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视前哨 一文
谭维维的“三小时”倒计开始,谭维维即将演唱马条的《给给》。
打开试听时,歌词中一句“给一个伟岸如山,为了你悄悄求着别人的人”让谭维维瞬间声音哽咽、红了眼眶,因为她想起母亲在自己求学路上相同的经历。在正式演唱中,这首歌也同样让观众和其他嘉宾忍不住拭泪。
让观众“好哭”的是情书一样的音乐
音乐家门德尔松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想用语言来命名情感是毫无意义的,其原因主要在于,音乐的表达要比语言精确得多。”几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音乐那种表现情感,并在听众中激荡起情感共鸣的力量。
有些音乐是哀愁的,有些音乐则是愉悦的;有些音乐变得激烈或肃穆,有些音乐则又变得纤柔……这个世界大抵也只有音乐才能道尽人类情感的复杂。
不仅是亲情,包括爱情、友情等几乎人类各个维度的情感都能在节目中找到相应的踪迹。
回归《梦想的声音3》的张靓颖以一头短发造型,演唱了梁咏琪的经典曲目《短发》,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背后的大屏上是她长发垂肩的照片。
忍住眼泪的张靓颖却在点评环节坚持不住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尾声,把歌里面的压抑抒发出来,挺好的,排毒。”
抒发、排毒,这又何尝不是音乐的“疗效”呢?
正如胡彦斌所说,“我曾经有段时间写歌,从来都不敢写我最真实的感情,因为写那个东西,好像怕被别人看透我太多。但在这件事上,今天张靓颖给我上了一课。在她的音乐当中,我听到的是一种释然。”
在之前,谭维维与江映蓉在《梦想的声音》的舞台上相遇,并诉说着自己的音乐故事,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充满回忆的视听盛宴。随后,谭维维倾情演绎了陈鸿宇的《一如年少模样》,并完美融入了《超级女声》主题曲《想唱就唱》,一下把观众拉入那种选秀的黄金时代。
情感的背后,是演唱者自身人格魅力和精神特质的散发,正如谭维维所说,“无论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们都站在舞台上不断去追逐我们的音乐梦想,这个就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最温暖的一个交代。”
让人“好哭”,甚至成了观众对这档节目的第一印象,其关键就在于对音乐本源的尊重,一下抓住了情感的神经。但嘉宾们的演唱不是简单的煽情,而是让自己、观众找到重新出发、豁然开朗的力量。
铺上“白月光”的情感表达才更专业
几乎每个观众都能在表演中寻找到切中自己灵魂的表达。
怎么做的?《梦想的声音3》从歌曲演唱者和节目创作者两个角度给了答案。
众所周知,被“讨教”的导师需要在短时间内重新编曲并演绎一首新的歌曲。但幸运的是,节目中的每位嘉宾都具有强大的音乐人格,无论是林俊杰,还是胡彦斌、王嘉尔等,每一次精彩的改编实际上都是通过“再创作”让作品加入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
最新一期节目中,林俊杰演唱了毛不易《像我这样的人》。事实上,这首原创歌曲带有毛不易很浓厚的个人色彩,改编难,但难不倒林俊杰。经过改编,20岁的惆怅变成了30岁的领悟,娓娓道来的诉说变成了百转千回的呐喊。有网友评论道,“这首歌听起来也和原作一样感人,但是比原作多了一些气势,如果说原作毛不易唱的是人生经历,那么JJ就是人生感悟。”
《梦想的声音3》上每一个作品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在于它的演绎兼具了原作者和改编者共同的情感,现代审美加入到各个时代的音乐中来。例如在首期节目中,王嘉尔挑战3小时改编经典情歌《该死的温柔》,在歌词和旋律中融入了他独特的烟嗓风格,一种时尚的情感又呼之欲出。
此外,节目的舞美灯光都在积极地建构着音乐的情感表达,它所能制造出来“浪漫”与“美”的效果让音乐和情感在视觉上就能融为一体。
张靓颖演绎《白月光》时,伴随温柔又高亢的嗓音、时尚又别致的编曲,灯光洒下,仿佛真的有一缕月光照在舞台中央;而当林俊杰唱《我们》时,随着他欲说还休地唱完最后“我们”两个字,镜头没有着急切开,周围所有的灯都暗了下去,头顶的光追了过来,只剩一个背影,细腻又孤独。
大道至简,连余音也充满韵味。
此时也无需赘言故事本身,只有音乐,和节目为音乐所做的一切准备,让每个人都成为故事中的一部分。节目第九期谭维维的限定词是“发现他的美”,去体验了更多幕后工作者的生活,“今天我们有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是所有人的力量成就了我们”。
正是这种专业的打磨,让音乐节目的其他细节最大程度服务“情感表达”本身,不仅让音乐更直击人心,节目组也为观众和行业其他创作者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
是流动的情感也是观众的自我投射
为什么要回归到音乐的本源?因为音乐不仅能够释放创作者的情感,也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更能用音乐无界限的情感表达实现与世界的对话。
可以肯定的是,承认音乐的情感力量是有着悠久的传统的。但现实生活中,直接体会某种情感与感受到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十分不同的。例如第一期节目中当林俊杰改编周杰伦的经典《不能说的秘密》时,就在前奏里就加入了古典的大提琴,又巧妙串起了《心晴》。
正是对这种艺术的表现力所产生的敬意,又让节目的情感表达变得克制而高级。
新一期节目中,选手黄霄雲在自己的演唱中加入了歌剧的唱腔,让林俊杰激动不已,“我本身是玩流行音乐的,但我也喜欢各种古典的音乐类型。”艺术审美上的加持让情感有了更丰富的层次。
从内容上说,《梦想的声音》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联结,但从创作层面,节目实际上也是一种艺术探索。这些作品不图一时风光,而是追求经典性,让流行音乐既能影响大众,又能得以延续。即使到今天,这档节目中出现的那些经典演绎作品如《女儿情》《我怀念的》等都依然影响力十足。
在当下的综艺节目市场,很多节目容易陷入到追求复杂的陷阱中去,《梦想的声音3》因为其回归音乐内核的姿态,用一个个打动人心的表演感染人、激励人,恰是当下的一股清流。这也符合其“大情怀”的创作理念,同时也给了其他类型节目创作启示:对用户情感的关注,既能成为表达内容,也能构成创作方式。
兼具了情感与美感、融合了情怀和艺术,这档节目从音乐的本源处找到灵感,又从这么多期的演绎中扩展了音乐的内涵。在最新一期节目的开头,来自湖南湘西的一个支教老师从《梦想的声音》舞台上回到乡村,并教他们手舞足蹈的演唱了《快乐颂》。原来音乐的光芒比想象中更大。