背后

国产OS现在处于最好的风口,好戏才刚刚开始,未来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前言

这边是在帝都北京举行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正式公布TOS+战略。那边是鹏城深圳举行的阿里Yun OS合作伙伴大会,阿里联合中小品牌齐亮相。

两家都请来了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捧场,场面可谓都十分火爆。就像我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国产OS现在处于最好的风口,好戏才刚刚开始,未来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腾讯TOS是什么

腾讯的TOS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目前所有的新闻报道中都没有进一步提及TOS本身,原因可能是腾讯不让提及,因为TOS本身还是基于Android系统的ROM而已,没必要深挖。

腾讯称TOS是提供实现硬件、人、服务相连接的底层系统,为硬件厂商、芯片厂商、硬件开发者提供支持。

腾讯的TOS最早要追溯到2011年自主研发的Tita系统,之后,腾讯又在2012年重金投资乐蛙ROM,但前者被弃、后者式微。折腾来折腾去,最近是第三次入局,腾讯Tencent OS。

腾讯TOS早在1月份启动内测招募活动。在这次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首席运营官,兼互动娱乐事业群总裁、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任宇昕公布了“TOS+战略”。

腾讯TOS+战略

这个"+"有多种理解,你可以理解成合作伙伴、智能硬件种类、腾讯的用户和内容资源、可以连接的一切……。

目前来看,腾讯TOS走的是高逼格路线,首批核心合作伙伴包括华为、中兴、联想、高通、滴滴打车等硬件、芯片及服务厂商。

从合作伙伴名单上就可以看出,腾讯TOS+战略是希望联手上下游打造一个智能硬件平台,基于腾讯的这个平台,大家都在上面玩,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顺便打包腾讯自家的产品,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入口或平台。说白了,通过TOS+战略,腾讯意在打造一个新入口,并控制它。

简单理解,就想微信平台一样,我做好了平台,你们来用,但还是受我控制,什么营销狗,自媒体,微商都可以,目前主要集中在智能手表、微游戏机、虚拟现实产品以及手机等四类产品。

高逼格路线从新兴领域切入

这四类产品听上去各个都是高逼格,尤其是智能手表和虚拟现实产品,现在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腾讯切入这几个领域是非常聪明的选择。

实际效果现在还不好评说,但要开拓一个新市场是非常难的,尤其是在产业还不成熟,标准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所以,目前最靠谱的还是在手机上,预计率先上市的TOS产品可能还是手机,腾讯说最快要等到今年秋季上市。

优势还是在社交内容

相比阿里,腾讯TOS+战略的优势是开放账号、社交体系、云数据能力,导入社交账号体系后,各个智能硬件将不再孤立。社交资源这块正好是腾讯的强项。

但做OS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据说腾讯做这方面的人数在300左右,要想做好,估计扩大10倍都不够。

阿里YunOS合作伙伴大会

说完腾讯,我们再来说阿里。在同一天,阿里在深圳举办了YunOS合作伙伴大会。

前面说过,腾讯是高逼格玩法,相比之下,阿里是更接地气的玩法,从中小品牌渗入,偷偷地把活干了,等达到一定量级,必然会产生质变。

这次阿里拉来了高通、MTK、展讯、Marvell、联芯等芯片商,华勤、沃特沃德、鼎智、腾瑞丰,优思、波导、迅锐、豪成、凡卓、致远等知名设计公司,以及康佳、纽曼、朵唯、语信、长虹移动、华森科技、斐讯、亿通科技、邦华等上下游厂商。

接地气玩法从中小品牌渗透

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博士说,不要小看中小品牌,比如目前在非洲,出货量最大、卖得最好的中国手机并不是大众所知晓的那几大知名品牌,而是一些并不为人所知的中小品牌。

YunOS希望能够改变当前国内手机厂商的市场格局,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任何能够改造传统互联网、丰富互联网的企业,YunOS都希望能与他们合作。

据统计,2014年度YunOS中小品牌合作伙伴出货量总计约1500万台,目前已有超过80%的中小手机品牌采用YunOS系统,YunOS终端用户已超过1000万。YunOS的打法也是进入到多条产品线,不仅仅是手机,还有电视、游戏机、机顶盒、车载导航、智能家居等。

此外,阿里这次还推出了YunOS航海版。作为自去年10月20日YunOS 3.0公布后首个重大版本更新,性能的大幅提升及优化成为YunOS航海版最大亮点。YunOS航海版系统进行了内存瘦身,大幅降低运行内存,划屏、卸载响应极快。

百度可能还有后招

百度目前这一块还没有什么动静,百度的云OS之前已经宣布暂停更新。百度云OS要追溯到2012年6月,是基于Android4.0及以上版本进行开发的第三方智能手机系统(ROM)。

其实百度云OS算是比较早的一家,但可惜没做起来。上线未满三年的百度云OS共发布过6个正式版,迭代了67个公测版,适配超过150款机型,用户数量已超过了1000万。已有千万用户的百度云OS近日宣布暂停更新,至于未来会不会继续目前还没有把话说死。

另外,百度有Baidu Inside计划,旨在打造统一的智能硬件平台,百度提供基础技术服务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一起打包提供给智能硬件开发者。

不管你是智能家居、汽车、电视、还是可穿戴设备,加入到统一平台后,可享受到百度地图、百度云平台、百度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一系列智能硬件智能化所需要的技术。当然,百度同时也会整合进去百度搜索、文库、问答、百科、音乐、视频、社交、O2O、支付等互联网服务。所以,说白了还是希望打造一个新入口。

玩法不同本质一样

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大家玩法虽然不同,但本质基本相同,都是结合大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无缝的软硬件使用体验,共同打造生态模式,抢占入口。

通过采用统一的OS,为不同智能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打下基础,硬件之间底层的连接不在是孤立的。相互打通之后,所有的内容、数据和服务便可以流通,基于此便可催生更大的商业模式。

除了BAT之外,其实各家硬件厂商也在尝试自己做OS,小米、魅族、乐视、中兴、联想、华为、360等,但做系统是件苦逼的事。

要做一款操作系统,投入上百亿美元都不嫌多。据介绍,微软当年在VIsta上投入超过200亿美元,而即使是开源的Linux系统,要在上面进行二次开发没有数百亿美元也是不可能完成。

并且做系统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量的时间,需要解决海量的基础应用问题,需要解决大量的与软硬件的适配问题,而且还需要在规模用户测试、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总之,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积累过程。所以,未来还是有钱有资源的有毅力的大公司在玩。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